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兴州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综合医疗、基本公共服务。预防保健、内、外、妇、儿、急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中医、全科医疗。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中学路老住院部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庞炳峨 | |
开办资金 | 5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6.82万元 | 225.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建立居民纸质健康档案55483人份,建档率达96.8%,其中新建居民健康档案1200人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3541人份,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6%。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者建档6602人份,重型精神病患者建档274人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6996人份。二是累计开展儿童预防接种14986针次,其中一类疫苗接种9379针次、二类疫苗接种2933针次、腮腺炎等加强疫苗接种2674针次,单项疫苗接种率均达98%以上。三是计划免疫儿童建卡建证297人,0-6岁目标管理接种儿童1709人,查验在校儿童预防接种证5636人次。四是累计报告传染病10例,肺结核病人管理11人;累计推介疑似结核病人185人,推介率达30%;0-6岁儿童健康管理2638人,健康管理率达96%;0-3岁儿童系统管理1126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95%。五是全年孕产妇健康管理229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00%,规范健康管理率96%;高危筛查率100%,高危管理率100%。管理高血压患者4916人,规范管理率达93.8%;管理糖尿病患者1470人,规范管理率86%;管理重型精神病患274人,规范管理率80%。六是计生卫生监督管理医疗机构55家,累计巡查220次,业务培训2次,督导4次。全年累计巡查学校卫生28次;卫生监督协管宣传2次,报送非法行医信息1次;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1326人次,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6549人次;全年发放避孕药具2000箱(只),外用避孕药40盒。全年65岁老年人健康免费体检累计4465人,体检率达63.8%。辖区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享有,就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巩固衔接等重点业务工作扎实推进。(二)主要做法1、健全制度,夯实责任,卫生院管理工作规范运行。年初制定了重点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了卫生院班子和业务骨干分片包抓联系社区和村卫生室工作机制,强化业务指导;对村卫生室、社区实行一季一督、一年一考、奖考与补助资金挂钩的办法,充分调动村社区人员工作积极性。严格落实“两个允许”,坚持“绩效工资预算到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到个人”的原则,健全完善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激励职工在一线锻炼,匡正了干的导向、增强了干的动力、形成了干的合力。2、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健康教育知识全方位普及。一是聚焦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群体,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型精神病等重点病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为载体,制作科普宣传制品11种6万余册(份),面向辖区群众发放。二是开辟南山公园、三中门口、同馨园、卫生院健康走廊等四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健康知识。三是开展“三减三健”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健康知识宣讲活动5次,受教人数达2300人次。四是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大讲堂和健康教育市民学校活动4次、受教800人次,开展卫生宣传日活动22次、义诊3次,“一对一”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受教3300人次,发送移动短信6万余条,举办健康教育知识专栏6期116版。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健康知识科普宣传,辖区居民健康素养稳步提升。3、全面筛查,规范管理,慢病服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一是按月推送,及时将新增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慢病随访管理,做到发现一人、管理一人,随访一人。二是对疑似精神障碍人员进行筛查和评估,对新增患者及时纳入慢病管理。全年管理精神病人306人,其中3级以上36人,3级以下267人,失联3人。三是强化设施设备保障,为10个社区16个村卫生室配备身高体重秤、血压计、血糖仪、腰围皮尺等医疗设备。四是全年开展四次慢性病随访服务和居民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自助监测工作,提高居民自助监测意识和能力。协调优质资源下沉带教,提升慢病患者管理服务水平,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4、以会代训,强练内功,队伍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例会培训锤炼队伍,每月25日为成长节点,传要求、补短板,出勤挂钩评优,促全员素质进阶。加强管理,规范运行,慢病报销工作稳步开展。为方便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医保报销政策,加强与上级对接协调,辖区16个村卫生室1个医疗点全部确定为医保门诊定点报销机构。2024年对辖区定点村卫生室及医疗点开展医保资金直接拨付到村试点工作,全年审核通过城乡居民“两病”患者146人,门特慢性病年审工作有序开展。6、药品集采网采工作平稳运行。根据县医保局工作要求,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药品集采和网采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实现了药品集采镇村两级全覆盖。7、巩固衔接靶向发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聚焦关键,乡村振兴添助力,15村3安置点全面覆盖,签约随访双百,让健康守护到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辖区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健康素养稳步提升,因病致贫风险有效降低,为乡村振兴与社会和谐注入健康力量经济效益层面。(2)经济效益医疗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医保资金合理利用,资源盘活赋能发展2024年医疗业务总收入107.22万元、门诊诊疗10326人次见证成长,公卫反哺医疗成效初显。卫生院运营逐步迈向高质量、可持续轨道。全年各村卫生室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7600人次34.65万元,卫生院医保报销821人次9.21万元。卫生院、村卫生室全年集采和网采药品分别达56种7.4万元,390种125.7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宣传不够全面、深入、细致,渠道比较单一、方式不够灵活,居民政策知晓率提升不够快。2、辖区人口流动性大,协管员对服务对象底子掌握不够清楚,项目服务不够全面。3、卫生院医务人员少和服务对象多的矛盾依然突出,个别项目运行不够规范。(二)改进措施:1、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政策解读文会,在社区活动中心等地举办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组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协管员,利用业余时间,按照社区网格划分,深入居民家中进行面对面宣传,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公共卫生服务的好处,提升宣传效果。2、与公安部门、社区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获取辖区流动人口最新数据,包括流入、流出时间,居住地址变更等信息,及时更新服务对象数据库。要求协管员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社区、村落出租屋、企业宿舍等流动人口密集区域的巡查频次,主动询问并登记新入住人员信息,确保不遗漏任何潜在服务对象。根据流动人口的居住时长、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分类,重点宣传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即时性服务项目,确保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3、对卫生院现有人员工作进行详细评估,合理调整岗位分工。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人员短缺问题,争取临时性医护人员支援。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邀请专家来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项目规范解读讲座,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确保项目高质量运行。成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各项目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并将项目质量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激励大家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保持定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以公卫带医疗、以医疗促公卫的既定思路不动摇,着力扬优势、补短板,稳扎稳打、做到医疗业务和公卫项目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不断提高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卫、医疗服务。(二)扬长避短着力提高公卫项目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村、社区项目督导和考核工作,确保每个公共卫生项目落实落细落到位。线上线下互动,季度和年终结合,年终交总账,将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挂钩,严格奖惩兑现,树牢评业绩“吃饭”的鲜明导向。(三)锐意进取不断拓展中医服务领域。积极发挥中医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优势,按照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标准,配齐配足相关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布局,拓展中医馆服务业务,开展以中医和中医适宜技术业务服务,满足群众中医就医服务需求。(四)统筹兼顾狠抓学习练就过硬内功。选送业务骨干到县人民医院跟班进修,学习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诊疗技术,提升卫生院中医服务能力。坚持每月25日工作例会和培训制度,以会带训,提高各村卫生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