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老道寺镇史寨小学

勉县老道寺镇史寨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17:10
单位名称 勉县老道寺镇史寨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勉县老道寺镇史寨村
法定代表人 刘龙轩
开办资金 303.1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付
举办单位 勉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1.28万元 391.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无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德育工作1.加强师德队伍建设,树立师德典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训和学习,并为所有老师建立了师德师风档案,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树立典型,大力表彰,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激发教师努力奋斗、拼搏付出的热情和信心。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①管控舆论导向。加强对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公众号、电子屏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把好舆论导向,发挥宣传教育功能。②加强环境管理。继续优化纪律、卫生检查评比机制,对各班级负责的教室、清洁区环境卫生、课间操、路队、用餐等每天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例如“喜迎中秋,欢度国庆”国庆节系列活动、建队日活动、世界粮食日宣讲活动、古诗词大赛活动、元旦游园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文明班集体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④各班注意班级文化建设,各项标语、班训、守则、规范等落实到位,主题文化墙的布置,黑板报及时更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拓宽德育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校坚持通过家委会会议、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方式密切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4.少先队工作①认真组织升旗仪式,结合节假日,有目的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主题升旗仪式更鲜活,比如:中秋节、国庆节、安全教育、宪法宣传等主题升旗仪式,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②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教师们精心挑选了经典的文化读本,并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经典文化的影响。③德育课程。我校坚持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班队会,比如“消防安全”“喜迎中秋,欢度国庆”“学宪法讲宪法”“珍惜时间”“节粮爱粮”等。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二)教育教学管理1.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过程①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开足、教好”。加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每一天按时巡视老师进入课堂状况、学生上课纪律状况等等。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每个环节。②讲实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出把目标定位在关注各班后进生的提高上,全面提高合格率。一是要求各任课教师对待学困生要做到“五个优先”:靠前座位安排优先、课上提问优先、课后作业面批优先、活动参与优先、表扬鼓励优先。二是建立学困生帮扶计划,落实补养措施,努力促使所有正常儿童能到达课程标准确立的基本要求。2.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改潜力搭建学习、展示、提高的平台。①人人一堂公开课,提速青年教师发展。有效地深化了教学改革,掀起了教改教研的高潮,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②对各教研组的工作规范作了要求,强化了教务处对教研工作的管理,对教研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效益。3.重视文体工作,确保“两课、两操”安全高效加强对文体组的领导和管理,规范音乐、美术、体育、劳技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保证了活动课的活动时间;加大对课间操、眼保健操以及课外活动的管理力度。4.构建文明校园,营造育人环境不断探索有我校特色的管理模式,侧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①以学校文化墙为载体,先后举办了剪纸进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逐步实现了“教要有效、学要有乐”的办学理念。②学生的管理工作在稳定的基础上有了发展。本学期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与学生的亲密接触、心与心的交流,感化了部分学生,使他们的行为得以逐渐规范化。(三)安全工作1.学校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保障有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发挥了班主任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了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领导班子中明确责任分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不留死角,防范于未然。学校校委会成员定期到教室、食堂、学生活动场所,对全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电源开头、灯头、插座,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建立规章,狠抓落实。学校的每个重点部位,按区域划分责任,明确了责任人。2.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学校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日、教育周、教育月活动,以“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3.强化教育,增强防患意识,加强自护自救能力。要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校反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次放假都会利用课间操、集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1530各班也都认真落实。在日常教育中,特别是抓好交通安全、冬季安全、防电信诈骗、消防安全、活动安全及食品卫生安全等安全教育。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上操集会、班会课、心理健康课、法制课、学科渗透、1530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触电、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防电信诈骗、防火、防盗、防骗、防性侵、防煤气中毒、交通安全、交通法规及饮食卫生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学校还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利用家访、集会、班会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及时关注学生情况,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学习观和交友观。②根据上级要求,积极开展逃生演练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的教育。③在各个楼梯口设立安全标语,营造事事讲安全,人人懂安全的氛围。④严格落实门禁管理、空挡时间值班制度和护学岗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并在周一例会上进行通报。⑤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和利用班级微信群,联合家长力量,配合学校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4.安全保护工作:①对学校电路进行全面检修;②定期检查灭火器,并更换过期灭火器;③在平时及节假日期间安排教师轮流值班,保持24小时不失控,并发挥门卫护校作用。④无安全消防责任事故发生。无各种纠纷案件发生,无吸毒等违法违纪现象出现。⑤扎实落实派出所、村镇、学校三级联防“护学岗”机制,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四)卫生工作1.健康教育我校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如:利用校园广播进行了关于疾病预防工作的宣讲;利用家长微信群发布了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并且在各班设置了卫生员,对卫生员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2.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细致扎实,秋季是许多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时期,流感一直是春秋季的高发传染病,我校防范在前,紧抓环境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做到晨午检要按时,早发现、早治疗。复学一定要带诊断才可以进校。学校无重大传染病出现。3.加强卫生监督、搞好环境卫生,美化、净化育人环境①环境卫生长抓不懈。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组织学生每天检查评比各班室内外卫生,清除校园死角,各处室、各班每天都能基本做到洁、净、美。②饮食卫生毫不懈怠。切实做到各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层层抓、处处查,杜绝一切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以用促建,进一步优化内涵发展,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2.学校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家长、社会好评。3.学校开设了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4.“双减”工作,落到了实处,提质增效。5.学校进一步强化了管理措施,绩效考核激励、促进了教职工的积极性。6.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进一步提高,得到家长、社会的好评,校园安全、和谐、稳定。学校在不断地前进、提升中。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校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办公条件需进一步改善。2.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方式过于单一,不够全面。3.个别教师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要增强。4.校本研修工作及课题研究仍有待加强。(二)改进措施1.争取项目资金和有关部门扶持,改善办公条件。2.利用学校宣传栏、班级群、少先队大部及德育处等功能部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3.教导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媒体、积极邀请县域内省级教育能手等外力狠抓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考核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工作量化积分考核,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依此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与发展。4.将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多方筹措资金,积极联系本职能部门,努力拓展社会资源对学校的支持,改善办学条件。2.继续搞好校园内涵发展。3.利用学校周一例会、周三业务培训会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培训。4.加强对部室的使用效率,及时评估并跟进学校各个社团对部室的使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5.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使其熟练驾驭课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