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卫健局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责任书,任务书的落实情况。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现将我院2024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具体业务活动(一)医疗服务门诊服务:全年门诊接诊量达7586人次,较去年增长5.3%。优化门诊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如内科、外科、中医科等,提高诊疗水平。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病例讨论,提升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住院服务:加强病房管理,改善住院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对病历书写、合理用药、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二)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502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2%。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居民健康信息,为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1、预防接种: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年接种各类疫苗589剂次,接种率达到98.8%以上,有效预防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2次,提高了居民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妇幼保健:为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孕期保健服务43人次,产后访视16人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100%。加强儿童保健工作,为38名儿童提供健康体检和生长发育监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100%。开展妇幼保健知识讲座4场,提高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3、老年人健康管理:为1112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9.5%。4、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654份。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饮食和运动,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86.8%和89.2%。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3次,提高了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意识。5、传染病防治: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例,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4次,提高了医务人员和居民的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的管理,有效防控了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6、健康教育服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2次,宣传栏12次,播放健康教宣传影像68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6000余册。开展控烟工作,在院内、病房张甜禁止吸烟标志。辖区内居民健康教育覆盖率92%,知晓率明显提高。7、卫生健康监督协管:按照规定进行工作并及时完成,对幼儿园、学校、全乡饮用水等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改正。8、肺结核管理:全年推介疑似肺结核任务2人,1-12月份我院推介疑似肺结核10人。完成率100%。其中12次宣传,常住人口肺结核患者1人。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对辖区内40名严重精神病进行造册登记规范化管理,上门每季度随访一次,并且指导患者家属督促患者服药、健康饮食等服务。规范管理40人,管理率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经济成效1、我院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2、卫生技术人员逐年增加。3、设备条件不断的改进有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4、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二)社会成效2024年我院加强了乡村俩级卫生组织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改革卫生院的经济管理。方便了群众,又提高卫生院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农村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全年通过签订了乡医工作责任书,开展乡医每月会议布置工作要点,全年开展12次会议。13名乡医工作认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我院对乡医实行严格考核属实情况并上报卫生局。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人才短缺:虽然通过招聘和引进等方式充实了人才队伍,但仍存在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匮乏,制约了卫生院的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2、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与上级医院相比,卫生院在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不足,患者转诊率较高。3、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繁重: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益增多,任务越来越繁重,而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相对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四、改进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才招聘和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到卫生院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2、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方式,提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培育优势学科和品牌专科,提高卫生院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3、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合理调配公共卫生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积极探索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2025年的工作计划安排(一)强化村卫生室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村卫生室每季度一督导、每半年一考核制度,在乡村医生绩效考核与公共卫生经费发放上拉开差距,尤其是对于公共卫生工作敷衍对待、季度考核排名落后、平时不配合公共卫生专干工作的乡村医生视情节轻重扣发公共卫生经费。同时也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与指导。(二)全面整改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2025年,我院将继续加大力度,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重点在普通人群健康档案的信息完善及错误信息修改、重点人群的筛查、随访、老年人、0-6岁儿童健康体检上下功夫。(三)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态度。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医德医风建设,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杜绝医疗投诉事件的发生。扎实开展医德医风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四)不断加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按照“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卫生行业“九不准”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党建各项任务、每个环节、每个节点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意识形态责任考核与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