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阎良区> 西安市阎良区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

西安市阎良区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6:52
单位名称 西安市阎良区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全区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组织、协调、监督管理以及日常维护;卫生信息数据库规划、建立和管理;向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信息咨询;辖区公共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医疗保障等信息指导、统计分析和质量评估。
住所 西安市阎良区延安街6号
法定代表人 杨锋
开办资金 329.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万元 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一)丰富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区域信息平台迭代升级。1、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以国家、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政策为导向,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平台,围绕家庭医生给居民进行签约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随访等一系列公共卫生工作以及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同时兼顾考核需要及居民互动需要。完成服务器与存储配置、软件部署、应用培训全年建立家医团队142个,签约总人数为77821人,年度签约率为61.16%。2、完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医疗数据对接。根据市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要求,上传全部8家医疗机构2024年门诊、住院就诊信息,其中,门诊人次551828,住院人次30703。同时,依据接口标准对接LIS、PACS系统。完成HIS系统改造,实现门诊医生接诊时可查看患者个人公卫档案及历史就诊记录。3、实施区域医护上门预约平台建设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护理服务供给资源、提升护理服务供给能力有关工作要求,2024年7月,自建区域医护上门预约管理服务平台上线。群众通过手机选择区属任一医院,下单预约专业护士上门进行更换胃管、穴位贴敷等健康护理服务,获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西安市新闻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4、上线远程开单便民服务项目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增加“远程开单”功能模块,卫生院医生在接诊时,如果医院开设的医技项目无法满足诊治需要,可直接为患者开具区人民医院的检查检验申请单,群众持申请单通过线上或窗口缴费,再到区人民医院执行科室完成检查,报告线上查询。5、完成区域云LIS项目建设在广泛征集医疗机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启动区域实验室信息管理云平台(简称:云LIS)项目,覆盖六家卫生院,软件统一部署、数据集中存储,以集约化管理缓解医院硬件设备压力,并为共享应用奠定基础。12月底该项目成功通过验收。6、开展“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信息化宣传活动(1)组织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员培训班,提升数字技能水平。6月21日下午,区属8家医院参加了培训,围绕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基础信息、模板维护,公共卫生业务系统基本操作,医院网络故障排查方法等内容进行了集体学习,有效提高了我系统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2)多渠道宣传,强化智慧医疗便民服务应用推广。一是面向广大群众发送宣传短信6.5万条,号召使用区域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平台预约挂号、在线支付等功能,让更多群众受益。二是在各医院内设置宣传牌15块,系统全面介绍健康阎良功能与各项便民惠民举措。三是开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便民服务大讲堂,8月19日,召集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办领导干部共计61家单位100余人参加。(二)强化运维服务,实现信息系统价值发挥最大化。1、上线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线上报修平台面向各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双向转诊平台、智慧医疗平台等故障报修服务,将以往线下人工电话报修搬到线上,采用“用户下单-故障维修-成效评价”的服务模式,实现“故障工单报修、问题即时响应、进度实时追踪、服务有效监督”,报修处办流程可视化、可跟踪,大幅提升服务效率。2、加强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应用保障对接局公卫科、各公卫服务机构和专业指导机构,开展公卫账号管理、档案迁移、档案合并、数据统计、第三方系统数据对接、居民健康档案核查等工作。与市管理部门及各平台厂商沟通协调,确保妇幼、卫生监督协管、准确上传至省公卫平台,同时保障向市级平台数据传输稳定,兼顾日常应用与考核管理需要。3、落实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责任本年度通过“健康阎良”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信息84条,阅读人次4.68万,新增关注5341人。并对“智慧医疗”模块进行改版,减少冗余元素,突出“便民服务”核心功能,用户界面更加清晰简洁。(三)优化网络配置,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1、开展卫生专网优化调整上半年,对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专网网段重新分配与划分,工作人员现场对相关医院服务器与业务电脑的IP地址进行更新设置,避免因IP地址网段冲突导致的断网或无法连接等情况,确保区域医药卫生专网各接入单位医疗及公共卫生数据互联互通。2、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评估检查工作聘请专业网络安全公司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8家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Web业务、数据库服务、终端安全、网络架构安全等风险点进行安全评估,针对性实施漏洞修复、安全策略优化等,提高全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3、强化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能力部署日志审计设备,对云服务器及卫生院服务器系统操作日志进行备份与保护;对防火墙、云堡垒机、云下一代防火墙进行版本升级更新;提高容灾备份一体机硬件配置,在医疗机构服务器突发故障时实时异地接管,提高整体安全性。4、继续落实等级保护任务根据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开展2024年度阎良区区域医药卫生信息平台等保工作,完成三级信息系统保护备案。二、取得的效益。(一)技术提能。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采用了更先进的软件架构和数据云存储技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维护性。网络环境的监测优化,提升在线支付、查询的响应速度与可靠性。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性。(二)服务提质。用药指导、医护上门预约、远程开单等功能的上线,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软件系统的不断优化调整,改善医务人员的操作体验。2024年,区域医学云影像集中处理中心服务群众1.83万人次,远程心电诊断平台服务群众6.1万人次,自助开单使用1.46万人次,远程开单123份。信息化服务医疗健康作为我区“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被广泛宣传。(三)影响力提档。区域医护上门预约平台、远程开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等项目在全市范围内领先开展,5月28日,我区代表西安市接受省卫健委调研。同时,信息化助力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吸引多个兄弟区县考察来访。7月份,我区智慧医疗服务项目荣获“陕西省第七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三等奖,9月份,获评国家卫健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创新实践卓越案例。三、存在问题。(一)建设经费不足。我区目前卫生信息化经费仅供维持运维服务,无规模资金支持,信息化规划难以落到实处。(二)技术人员紧缺,管理水平不足,距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有不小的差距。四、整改措施。(一)争取建设经费使我区信息化规划的工作加快顺利完成。(二)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区专业技能培训,拓宽知识更新渠道,以适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增强人才队伍意识与技能水平,为我单位落实全区卫生信息化管理责任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成医疗机构B超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根据区中医医院、各卫生院业务需求,对B超影像系统进行升级,确保数据交换与兼容性。(二)完善远程会诊、业务协同体系。通过反馈分析和评估,对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社区门诊等系统进行流程优化和服务改进,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医疗机构的需求。(三)落实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要求,完成区域平台与二级医疗机构数据接入。紧密跟进建设指南和对接进度,为全市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利用奠定基础。(四)建立区域检验中心,积极探索促进检验结果互认。汇聚各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数据,实现区域内检验结果跨机构共享及调阅,并为统计监管提供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陕西省第七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三等奖荣获国家卫健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创新实践卓越案例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