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公园和景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公园和景区的绿化和管护工作;为公园和景区的设施提供维护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5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飞林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7万元 | 4.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公园和景区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定代表人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佳县公园和景区服务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一年来,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围绕重点区域森林管护、古树名木保护、乡村生态振兴等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现将2024年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持续加强公园景区、城区等重点区域森林管护1.继续实施白云山森林公园香炉寺至体育场森林步道管护工程。2024年,服务中心持续加强白云山森林公园香炉寺至体育场森林步道管护,常态化开展森林步道环境卫生治理、塌方落石清理、森林防火等工作,安排专人打扫森林步道及两侧绿化带的垃圾杂物,集中清理边坡塌方和落石,雨季及时疏通边沟淤泥。全年投资2.76万元,管护里程1.6km,森林步道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维护,满足了游客良好的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体验。2.实施2024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城区周边森林病虫害无人机防治工程。为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服务中心对中心城区周边重点林区侧柏、油松、樟子松等中幼龄林,实施了无人机森林病虫害化学防治。有效防治面积1123.9亩,完成投资6.74万元,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城区周边造林绿化成果,促进重点区域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同时,采用无人机手动作业模式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克服了沿黄土石山区林地作业面积较大、地块分散、交通不便等困难,成倍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快速机动。(二)重点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1.组织开展佳县古树名木资源复查和补充调查工作。为高质量推进古树名木保护,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县古树名木资源复查和补充调查工作,对已公布的古树名木进行重新调查,对新发现的古树名木进行补充调查,做到全覆盖无遗漏。通过全面调查,共收录散生古树121株、古树群28个,基本摸清了县域内古树名木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态及消长变化等情况,完善了古树名木信息档案,进一步提高了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水平。2.实施完成佳县2023年中央财政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结合古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王家砭镇张家沟村关老爷庙文冠果和龙王庙槐树、朱官寨镇朱官寨村金山寺枣树等3处古树进行抢救复壮整体保护,完成中央财政投资5.58万元,于7月底全部完成项目计划任务。经严格落实综合抢救复壮保护措施,显著改善了古树生境,促进了古树健康生长,达到古树保护的预期目标。3.开展2024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9月24日,县林业局、县公园和景区服务中心在泥河沟村开展了2024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以“保护古树名木、全民共建共享”为主题,倡导全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事业,讲好佳县古树名木故事,让古树名木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从9月23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活动期间,服务中心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出全社会支持、关心、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三)全力做好峪口村乡村生态振兴工作1.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服务中心承担着佳州街道办峪口村的驻村帮扶工作,派驻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队员1名,委派帮扶责任人7名。驻村工作队多方争取资金,大力推动峪口村林业产业链项目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巩衔工作任务。帮扶责任人认真制定年度巩固提升计划,帮扶脱贫户25户,定期开展入户帮扶工作,切实解决脱贫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新建红枣产业延伸链枣芽枣木香厂。驻村工作队向县林业局争取资金99万元,建成红枣产业延伸链枣芽枣木香厂,完成厂区主体基础设施建设,十二月下旬投入生产。枣芽枣木香厂解决了本村村民20人就业,年生产线香300吨,村集体经济预计年增加收益40万元。3.建设完成峪口村集体合作社枣芽茶厂。驻村工作队向县林业局协调投资152.5万元,于2023年10月建成峪口村集体合作社枣芽茶厂,2024年5月1日正式开始采摘加工,日加工鲜叶2000斤,共生产枣芽绿茶500斤,枣芽红茶4000斤。2024年人均增收8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约50万元。林业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枣农管理枣园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群众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满意度。4.实施2024年峪口村森林管护工程。服务中心对峪口村艺术小镇道路两侧绿化带进行了综合管护,管护里程0.89km,其中养护侧柏绿篱492.8㎡,补植Φ≥6cm五角枫48株、Φ≥6cm国槐12株;对峪口村申湾至脑畔山现有侧柏、油松中幼龄林实施病虫害化学防治,管护森林面积168亩。村级森林管护完成投资3.40万元,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峪口村乡村生态振兴。二、取得效益(一)社会效益1.通过加强白云山森林公园香炉寺至体育场森林步道的管护工作,森林步道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维护,满足了游客良好的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体验,有力推动了全县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开展全县古树名木资源复查和补充调查工作,收录散生古树121株、古树群28个,摸清了佳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完善了古树名木信息档案,进一步提高了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出全社会支持、关心、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全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二)经济效益全力推进峪口村乡村振兴,以发展红枣、酸枣“双枣”产业链带动农村农民增收,切实提高群众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满意度。新建红枣产业延伸链枣芽枣木香厂,解决农民就业20人,村集体年收益40万元。建成峪口村集体合作社枣芽茶厂,2024年人均增收800元,村集体增收约50万元。林业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提高了枣农管理枣园的积极性。(三)生态效益1.持续加强重点区域森林管护,实施2024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城区周边森林病虫害无人机防治,有效防治面积1123.9亩,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县城周边造林绿化成果,促进重点区域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2.实施完成佳县2023年中央财政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对3株重点濒危古树进行综合抢救复壮保护,显著改善了古树生境,促进古树健康生长,对下一步全面实施濒危衰弱古树抢救保护起到重要的试验示范作用。三、存在问题1、单位职能存在不断弱化的情况。2019年机构改革后,单位职责主要是负责公园和景区的绿化和管护工作,为公园和景区的设施提供维护工作。由于全县主要公园及景区管理权限不明确或未划转、无专项经营管理资金等原因,服务中心不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困难重重,单位职能存在不断弱化的情况。2、缺乏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经费。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抢救复壮、日常养护、资源普查、科普宣传等工作,需要充足的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作为保障,当前服务中心缺乏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四、解决对策1.对于单位职能存在不断弱化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特定公园景区的管理权限,保障工作经费,有效发挥单位公益服务职能,提高公园景区管理水平,促进生态旅游业的长足发展。2.针对缺乏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经费的问题,建议县级财政保障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古树名木日常养护和抢救复壮工作,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这一森林资源中的瑰宝。五、2025年工作计划1.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完成林草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以林长制改革为统领,做好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其他公园景区的建设管理工作,做好公园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公园景区生态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2.参与和支持县林业局实施林长制改革、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修复、三北工程建设、荒漠化沙化治理等重点林业工作。3.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利用2024年古树名木调查成果,依托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古树名木保护制度机制,提高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针对严重衰弱、濒危的古树,编制“一树一策”保护方案,争取专项资金,实施抢救复壮工程措施。4.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