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优抚帮扶、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事务性工作,同时做好退役军人相关服务、政策调研、宣传教育、信息采集维护、档案管理工作,指导镇(办)、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 | |
住所 | 勉县缙颐国际星城南门 | |
法定代表人 | 王卫中 | |
开办资金 | 9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6万元 | 8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4月7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邹庆生变更为王卫中;办理变更开办资金由5.0万元变更为96.60万元。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和能力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一是高度重视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持之以恒组织退役军人开展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退役军人热爱党、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教育引导全县退役军人继续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二是注重对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健全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鼓励和引导退役军人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发挥表率作用;三是积极打造红色志愿服务品牌。组建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共85支,吸纳退役军人志愿者685人,开展活动32批次,充分发挥了退役军人在应急救援、社会治理、国防教育等方面示范带动优势作用。四是切实加强服务中心(站)干部队伍建设。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党章、学英模,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研讨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党性觉悟和党员意识,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提升了拒腐防变能力。五是高质量承办了全市2024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业务培训班,我县县、镇、村三级服务中心(站)80名干部参加了培训,系统化接受了省、市专家的指导,切实提升了干部业务理论水平。六是积极择优组队参加全市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县政务服务技能竞赛,荣获全市竞赛三等奖,营造了崇尚学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聚焦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高质量服务走深走实。一是持续巩固服务中心(站)标杆示范创建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保障能力。组织开展了220个镇村服务站全覆盖拉网式调研指导,立足退役军人服务站基层基础建设和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规范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强化能力提升,突出作用发挥,营造退役军人温馨之家,在服务站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基础上,实现从“优”到“强”的转变。二是全覆盖扎实开展了“高质量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三家拥军医院(勉县县医院、勉县中医院、汉中市爱尔眼科)、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汉京律师事务所,深入全县18个镇(街)全覆盖扎实开展了高质量服务基层行活动。出动医护人员450人次,工作人员182人次,活动中免费发放价值18.72万元的药品,现场接受专家诊疗、身体检查33050人次。现场接受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5920人次,疏解疑难问题97个。精选本县优质企业推送岗位450个,接受就业创业指导1380人次。活动共服务退役军人及家属9860人,达成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工作质量。加强光荣院制度建设,用心用情服务院民,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牢记全心全意为院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做到“三心”,用耐心、细心、热心让院民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当前集中供养生活不能自理的优抚对象2人,通过第三方聘用了专业护理工作者,集中定点采购食材及物资、药品,定期对院民进行健康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关心关注心理状况,帮助缓解孤独和焦虑情绪,科学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菜品安全质量,得到了院民的一致肯定和社会的良好反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巩固双拥创建成果,持续深化双拥共建。一是高度重视光荣牌悬挂工作,开展了专项全覆盖普查工作。2024年累计悬挂、更换光荣牌621张,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和拥军优属意识,提升了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满足感。二是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进军营、送立功喜报等活动。联合县人武部、镇街党委政府、村(社区)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送上喜报并发放奖励金。其中二等功、三等功共计慰问35人,发放慰问金3.9万元,颁授“二等功臣之家”牌匾2副。营造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模式,通过多种媒介途径发布了勉县第一批爱国拥军单位优待项目清单,涵盖住宿餐饮、购物、旅游、医疗、住房、艺术培训、影视娱乐类等7大类19家单位52小项,全年为军人及家属减免各项费用近20万元,营造了浓厚的拥军崇军氛围。(二)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高质量推动安置就业工作。以践行服务为宗旨,积极推进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一是扎实开展了2024年度退役士兵接收报到、档案审查和系统录入工作。共接收退役士兵139人(其中:自主就业109人,转业士官30人),高效办成“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受理109人,办结109人。二是落实阳光安置。2024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30人,根据原部队出具的《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表》,把评分结果作为主要安置依据进行评分排序,采取退役士兵选岗的方式,由高到低进行自主选择工作单位。安置岗位以130%的比例编制计划,共确定岗位39个,供安置对象自主选择。其中全额财政事业单位30个,差额预算事业单位9个。目前,通过县上选岗安置27人,省市转移安置3人,已全部安排到位。三是组织2024年度47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了免费教育培训,共计拨付培训经费36.16万元。四是足额发放2023年秋冬季127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720.78万元;落实2022年和2023年251户应征入伍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078.96万元。五是为20名符合政府安置工作要求的退役士兵补缴待安置期间养老保险6.3万元,发放2024年度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12.92万元。六是协助2024年3月、9月32名带编入伍退役士兵核定《量化评分》结果,办理《士兵档案》转递等工作。七是强化联动协作,畅通就业渠道。积极与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联系,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保障,组织退役军人参加现场招聘会3次,同时,主动与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对接,开展定向招聘、岗位对接等活动,不间断在退役士兵微信群发布用工信息,积极为退役士兵转发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消防、部队文职人员招录信息,大力宣传退役军人招考加分、特设岗位和税收减免等政策,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坚持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着力为困难退役军人排忧解难。一是采取重点联系与普遍联系、平常联系与定期联系、上门联系与上网联系相结合等方式,做实做细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通过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帮扶、座谈活动,全年联系走访退役军人共195批次10583人次,填写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纪实手册,记录联系走访信息,建立了工作台帐,帮助解决了实际问题,筹措发放慰问金共计121.88万元,基本实现了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全覆盖。二是拨付“解三难”资金107.77万元,解决了419名退役军人面临的生活困难、医疗困难、住房困难等“三难”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还有待提升,部分镇(街)、村(社区)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效能化建设还需深化细化。(二)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面对复杂的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缺乏有效性、针对性。改进措施:(一)持续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各项建设,深化细化镇(街)、村(社区)服务保障体系,指导基层服务站从有到优。(二)定期组织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解决业务不熟练、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增强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将继续持续推进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高质量服务工作,以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关心关爱退役军人。(一)继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设,充实人员力量,突出“军”的特色,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建设成为退役军人的“家”。不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建设全覆盖。 (二)加大优抚保障力度。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加强困难帮扶援助,足额及时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做好各类优抚对象身份核查审批认定工作。进一步健全优待证制发常态化工作机制,认真做好优待证(电子版)相关工作,不断提高优待证激活率、使用率,提升优待证“含金量”。(三)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落实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创业平台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服务。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训,不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四)开展好走访慰问工作。协助局党组结合“春节”、“八一”、“烈士纪念日”期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对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普遍进行走访慰问。采取重点慰问与普遍慰问相结合的方式,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代表、抗美援朝老兵、抗战老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伍的老战士、边海防现役军人家属等,建立常态化联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全心全意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切实做到政治意识强、理论水平高、能力素质好、勇于担当作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强化落实的行政机关、维护权益的服务机关,以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高标准起好步、开好局,积极稳妥、有力有序、真抓实干、更好服务,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各项政策,跑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第一棒。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