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疫情测报,畜禽防疫。 | |
住所 | 清涧县旧公安局院内二斋 | |
法定代表人 | 贺渊 | |
开办资金 | 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27万元 | 52.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我县的春防工作从3月18日开始到5月10日结束。据统计,今年我县畜禽存栏应免生猪32705头,黄牛8959头,奶牛322头,羊子84066只,鸡80580羽,生猪口蹄疫、猪瘟免疫32705头,免疫密度100%;牛口蹄疫免疫8959头,免疫密度100%;奶牛O-A口蹄疫免疫228头,免疫密度100%;羊口蹄疫免疫84066只,免疫密度100%;小反刍兽疫免疫9000只,免疫密度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80580羽,免疫密度100%。我县的秋防工作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30日结束。全县猪存栏35030头,猪瘟应防35030头,实防32734头,应免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93.4%;猪口蹄疫应防35030头,实防32734头,应免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93.4%;牛存栏18058头,牛口蹄疫应防18058头,实防16983头。(其中奶牛口蹄疫应防221头,实防211头)应免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95.5%;羊存栏93821只,口蹄疫应防93821只,实防86252只,应免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91.9%;小反刍兽疫应防4万只,实防4万只,应免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100%;布病应防93821只,实防93821只,应免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100%;鸡存栏61869羽,禽流感应防62426羽,实防61869羽,应免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99.1%。布病防治及奶牛结核病监测工作方面,今年“两病”监测期间,羊子布病共血检2833份,92份阳性;奶牛布病血检76头,无阳性。阳性羊子都第一时间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疫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发病养殖户进行了详细流调与处置工作。牛结核病共排查320份,其中奶牛131份,无阳性;黑牛189份,无阳性。开展抗体监测工作是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根据省、市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要求,实验室积极开展春、秋季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工作,2024年我中心实验室共监测动物疫病抗体2928份,其中猪口蹄疫抗体检测232份,;牛口蹄疫抗体检测230份;羊口蹄疫抗体检测684份;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684份,;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检测1098份,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所有监测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每年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市上下达的监测任务。2024年先打后补验收工作全部由规模养殖户自主在智慧动监平台申请,目前线上申请的规模养殖户为21家,预计补助金额为75493元。我中心将继续指导备案的养殖户按流程上传后续的验收资料。但由于前两年“先打后补”政策都是由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宣传政策,规模养殖场户线下申报后,再由疫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实养殖规模,并对参与的规模养殖场进行采血化验抗体,申报的规模养殖场较多,政策效果较好。但从2024年开始,政策变为自主网上申请后,手续比较繁琐,影响养殖户积极性,参与场户大幅减少。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2024年畜牧防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畜牧兽医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狠抓基础免疫,落实补免制度,始终以“两个确保”为工作重心,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综合防控能力,遏制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做好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证了我县养殖业健康、平稳、安全、有力地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秋防期间,对怀孕母羊进行布病疫苗灌服免疫时容易引起流产现象。2、由于封山禁牧等政策原因及产地检疫不规范,羊子流动量大,给布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3、地处边远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给防疫工作带来难度。4、村级防疫员工资低,加上今年秋防防疫力度之大,任务之重很多防疫员觉得工资太少,还不如打工,很多人提出今年秋防结束后不愿意再从事防疫工作。5、基层防疫体系不健全,防疫队伍不稳定,缺乏业务技术人员,部分血检采血工作不能胜任。6、防疫经费少,加之今年我县也参照省市考核各镇(中心)防疫工作,所需抗体检测试剂盒量大。7、机构改革后全县9个镇农牧综合服务站站长已配齐,只有1名是原来畜牧兽医区域站的,其他人员都是农业局的。一是其他8名站长未交接手续和业务,没有介入秋防工作。二是农牧综合服务站一般人员还未配到位,秋防工作还由原来的畜牧兽医区域站承担。(二)改进措施1、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完善“月月补针”制度。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制定和完善月月定时补针的强制免疫制度。规定每月10-15日为补免日。疫控中心将每月抽查2-3个乡镇,并将日常补免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2、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的督导和检查工作。组建防疫督查小组,常年开展有乡镇防疫督导工作。春秋两季防疫对每个乡镇督导和检查不少于3次,日常防疫督导每季每乡镇不少于1次,并将督导情况及时反馈到县畜牧兽医局。3、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业务学习活动,组织业务技能竞赛,努力提高队伍的防控水平。4、按岗定责,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根据我中心工作人员的分工,实行业务干部包乡责任制。四、2025年的工作计划1、统筹兼顾,做好重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抓好口蹄疫、动物H7N9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同时,统筹兼顾,切实做好布病、结核病等重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免疫、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发生。2、加强兽医化验室建设工作及化验室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兽医诊断化验室的软、硬件系统,实现兽医检测工作全面升级。加强实验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生物安全防护、统计分析、法律法规及质量管理等知识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兽医诊断与检测水平。3.加强防疫宣传教育。继续开展针对养殖户和防疫人员的防疫知识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传播防疫知识,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提高防疫人员业务技能与技术水平。4、坚持及时补针,坚决消除免疫空白。对集中免疫时未能进行免疫的孕畜、仔畜以及病畜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做好补针工作,并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5、加强动物疫苗监管。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对动物疫苗保存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确保养殖户疫苗使用效果,保证免疫质量。6、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和预警。继续完善动物疫病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7、继续做好非洲猪瘟的排查、宣传工作。继续对规模生猪养殖场摸底,并对养殖场负责人进行督导,要求要严格按照非洲猪瘟防控宣传材料内容履行责任,切实增强非洲猪瘟防控意识。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保障我县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确保我县无重大疫病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