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协调、指导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分析国内外企业集团投资趋势,制定全区招商引资的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项目开发的有效途径,提高原有项目质量,整理、筛选开发项目并指导项目库工作,承办网上项目收集,研究和编辑网上招商内容及网络建设方面的工作,承办引资中介人的认定,奖励基金的管理、兑现等工作 | |
住所 | 铜川市红旗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史佩琳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95万元 | 47.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全员全域招商持续发力。充分发挥“5+8”招商组队作用,今年以来,由区级领导带队,各级各部门主动发力,先后组队赴上海、无锡、济宁、盐城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3批次,对接汽车装备配套、光电子、新能源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邀请和胜金属、华谊汽车、五一机械等40余家企业来区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更多优质客商资源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创新体制机制高效推进。健全更新“三库一图”资源库,依托王益招商助手平台,对全区闲置用地、现有厂房、投资平台及惠企政策推广运用,为全员招商提供基础资料储备。实行重点项目“月调度”+“周研判”双机制,先后召开专题会议6次,集全区之力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建成。在机制保障下,先后落地了辽峰、绰美鑫、威邦众祥等一批汽配产业重点项目,以此撰写的《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以“三场硬仗”提速打造渭北汽配产业加速器》招商信息在全省招商引资通报上作为优秀案例推广。搭平台借外力多维招商。联合省工信厅、省汽车工业协会在无锡举办“2024年王益-无锡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对接交流会”,为在陕汽配企业同无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第八届丝博会期间成功举办“投资王益·王牌收益”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装备配套)产业论坛暨项目签约仪式,邀请吉利、法士特、陕汽等整车企业发布配套需求,共享上下游资源。此外今年通过广泛征集铜川籍在外知名人士,首批聘任17名招商大使,利用招商大使等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宽我区“朋友圈”。其中借助上海灿星文化传媒宣传平台,于进博会期间在上海灿星大厦举行了星空卫视——铜川市王益区政府共建铜川王益长三角交流联络站和铜川王益长三角展示中心揭牌仪式,进一步打造王益对外宣传展示招商窗口,扩大王益对外影响力。以学促干全面充电赋能。先后举办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会、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大讲堂暨招商引资业务培训会等,特邀省商务厅领导结合王益实际,在国内国际形势、政策运用、招商技巧等方面对35家成员单位精准授课。对“三个年”专项巡察工作组以王益区招商引资政策解读及市场前景分析为题,围绕什么是招商、我们有什么资源、招商招什么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今年以来,通过各类培训教学累计培训200余人次,招商队伍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主要经济成效2024年1-12月份,我区共签约项目123个,涉及资金58.85亿元;实际使用市域外资金24.14亿元,实际使用省际资金15.31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3.81万美元。先后签订总投资2.4亿元的辽峰精密科技模具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基地项目等76个重点产业链项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聚集效应更加凸显。三、存在问题一是全员招商格局没有形成。部分单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报送招引项目积极主动性不高,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成员单位间项目报送质量、数量差距较大。二是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不高。新引进项目中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不多,尤其是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相对较少,对全区经济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还不多。三是外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在地外资企业境外进资积极性整体不高,辖区外籍人士和侨胞人数较少,外资企业入驻情况较差,外资潜力不足、渠道较窄,实际利用外资进度亟需提升。四、改进措施(一)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引。充分发挥“5+8”招商组队作用,紧盯汽车装备配套首位产业聚集区,借助进博会等投资平台,落实每月组队赴外招商不少于3批次,完成全年对接企业不少于200家次任务,促进亿元尤其是5亿元以上高质量大项目库存新增,确保全年落地产业项目不少于30个,进一步巩固拓宽我区招商版图。(二)狠抓全周期项目服务。持续用好重点项目旬调度督办机制,按照合同项目抓落地,协议、意向项目抓转化的目标要求,对辽峰精密科技模具产业园、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刹车产品研究及产业化等落地加强保障和扶持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对石墨烯纯玻璃烧水壶研发制造等未落地项目千方百计解难题、破难关,力争将书面成绩快速转化成地面成绩;对新能源乘(商)用车密封件生产线、瑞声电子元件生产线建设等重点在谈协议项目持续跟进,深入洽谈,力促项目早日签约落地。(三)力促高质量外商增资。积极协助陕西希芯至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好相关政策争取、奖励兑现,同时抓好在地外资企业生产生活关怀服务,提振企业信心,争取新的外资贡献。积极参加省市外资活动,寻求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力争实际使用外资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做实机制保障。用好招商成果共建共享机制,针对多家单位联合招引项目,按分成比例对到位资金进行分配,充分激发全员招商合力,优化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协同督查机制,创新跟踪服务机制,激励激发招商引资积极性,力争2025年力争招引落地项目50个以上,实际使用市域外,省际项目资金分别完成26亿元,16亿元。二是强化考察对接。锚定“京津冀”“丝博会”“长三角”“粤港澳”等国际、国内重大招商平台,围绕我区五大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5+8”招商组队作用,提前谋划,制定方案,整合招商资源,主动出击对接、大胆走访大企业、大集团,精准把握企业投资意向,2025年每月外出对接考察企业不少于3次,全年对接企业不少于200家次,力争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和有实力、有潜力、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落户我区。三是深化平台建设。发挥完善王益招商线上资源共享平台作用,加大区内闲置厂房、土地整合力度,适时更新辖区内厂房、土地、办公楼等闲置资源并及时对外发布,将平台资源作为线索项目匹配、赴外精准招商的有效信息支撑,为精准招商提供“大数据”服务,确保招商人员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内容,明确各成员单位每月上传对接企业信息任务,确保2025年王益招商平台上传对接企业信息不少于100条。四是抓好项目跟踪。对辽峰精密模具产业园、中药材深加工等在建项目靠前保障、加快推进;对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石墨烯纯玻璃烧水壶研发制造等前期项目全方位跟进,着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对甬矽(铜川)电子集成电路生产线、“享停车”城市级云停车平台等协议项目继续深度对接,力促早日落地;对汽车零重力座椅构件等在谈项目再拜会、再洽谈,力促项目早日转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