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水土保持局

西乡县水土保持局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53
单位名称 西乡县水土保持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促进水土保持,维护生态环境。业务范围: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建设;水土保持项目管理;水土保持质量监督与建设成果管理;水土保持宣传与人员培训。
住所 西乡县城关镇鹿龄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庞闳治
开办资金 30.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1万元 5.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2024年坚持水土保持生态项目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坡面水系套梯田,水保林工程护梯田,田间道路配梯田的山顶、坡面、沟道立体化、多层次的防治体系,呈现出“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产业配套、精品示范”的发展态势。在杨河、柳树、堰口、峡口、高川、城北街道办6个镇(办)实施了增发国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规划治理了孙家沟、白杨沟、泾洋河、晏家沟和父水河6条小流域,治理面积120km²,项目投资7200万元,其中增发国债投资57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500万元。新建石坎梯田105.95hm²,土坎梯田400.21hm²,营造水土保持林899.46hm²,栽植经济林66.27hm²。保土耕作988.38hm²,封禁治理9573.1hm²,村庄绿化6.68hm²,修建生产道路19.46km,沟道治理1.82km,灌溉渠道27.35km,截排水沟10.18、边坡防护9.18km、整治堰塘12座,沉沙池10座、生活污水收集降解11处、垃圾收集14处、疏林补植2.16万株。目前项目已经完成,资金全部拨付到位。项目实施中采取了四项举措:一是细化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做到相关股室人人有目标,个个有任务,事事有落实。二是倒排工期,确保工程进度。三是加强施工监管,水保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建设所在镇、村(社区)负责人组成质量技术专班,跟班作业,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四是主要领导长期深入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及时处理施工遇到的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1.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全县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以及“12·4”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联合网站平台播放水土保持宣传标语,制定下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3号)、《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告知书》和《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2024新版)汇编材料。主动到生产建设项目单位送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手册,并向生产建设单位人员现场讲解。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为依法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发放《告知书》300多份、宣传资料180多份、水保法律法规手册100册。2.预防监督检查工作。遵循“建设项目强监管,生态治理补短板”的工作要求,把水土保持强监管作为引领推动倒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遥感监管、现场检查、书面检查、“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同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切实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水土保持补偿费征缴及对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情况的核查,建立监管台账,实现辖区内在建项目全覆盖,对发现的各类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下发检查意见等方式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并要求及时进行整改。2024年,共督查项目25个,双随机抽查了5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各类执法检查95次,送达执法通知15份,检查意见15份,下发水土保持行政规费收费通知书20份,共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154.47万元。3.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按照“三同时”制度要求,生产建设项目应在投产使用或者竣工验收前,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完成报备并取得报备回执。对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使用的,依法提出处罚和整改措施。4.水土保持统计工作。按省水保中心统计工作要求完成水土保持各类统计数据的审核、上报工作,全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0K㎡。5.水土保持管理信息化工作。一是根据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关于智慧水利建设要求,落实专人负责系统维护和管理,及时录入生产建设项目、生态治理和水土流失相关信息。二是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扰动图斑现场复核工作。通过卫星遥感影像监管,使用统一遥感影像数据源、统一扰动图斑解译平台、现场复核,对违法违规项目进行查处,全年完成水利部和省水利厅下发14个卫星遥感监管疑似违法违规扰动图斑的复核。按照相关要求采集扰动图斑信息和现场照片,及时上传至系统平台并做好项目的现场核查、监管取证和跟踪督办。以遥感监管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生产建设活动的监管,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各类生产建设活动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并跟踪督导,确保整改到位,按期销号。6.水保队伍能力建设情况。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每周一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水土保持业务学习,以股室长讲业务、岗位练兵等形式提升全体职工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二是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项目管理、监测统计工作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三是对陈旧的办公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做好樱桃沟水土流失监测站常态化管理,争取项目、资金对站点老化监测设备进行更换、升级,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加强与上级监测机构的联动交流,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按照上级要求更新、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开展监测并上报数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54.47万元,完成了水土流失治理120K㎡,在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位居第二名。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个别生产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水土保持法制意识还有待加强。2.部门联合执法协同监管机制需进一步完善。3.水土保持能力建设与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的更高要求有差距,需进一步提高。(二)整改措施:1.继续加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形式,大力营造舆论氛围,推动水土保持宣传进课堂、进单位、进企业、进园区、进农村,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水土保持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2.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行政管理部门的制约作用,拓宽与农业、应急、环保、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互通互联的渠道,完善监管信息共享、违法线索互联等长效机制。3.加大水土保持能力建设力度,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一是持续进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土流失监测、水保治理技术指导与项目监管等全方位培训学习,提升水保队伍专业化水平和现代科技手段应用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的更高要求。二是改善工作条件,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硬件”投入,使其正常运转。四、下一步工作打算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支撑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25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一法一条例”及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及时查处水保违法案件。二是完成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任务80万元。三是规范站点管理,开展监测工作,为实施重点治理和上级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水土保持依据。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km2。四是创新治理模式,规范项目管理,高质量完成小流域治理40平方公里,总投资2400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