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白水县> 白水县史官乡小学中心校

白水县史官乡小学中心校

发布时间: 2025-03-26 15:08
单位名称 白水县史官乡小学中心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白水县史官乡初级中学院内
法定代表人 任婵娟
开办资金 676.4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白水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6.79万元 548.13万元
网上名称 白水县史官乡小学中心校.公益 从业人数  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在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照本单位章程,在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积极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详细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聚焦“课堂”,促成长。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大力加强教学研究,积极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组织开展“史小好课堂”系列活动,包括公开课、过关课、习题示范课等,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开展以优化教师课堂提问策略为主题的课堂研讨活动,以研促教,充分发挥优秀课堂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包年级领导巡课监督以及校领导巡查记录,确保课堂教学秩序井然、高效开展,让每位教师在每学期都能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二)聚焦“常规”,抓规范。高度重视教研活动,推行“121教学研讨模式”,即每周安排一次教学研讨,每两周举行一次有明确主题的教研活动,并定期开展学情分析研讨,不定期组织说课、听评课活动以及校本研修活动等,多维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教学流程管理方面,以“21X”常规检查模式为着力点,实现精细化管理。(三)聚焦“课程”,助双减。在第二课堂建设上,致力于提升学生素养,丰富特色课程体系。突出“传承与创新”文化特色,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开设了剪纸、书法、刀刻画等传承类课程,以及花样篮球、素描、创意绘画、童声合唱、乒乓球等创新类课程,采用“走班制”教学,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学校荣誉与师生成长。学校在过去一年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市级“德育示范校”“平安校园示范校”“文明校园”,县级“2024书香校园”,局级“双强双优”先进党组织等多项殊荣。教师个人也收获颇丰,获得奖项50余项,教学成绩更是提升了9个位次。一年来,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共计69人次,累计学时达2695学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成立了13个社团,涵盖儿童画、口才、素描、手工、乒乓球、足球、刀刻画等多个领域,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同时,通过国旗下主题演讲、红领巾广播、少先队干部聘演说活动、各年级学科活动以及“小书虫”读书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和展示平台。此外,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报告、“春季、冬季传染病预防报告”“消防安全知识报告”,并协助学校现场指导学生使用灭火器,组织防震减灾及消防安全逃生演练等,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特色文化传播。根据地域条件,学校培养的14名“仓颉庙景区小小宣讲员”不定期到仓颉庙进行精彩讲解,赢得了各级领导和游客的一致赞扬,有效传播了地域文化,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三)爱心帮扶成效显著。党员及教师积极帮扶三名贫困儿童,每周给予关爱,每月进行谈心,每学期开展两次家访,让贫困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素质教育开展不全面:虽然在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素质教育的某些领域仍存在不足。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加强,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完善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家校合作不够紧密:虽然学校重视家校合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和合作深度还存在不足。部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对学生的教育关注不够全面,家校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二)整改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投入,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强化家校合作:丰富家校沟通方式,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四、下一步打算(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记录教师成长轨迹,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为教师晋升、评优提供依据。开展校内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教学互动,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展示师生风采、地域文化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举办校园文化节,涵盖科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