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养老保险政策,参保登记,收缴保费,基金管理,待遇核定支付,档案管理。 | |
住所 | 兴平市县门西街城关信用社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杨光显 | |
开办资金 | 1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95万元 | 14.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中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城乡居保中心全体干部高举党建引领这面旗帜,以精细养老金审核发放、优质高效经办服务、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和便捷网上经办等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创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夯实经办基础、提升精准水平,全力为群众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一、抓干部、聚活力,强化党建引领一是积极与各科室签订《2024年度目标责任书》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夯实任务、细化目标,明确责任、严明纪律,确保各项年度任务落细落小。二是立足“三会一课”,坚持每周三政治理论学习不间断,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笔记。三是组织开展老党员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牛奶、水果等慰问品,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幸福生活,并激励他们向身边群众多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多开展答疑解惑工作。四是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社保领域集中整治工作,自查自纠,从严要求,为群众积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五是按照“一岗双责”和“五个一”要求,每季度与科室负责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谈心谈话,及时了解科室情况和干部思想动态,抓实了“扯袖子、咬耳朵”工作。六是按照市上“双报到、为民行”安排部署,中心党支部下沉陕柴社区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节日慰问和义务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七是给单位同志每人推荐购买了《整理好心情再工作》和《微习惯》两本书籍,引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提升综合素养。二、强化业务提升,在抓服务、重规范上持续用力一抓政策落实,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2024年,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6万人,全市16周岁至59周岁参保居民通过税务部门缴纳2024年保费4134万元,全年新增参保618人。严格实行村上报、镇(街道)初审、市经办中心复核“三级把关”制度,每月按时为9.6万名60周岁以上待遇享受人员发放养老金1900万元。二抓机制建设,强化内控稽核。为了杜绝死亡冒领行为和服刑多领现象,我们以人社局文件形式向镇办下发专门通知,就参保群众死亡信息报告、丧葬费申领办法和服刑人员待遇停发规定以文件的形式再次予以明确,积极督促镇村经办干部精细精准、及时高效。切实做好低保户、特困户和致贫返贫人员代缴工作,全年共为3370人完成政府代缴383700元。坚持每月随机深入镇办开展日常业务检查,评估和分析业务经办情况,研究和解决业务操作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每季度深入各业务科室进行一次全面业务稽查,每年坚持召开一次内控稽核数据分析会,通报工作情况,研判稽核形势,分析存在问题,调整优化下一步的稽核重点。今年共对镇办部分疑点数据稽核12次,单位内对各科室稽核4轮,形成稽核报告4份,召开内控稽核数据分析会1次,稽核服刑、死亡领取等14人,共追缴养老金7323元。三抓警示教育,从严经办管理。严抓经办干部的日常管理,坚持每月召开1次镇办经办人员业务交流会,常态化组织召开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会,举办镇村干部轮训班、通报违纪违法案例,对各镇(办)劳保所负责人进行集体谈话、通报职务犯罪案例等形式,不断强化对经办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法纪意识,引导其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观念。坚持领导班子与经办中心干部逐人谈心谈话、定期与重点岗位人员谈话提醒制度,关注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收入爱好和8小时以外的有关内容,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今年以来,共召开业务交流会12次、举办镇村干部轮训班3期、轮训干部150余人,观看警示教育片6个、通报社保案例10余次、开展谈心谈话共计96人次。四抓权限管理,畅通网上经办。建立岗位权限管理台账,并根据人员调整情况第一时间冻结、变更或新增工作权限,实现了动态管理,今年新设业务操作账号4个,冻结业务权限账号5个;持续落实“电子社保卡”“陕西社会保险APP”扫码登录机制,堵死了密码登录、盗用权限的漏洞;对于受理的每一项经办业务实行初审、复核签审制,特别是对参保信息变更、保险待遇审核、养老金发放等经办业务进行多人、多科室互相核查,实现了个人科室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加大“陕西社会保险”手机APP的智能应用,全市60周岁以上养老待遇享受人员目前通过手机APP实现认证9.38万人,年龄偏大的老人,其身份证与本人相识度偏低或卧病在床的其他老人,采取核心认证的方式也积极参与认证工作,目前,全市认证率达99%,实现了“群众不跑腿、信息多跑路”。五抓技术防范,扩大数据共享。坚持每月待遇发放前随机抽查核实镇办上报的业务数据,每月抓实与司法行政、公安户籍、法院、民政和卫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并对服刑人员、死亡人员、双户籍人员开展核查比对和规范处理。针对个别死亡人员不及时注销参保关系导致有可能多领养老金问题,我们出台了《丧葬补助申领告知书》制度,通过村级经办人员书面送达,有效杜绝了死亡冒领现象的发生。三、强化内部管理,在抓细节、严约束上持续有力一是按照“标识规范、服务有效、方便群众、干净整洁”的原则,设置导引牌、提供爱心水和免费复印等便民服务,不断强化业务大厅的服务功能。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让党员立足岗位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按照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原则,通过分类梳理、细致标注、精准存档的办法,不断加大参保档案管理力度。二是持续办好“城乡养老保险微课堂”,让业务骨干轮流上台讲业务,努力把经办干部打造成“张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政策通”和“活字典”。编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张贴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开展业务知识综合测试,不断加大对经办人员的政策宣传和警示教育。三是扩大“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咨询”微信群的覆盖范围,强化“兴平城乡居民养老经办中心”美篇公众号的宣传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易企秀、出租车LED屏、送政策上门进户等有效形式,不断强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在影剧院广场、包抓村、田间地头、群众家里广泛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集中宣传活动,持续提升群众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四、产生的社会效益按时高效落实全市60周岁以上待遇享受人员增资12元、20元的发放任务,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208元。2024年我市60周岁以下参保居民缴纳保费4134万元,为9.6万60周岁以上待遇享受人员累计发放养老金22763万元,为2357名老人累计发放丧葬费346万元,为9309名享受待遇的“八大员”等群体累计发放工龄补助897万元,为6626名被征地农民累计发放养老补助1558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使广大参保群众感受到国家的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五、存在问题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经办干部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主动服务、创新服务意识,习惯于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服刑人员信息共享机制不及时,相关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存在延迟。少数镇村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不高,在宣传上流于形式,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效率不高等问题。六、改进措施开展业务轮训,提高经办效率。主要从制定配套政策、熟悉业务操作流程、严格统计报表的质量和时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每月召开各镇办劳保所、经办人员工作推进暨培训会,学习上级文件、规范经办业务,通报有关情况,研究推进工作,确保全市上下业务经办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增强经办干部服务意识。加大数据共享,从严内控稽核。多向上级汇报,加大信息共享,及时准确的从上级部门获取有关服刑人员的有效信息,加强筛选比对,按照政策规定,第一时间执行有关暂停待遇发放工作,确保养老基金的安全完整。七、来年计划2025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宣讲力度,严格落实经办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夯实经办基础,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提升的工作思路和“抓精细、抓规范、抓提升”的目标要求,强化措施、对症施策,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切实加强与财政部门、镇村两级的衔接联系,严格落实基础养老金预拨制度,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全力做好特定人员、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工龄补贴和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发放工作,确保全市上下和谐稳定。严格落实经办风险防范和控制暂行办法,不断强化监督制约和风险防控,开展内部控制专项督导和检查,精心做好重复领取待遇比对核查、清理和待遇追回工作。组织各镇办经办人员及村级代办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经办窗口建设,努力提升我市城乡居民养老经办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市各项事业全面实现追赶超越积极贡献人社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