单位名称 | 勉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应急值守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指导、协调。 | |
住所 | 勉县三国尊城3楼 | |
法定代表人 | 汤飞飞 | |
开办资金 | 68.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1.13万元 | 93.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勉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省、市、县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牢树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扎实开展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度汛险情、森林火灾等灾害事件,全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一是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强化宣传教育。针对雨雪冰冻、道路湿滑、高温、汛期强对流、冬季高火险等极端恶劣天气,及时分析研判形势,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进行安排部署,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下发安全防范提示函70余份。利用微信公众号、海报、户外广告、电子屏幕等宣传方式,分批次多层次开展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五进”、“安全生产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20余场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二是坚持未雨绸缪,实现安全度汛。印发《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要求扎实开展涉险群众大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防汛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全县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条河流(汉江干流、支流南河、养家河、沮水河、黄沙河、褒河支流沙沟河)和36座水库、240座陂塘均落实了防汛责任人;18个镇(街道)、198个村(社区)和各行业部门共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726个,其中县级预案6个、成员单位预案56个、水库电站预案41个、中小河流预案14个,镇(街道)预案121个、村(社区)预案488个;扎实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县级部门单位开展防汛应急演练16次,镇级演练20次、村级演练202次,参与群众8000余人;下发《防汛工作手册》2000份,举办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专题培训班,培训镇(街道)、村(社区)及县防指成员单位防汛责任人110人。加强对天气情况、雨情水情汛情的会商研判,强化对全县68处自动雨量监测站、16处视频监控点,9处县域支流河道上下游联防监测点维护检修,确保设施运行正常,信息监测预报准确;三是保持高度警惕,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坚持下好护林防火先行棋,打好林火防治主动仗,提早安排、杜绝火患。筑牢火源管控防线,林区内停止一切野外用火行为。持续推行包联包抓责任制,对林区痴、呆、傻和儿童等重点人员全部登记造册,落实高危人群监管责任,筑牢日常巡护防线,充分发挥好生态护林员、镇村网格员作用,增加护林巡护频次,夯实护林员的工作责任,实现进山人员有人问、出现火情有人知、发生小火有人灭的目标。四是强化队伍建设,确保物资储备到位。建立了1支森林防灭火A级专业队伍、18支镇(街道)级扑火队,150支村(社区)级扑火队,共有3912名队员;储备铁丝、木桩、编织袋、救生衣、卫星电话等防汛应急物资16.2万件,价值631.8万元。落实6519人组建了226个应急救援队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重点人群管理到位。实行防汛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摸排“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涉险人群1018户2608人,其中高风险24户55人,中风险178户470人,低风险816户2083人;特殊人群73户90人;落实四级监护责任人1102人,其中镇级监护人209人、村级监护人218人、网格化管理员265人、邻里帮扶人410人,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二是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开展汛期督导检查10轮次,共排查问题隐患138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整改率100%。今年共应对14轮强降雨,累计转移避险群众5262户12463人。积极联合应急、公安、民政、气象等多部门前往林区重点地段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专项督查6轮次,重点对人员配备、卡点值守、物资储备、林地违规用火等进行全面检查,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事故的破坏程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承担的业务范围逐渐增加,而相对应的专业人士较为缺少,难以应对上级对应急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应急救援处置缺乏技术支撑,目前我区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尚未建成,突发事件指挥调度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各村、社区也开展了救援应急演练,但缺少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指导和实战经验,在汛情火情可能导致新的意外发生。2.改进措施一是狠抓应急指挥中心队伍建设。完善内部机构设置,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抓好应急指挥人才培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提高应急指挥能力。二是强化防汛体系建设,加强防汛能力。切实将责任制贯穿到汛前准备、设施建设、监测预报预警、巡查值守、工程调度、队伍组织、物资储备、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抓好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科学研判,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三是强化隐患管控,加强防火联动。全面压紧夯实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狠抓野外火源管理,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巡查力度,强化林区及旅游景区防火检查,加强火灾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及时科学处置突发火情。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强化应急协同保障能力。强化与各部门、各救援队伍间的协调联动,推进信息共享、队伍协同。加强与公安、交通、气象、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和单位的沟通联系,完善科学有效协调联动机制。二是提升预警信息精准发布能力。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及时通报突发事件。扩宽预警信息获取渠道,优化发布方式、拓展发布渠道,提高信息覆盖率、精准度和实效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