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扶风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扶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扶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防治畜禽疾病,改良畜禽品种,促进畜牧业发展。业务范围:畜牧技术推广;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疫情测报;畜禽防疫检疫;畜禽品种改良;兽药兽医卫生监督。 | |
住所 | 扶风县城河滨路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卢献文 | |
开办资金 | 7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扶风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62万元 | 91.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扶风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畜牧技术推广服务。1.开展畜禽技术科技入园送服务活动。成立畜禽专业技术服务队,确定9名技术人员包抓9个养殖园区。签订三方共建协议,建立服务工作计划,开展送疫苗入场指导免疫、送消毒药品入户指导消毒、免疫抗体跟踪监测等技术指导142场次。2.巩固生猪数量,保障肉业健康发展。鼓励群众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实施推广生猪代养代管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扩大生猪产能,保证全县规模猪场数量总体稳定,动员全县规模猪场根据实际情况申报省、市、县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支持优先享受生猪生产相关支持政策。全县生猪存栏24.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85万头。3.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及排查整改。指导养殖场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帐,建设干清粪、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工艺设备,降低养殖业排放。对12345政务服务热线、县长信箱反映的9起畜禽养殖场污染环境、气味难闻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提出技术指导意见,督促整改落实到位。(二)疫病防控、疫情测报情况。1.春秋两季集中免疫防控工作扎实完成。全年免疫牲畜口蹄疫49.555万头(只),其中免疫牛0.815万头,免疫羊1.89万只,免疫猪46.85万头,猪瘟免疫46.85万头,禽流感免疫305.5万羽,新城疫免疫305.5万羽,小反刍兽疫免疫1.54万只,狂犬病免疫0.18万只。免疫密度、建档率及挂标率全部达到100%,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2.强化流调监测。共开展流调10次,其中猪140户,20.64万头,牛146户,0.72万头(次),羊127户,1.17万只(次),未发现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等17种动物疫病。监测口蹄疫等6种疫病抗体样品2077份,抗体合格样品1990份,免疫抗体合格率96%。3.布病防控。制定了《2024年牛羊布病监测及净化工作实施方案》,深入牛羊养殖场户,发放张贴布病防控科普宣传资料830余份,向群众宣传培训布病防控知识和防控措施。共检测净化牛羊布病3723份,阳性羊36只,对检出的阳性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深埋处理,并做好消毒。(三)畜产品安全监管情况。1.依法开展动物检疫。严格落实产地检疫申报、屠宰检疫准宰制度,全县产地检疫生猪408477头,牛120头、鸡655280羽;跨省调运猪8409头,鸡274980羽,猫1只。屠宰检疫41977头,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率100%。2.强化抽样检测。加大畜产品抽检技术培训和抽样力度,完成省级、市级、县级监督抽样任务60份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监测,结果全部合格。3.严抓畜牧业安全生产。签订安全责任书,发放宣传资料,对养殖场的房屋、圈舍、饲料库及生活区的安全用电、用水、用药、沼气使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粪污的收集利用和污水沉淀池的安全使用等工作进行排查,共检查各类企业、养殖场安全生产10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指导服务通知书,建立整改台账,防范安全事件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全县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县存栏生猪24.3414万头、牛0.424万头(其中奶牛0.1808万头)、羊0.938万只、鸡147.0905万羽。出栏生猪33.7949万头,牛0.0763万头,羊0.53万只,鸡74.776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43万吨、0.9万吨、1.02万吨。(二)狠抓项目建设,助推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印发畜牧业生产技术通知文件,宣传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全县发展生猪代养场35家,其中今年新增2家,他们与石羊、海大、等公司建立了代养合作关系,企业提供猪苗、技术、饲料等,养殖户提供人工、场地等,达到标准后由企业收购,养殖户经营利润稳定,养殖风险大幅减少,有效促进了全县生猪产业发展。(三)小韦河治理工作扎实。粪污治理点面结合,制定下发各类粪污技术指导文件6份,召开专门会议13次,出动技术人员294人次,发放督办函18份,提醒函1份,向环保部门移交线索4起,整改到位19户,提出技术指导意见98份,张贴发放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明白纸260份,签订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消纳责任书92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全县畜牧养殖业还存在大型畜牧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数量还不够多,中小规模养殖场数量还占相当大比重、场址分散、建设标准不高,智能化科学养殖水平还不高,生物安全防控、日常监管和疫病防控还不够标准。2.畜禽污染问题依旧存在。主要是规模场以下散养户存在重生产轻环保理念,认识性和责任意识不强,成熟的粪污处理新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散养户还存在粪污处理无相应设施设备,有些无粪污贮存专用场地,县内还没有大型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企业,对县内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处理还没有形成规模,处理能力还不高。(二)改进措施。1.加快标准化养殖。按照标准化养殖要求,制定方案,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服务,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2.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检查指导。指导非规模养殖场户按需配套堆粪场、粪污储存池等设施并将其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同步推进。通过技术宣传督促整改群策群力使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规模场设施配套率98%,大型规模场设施配套率达100%。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持续做好生猪生产稳产保供工作。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力争到2025年底,全县存栏生猪25万头以上,出栏27万头以上。(二)全力以赴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层层压实防疫责任制,建立领导包片、干事包镇工作制度,定期深入村组、养殖场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官方兽医包场工作制度,选派25名官方兽医包抓100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户,严格落实检疫、调运、免疫、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措施。(三)持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宣贯新的《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投入品、养殖环节、屠宰环节监管力度,加强县镇联动,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查,确保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100%。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荣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优秀单位;3月荣获陕西省动物卫生及屠宰管理站动物卫生工作先进集体。8月检疫技能比武荣获荣获全市二等奖。2025年1月荣获陕西省动物卫生及屠宰管理站畜禽屠宰管理工作突出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