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融媒体中心(挂清涧县广播电视台牌子)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准确实施舆论监测,做好广播电视宣传舆论工作;承担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县域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运行、维护工作;承担全县网上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相关业务及社交传播等媒体综合服务工作;负责内部资料性岀版物、广播、电视、新媒体广告、发行、印务等相关产业运营。 | |
住所 | 清涧县西城区文广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刘雪辰 | |
开办资金 | 3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清涧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2万元 | 4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清涧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紧密围绕“三大战略”“三大目标”充分发挥各媒体平台间的深度融合和聚合共振效应,新闻生产、传播、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奋力讲好清涧故事、展示清涧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具体业务活动情况内宣外宣方面清涧广播电视台共播出视频新闻1016条,清涧广播电台《新闻直通车》共发稿588条;1-11月份在《榆林新闻联播》《榆林零距离》发稿178条,全市县区排名第二;在“视频清涧”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各类新闻信息1055条;“清涧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稿件1405条;“清涧融媒”抖音号发布作品486条,阅读量456万+;“清涧融媒”视频号发布作品586条,阅读量264万+。新媒体运营情况今年以来,中心在原有7个媒体平台的基础上,3月份新增加了“学习强国”清涧融媒号。为了让平台信息分众化优势更加明显,今年中心将8个平台进行细化,打造特色分众化新媒体平台。把“清涧融媒”视频号、抖音号两个短视频平台前置,作为首发平台,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清涧电视台、清涧广播电台、视频清涧微信公众平台、“爱清涧”APP作为信息资讯平台,打造用户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阵地;“爱清涧”APP同时发挥垂直信息渠道作用,将中省市有关信息资讯集成在“爱清涧”上,将“爱清涧”打造成信息集中地;清涧宣传微信平台是中心的图文信息平台,除了县域政务图文类新闻发布外,集成了中省市政策宣传、学习教育、健康知识等多类型内容,打造成用户学习型平台;作为新增平台的“学习强国”清涧融媒号,由于是中心独立运行,我们克服了人员紧张的困难,设置了一名编辑负责渠道链路供稿工作,坚持打造高质量、高品质内容,采编了“书香清涧阅享美好”“清涧剪纸”“清涧风光”等特色作品,其中“书香清涧阅享美好”栏目作为我县的特色栏目,在省市学习强国通联会受到通报表彰。结合“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在“学习强国”清涧融媒号发布,并以专题的形式在学习强国榆林平台发布。2024年共刊播稿件507条(篇),其中总平台选用稿件21条,省平台选用稿件96条。网络直播情况1.2月5日,通过爱清涧APP、清涧融媒抖音号、清涧融媒视频号直播陕北过大年系列清涧县春节文艺晚会;2.2月10日至11日,通过爱清涧APP、清涧融媒抖音号、清涧融媒视频号直播主播带你游人生影视城;3.2月24日,通过爱清涧APP、清涧融媒抖音号、清涧融媒视频号直播清涧县春节秧歌汇演;4.2月24日,通过爱清涧APP、清涧融媒抖音号、清涧融媒视频号直播清涧县春节焰火活动;5.3月31日,参加了九省联动大型融媒直播《探源守脉赓续文明——探访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网观看量约223w,相关话题传播量2135w+;6.9月27日,通过爱清涧APP、清涧融媒抖音号、清涧融媒视频号直播清涧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合唱比赛;7.12月1日,通过爱清涧APP、清涧融媒抖音号、清涧融媒视频号直播“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颁奖典礼。栏目播出情况2024年,中心继续在新闻节目里开设专栏,丰富电视节目内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新春走基层》专栏将年味浓郁的过大年等春节活动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第一时间呈现,生动展示市民喜气洋洋过春节的场景,氛围浓厚、祥和、喜庆,共播出18期。《春耕备耕进行时》专栏对全县农业特色产业、扶农惠农政策、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农业增产提效等进行宣传报道,为全县全年农业丰产增效提供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共播出6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专栏20期。二、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024年,清涧县融媒体中心“视频清涧”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各类新闻信息1055条;“清涧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稿件1405条;“清涧融媒”抖音号发布作品486条,阅读量456万+;“清涧融媒”视频号发布作品586条,阅读量264万+。其中作品《我县发现商代方国中心城址和“甲”字形大墓为陕北商代考古重大突破》荣获“榆林新闻奖”消息三等奖,《“老”产业换发“新”活力》荣获“榆林新闻奖”通讯三等奖,《感恩有你“杏”福相伴》荣获“榆林新闻奖”融合报道三等奖;作品《穿越时空的对话》荣获“榆林广播电视奖”广播类文学节目一等奖,《我县首个AAAA级旅游景区路遥书院揭牌》荣获“榆林广播电视奖”广播类短消息三等奖,《木兰辞》荣获“榆林广播电视奖”广播类广播播音三等奖,《我县发现商代方国中心城址和“甲”字形大墓为陕北商代考古重大突破》荣获“榆林广播电视奖”电视类短消息三等奖,《陕北大眼妞的“新春大集”》荣获“榆林广播电视奖”电视类长消息三等奖,作品《我和路遥的故事》被列入榆林市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获得奖励资助,策划制作展示清涧非遗的纪录片,目前已经完成部分的采编制作工作,纪录片项目入选2025年榆林市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中心作为唯一的县级融媒体参加了九省联动大型融媒直播《探源守脉赓续文明——探访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网观看量约223w,相关话题传播量2135w+。其中,微博话题登上当天全国要闻总榜第六。三、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措施由于融媒体中心的资金紧张,技术设备更新不及时,有时候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新闻传播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中心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宣传、引导和服务作用,努力克服困难,及时更新相关技术设备,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平台建设加强媒体矩阵建设,提升采编内容全媒体应用指数,深入研究采编内容的媒体应用指数构成,找准发力点,提升中心采编队伍全媒体思维能力和素养,以媒体平台分众化建设为载体,让新闻选题“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发布”,实现媒体高质量融合,全方位提升。(二)提升主题采策继续发挥选题集体策划机制,加强新闻队伍采编能力建设,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结合中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提示,开展重大选题集体策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确保新闻报道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全方位讲好清涧故事,展示清涧形象,传播清涧好声音。(三)打造高质量内容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加强内容建设,持续深化内容创新,提高宣传产品生产质量,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拓宽传播渠道,让优质内容以更快、更准、更广的方式传递到用户手中,让党的好声音通过媒体融合渠道“飞入寻常百姓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