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阎良区> 西安航空基地第二幼儿园

西安航空基地第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26 16:27
单位名称 西安航空基地第二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西安市阎良区试飞大道北侧(北屯社区内)
法定代表人 高珊珊
开办资金 1980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1.3万元 194.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西安航空基地第二幼儿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西安航空基地第二幼儿园全体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实践研究,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队伍建设、保教质量、塑优环境、品牌打造为突破口,带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和水平。喜悦与激情盈怀,欣慰与感慨铭心。现将本年度业务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强化思想筑信仰,勤勉敬业显担当(一)理论学习凝心聚力,党建引领提质创优本年度党支部共召开主题党日12次和支部大会4次,书记讲党课4次,组织全员政治理论学习9次,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常态化,党员“学习强国”学习累计积分达85009分。带领全体党员及共青团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1次,积极开展校外党建指导9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二)辐射引领行而不辍,跨区领航进而有为一是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深入6所成员单位开展定点指导工作9次,对丹凤三幼和九幼进行帮扶4次。申报市级规划课题《基于校长视角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成功立项。二是“名师+”工作室通过理论学习、读书交流、开放观摩等途径开展了系列活动11次。三是航空二幼“名校+”通过管理联动、教研走动、课程互动的模式对航空三幼进行帮扶指导9次,四是作为阎良区幼儿园第三责任区责任督学,深入3所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共计13次。(三)立足核心教育科研,提升内涵质量强园一是作为区级教研员,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指导、引领、服务”职能,为区域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和全面育人提供有效指导和优质服务。二是立足园本教研,开展小教研108次,大教研14次,辐射引领园所课程建设、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大型活动、家园共育内涵式、创新式发展。三是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总计31次,累计497人次;师德师风培训活动13次,累计442人次,共计4067.4学时;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90份;撰写培训记录、心得939份。四是结合地域文化,开展了“航空特色”主题课程,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了“家乡风情”——放眼看西安主题课程,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五是本年度园所共开展各类节日活动30余次,图书共读活动12次,涉及的课题、课程等活动14次,各部门开展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总计147篇。(四)后勤网格精细管理,全力筑牢发展根基本年度园所完善了健康监测体系,并为23名特异体质学生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优化卫生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卫生评分较去年提升了12%。深化健康教育成效,师幼参与率达97%,幼儿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2%以上。园所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最新要求。积极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膳委会会议2次,邀请家长代表进厨房参观,并参加校园餐供货商公开招标会议。严格落实园领导及家长陪餐制,园长及行政人员轮流陪餐39次,家长陪餐12次。本年度优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80项,安全预案19项,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教育与培训共计70次,发现并整改隐患6处。现已安装“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电子监控摄像头总计77处,微型消防站2处,防冲撞设备及安保器材8件套物资齐全。邀请法治副校长、交警入园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讲座活动,全面推行校园安全管理“1530”安全教育模式。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4年度,航空二幼被评为“西安市首批智慧幼儿园试点园”和“西安市家园共育创新引领幼儿园”。2项市级课题成功立项,3项市级课题和11项园本课题顺利结题。培养市教学能手1名、区教学能手1名、2名教师获得区保育大赛三等奖,8位教师在西安市第八届微课大赛获得荣誉。迎接市教育局检查组校园安全检查1次,阎良区妇计中心对园所卫生保健检查2次,蓝天路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检查4次,后勤管理工作和卫生保健工作均获得迎检小组的肯定。三、存在的问题1.课程模式相对传统,缺乏足够的创新性。2.培训效果有待提升,部分教师成长动力不足,科研能力薄弱,缺乏持续学习、研究的浓厚氛围。3.家园共育深度不足,合作形式单一,未能充分挖掘家庭资源融入课程,家园协同效应未充分发挥。四、整改措施1.大力实施课程改革计划,积极引入游戏化、项目制、托幼一体化及信息化创新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束缚,重塑儿童观、教育观与教师观,引导儿童转变为主动学习者。2.以教科研为导向升级教师培训体系,激励教师参与竞赛、展示活动,依据“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标准精准培养。借助青蓝工程、结对帮扶等搭建成长平台,开展读书、案例交流,督促教师终身学习,挖掘自身潜力。倡导“人人有课题”,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实践,夯实专业内功。3.依据国家政策,探索“资源引进、实景体验、专业延伸”三融合模式,深度融合家庭资源助力课程发展,拓宽共育渠道。五、下一步计划1.持续跟踪创新课程实施效果,根据儿童学习反馈与发展评估,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确保课程的科学性与适应性。2.巩固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定期组织教师成果汇报、经验分享会,支持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教师成长积极性。3.深化家园共育机制,建立家园共育反馈平台,定期收集家长意见与建议,联合家长举办亲子教育活动、家庭教育讲座等,不断提升共育质量,携手为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