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逸夫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新市街 | |
法定代表人 | 贺朋 | |
开办资金 | 99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09.69万元 | 1245.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逸夫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6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回顾2024年度这一年,黄堡镇逸夫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沐浴书香陶蕴,点燃家国情怀”的办学理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学校工作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聚焦教学工作,提升教育质量1.落实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一是开足开齐各学科课程,配强配优任课教师,重视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配备。落实每天2次巡课制度,及时了解老师授课情况和学生学习状况,为开展教学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二是每月开展1次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共检查5次,重点对各学科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优缺点及时在全教会上向老师反馈,起到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的效果,激发老师的敬业精神。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实效学校大力推进“益课堂”教学改革一是积极贯彻王益区教育体育局、区教育发展中心学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益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工作计划,开展学科教学研究,落实各项教学、教研常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落实“推门听课”制度。通过推门听课,及时了解课堂实际情况,听课后及时和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指出教学中的优点使其不断坚持发扬,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改进,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严格课堂纪律管理,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营造班级学习风气更浓、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成绩更好的优良学风。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借助学习七一路小学大学区的课改经验,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化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学习方法,教师适时引导、点拨。9月,我们对学校各班的小组长进行专题培训,分别从小组建设、课前准备、课堂交流、展示交流、打分评价等环节为小组长们做了全方面的指导。教学副校长杨小萍给全校师生做了“勤思考勇展示做课堂学习主人”讲座,对“益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扎实开展教研,互相交流学习一是落实每周教研活动。三个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组内教研活动,以理论学习、教学问题研讨、课堂教学效果反思交流、教师基本功展示、赛教评课等为主。这些活动都是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在同学科内寻求其他老师的帮助,在相互交流中解疑答惑,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二是完成了青蓝结对帮扶,4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7名教师在教学领域快速成长。三是加强研修提升。本学年15个校本课题结题,1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正在研究中。3.落实五项管理,提升育人质量为了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的有关要求,学校制定了《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逸夫小学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执行“五项管理”的规定。课后服务工作特色突出,效果明显,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课后服务内容。课后服务时,不仅有作业辅导、学科素质训练,还有丰富多彩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舞蹈、合唱等社团活动项目,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4.开展思政练兵,培育学生品行为了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制定了《黄堡镇逸夫小学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组织5名思政课教师开展了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二)加强德育工作,培育时代新人1.完善德育体系,强化德育管理健全德育队伍,增强德育力量。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发展,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德育工作理念的贯彻和各项德育工作的实施。该小组由学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相关教师组成,确保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狠抓常规教育,规范学生日常。以德育人,润心无声。为了加强系列常规教育,我校在学期初通过各班推荐和竞聘演讲,成立了校学生会,负责升旗仪式、课间操等常规活动的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引导学生加强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常规教育和监督,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重视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水平。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我校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分享会,学习有关经验,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通过各类活动,激发班主任工作责任心、敬业心、仁爱心,重点引导班主任增强人格魅力、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工作实效,不断探讨更加正确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2.开展主题活动,培育良好品德。德育处精心策划了“莘莘学子心,难忘恩师情”教师节活动、“‘悦’满中秋,‘童’享欢乐”主题中秋节活动、“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九一八系列活动,以及“童心筑梦,礼赞华诞”主题庆国庆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开展了“红领巾爱祖国”主题入队仪式,以关注“心理健康”为契机,德育处密集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方位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弘扬“体育精神”,学校成功举办了秋季趣味运动会,通过班级的课间操展示和班级参赛队伍的积极备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还极大地增强了集体荣誉感。3.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健康成长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心理健康普查,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和相关辅导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的关怀与帮助。4.凝聚家校社合力,增强凝聚教育合力加强家校联系,凝聚教育合力。学校高度重视家校合作,每学期要求教师坚持家访工作,通过电话、信访、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委会会议,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孩子在校表现及科学有效的家教方法,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发挥社会作用,拓宽教育视野。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德育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传递教育信息,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教育功能,共同促进家校建设。(三)落实五育并举,抓好少年宫活动1.优选辅导教师,建立健全制度成立了由校长为主任、副校长为副主任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乡村少年官”日常工作,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局面,选聘有一定特长教师担任辅导员,展示自己的才能。2.设立特色社团,促进学生发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农村孩子的实际,成立有剪纸、陶艺、手鼓、乐高、街舞、民族舞等二十多个活动小组,孩子们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全员积极参与。活动时间加强行政值班,确保安全,受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开展主题鲜明的道德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经济效益在本年度的工作中,学校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荣誉,学校被评为“王益区优秀少先队大队”,“王益区2024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第三名”等荣誉称号,各位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育教学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刘冰心老师在“铜川市级体音美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郜春霞老师在铜川市少先队活动展示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荣获获三等奖,刘丹老师被铜川市教育局评为“铜川市优秀禁毒老师”,赵东丽、胡燕两位老师在“王益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刘丹老师被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少工委评为“王益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李雯老师被评为“王益区师德先进个人”,任冲老师被评为“王益区优秀班主任”。三、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双减”工作仍需持续深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仍需完善。二是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助学案”对解决学生没有预习的缺憾难以作用于全体学生,小组教学模式化的流程也压缩了教学时间,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出挑战。四、整改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育人机制,发挥“家长学校”作用,把“益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科实践,推广到各年级各学科。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坚持学思并用,助力“益课堂”课堂改革取得实效。五、下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将重点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继续加强已申报市区镇三级教学能手的培育,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继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熟练掌握常用教学软硬件的使用技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目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老师全员参加了“助学案”编写培训,下一步将积极联系七一路小学,跟进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快课改实施步伐。三是加强体艺“2+1”项目实施,在体育课上加强学生掌握不少于2项体育锻炼技能的教学及练习,在少年宫艺术课上供学生选择一项艺术技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