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礼泉县> 礼泉县老年事务中心

礼泉县老年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50
单位名称 礼泉县老年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以六个老有为目标,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业务范围:负责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审核及发放、办理老年优待证、负责宣传尊老养老的美德等工作。
住所 礼泉县民政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刘立虎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礼泉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万元 15.6万元
网上名称 礼泉县老年事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工作总结县、局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统筹谋划,思路明晰一是做好机改划转机构设置,理顺工作关系。今年6月中心从卫健划至民政局,工作人员由6名增至17名,力量有所加强;依据职能设立综合股、权益股和发放股,各股室职责明确,按岗定人。局党组极为重视、关爱老龄队伍,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老龄工作,在办公环境、协调协同上给予鼎力支持。为了尽快理顺工作关系,县局7月23日向各镇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通知》(礼民发【2024】171号),9月中旬工作移交基本完成,由民政办承担老龄业务,每个镇办都确定了1-2名老龄专职工作人员,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对标《全省老龄工作评估要求》12项指标,进一步理清思路,夯实工作举措。加强与各涉老部门的协调联络,上下联动,整合资源,努力推进礼泉为老服务提质增效。二、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发展老龄事业意识一是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政策宣传。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人口老龄化国情知识和老年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开展观看“人口国情化教育大讲堂”活动,组织民政战线干部职工在“中国老龄”官微全网学习相关课程、传播省、市国情化教育系列小视频等,并举办专题讲座,由从事老龄工作多年的业务骨干深入镇、村宣传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对老龄工作的重视,不断增强全社会依法发展老龄事业、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二是协同全县20所友善医疗机构加强老年健康政策宣传,提升老年人预防疾病的能力,同时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在完善。三是开展老年人电信诈骗防范工作。协同公检法等司法单位开展送法进村(社区)活动,传授养老诈骗防范技巧和应对方法,提高老年人识骗防诈能力,守住养老“钱袋子”。三、规范高龄补贴发放政策,发放工作平稳有序。机改人事变动时值二季度发放之际,4名新人接手发放工作,不少乡镇工作人员也在变动,发放股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半个月熟悉业务和工作流程,汇总各类数据,确保发放及时准确到位。工作富有成效,11月5日咸阳日报和今日头条刊登《礼泉县民政局:聚焦养老服务“小切口”办好惠老实事“暖民心”》。全年共计为51856名老人发放高龄补贴4020.56万元。四、组织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敬老助老氛围浓厚以两办名义下发了“敬老月”活动通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多项活动,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是关爱慰问范围广,老人实际受益多。县级四大家、慈善协会、民政局、卫健局走访慰问全县百岁、高龄、贫困老人、计生特殊家庭和老党员、老劳模等237人,共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13.09万元。对全县70周岁以上贫困、失能、孤寡、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开展遍访活动,倾听老年人心声,力所能及地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咸阳保险行业20家爱心企业、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公司为永康颐养中心、县中心敬老院和史德张冉村捐赠爱心物资3万余元。二是庆祝活动规格高、异彩纷呈影响大。咸阳市“情暖桑榆福满咸阳”重阳节敬老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罗军,市局、老年服务中心和县委主要领导参加活动,为9名高龄老人代表佩戴绶带、敬送鲜花;向陕西省五星级、四星级养老机构授牌;向咸阳市“十佳最美养老护理员”和养老专家库新聘专家代表、礼泉县“孝亲敬老”模范颁发证书、聘书。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充分展现了礼泉老年人热爱生活、昂扬向上、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三是志愿服务多元化,助老为老声势强。敬老月期间,各涉老单位积极为老年人做好事、献爱心,县局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中心敬老院、史德镇纪付村、石潭镇夏侯村等为高龄、孤寡、空巢老人清洁庭院、洗漱床单衣物。卫健局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受益老年人2000余人次。重阳节当天,民政、卫健、公检法、保险、通信机构等15家单位在县中心广场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悬挂横幅18条,宣传展板9张,教授智能手机使用,发放养老政策、健康教育等知识手册、折页3000余份,服务老年群体近800人。四是社会各界齐发力,乐享老龄新时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城关街道裴寨村等6个镇村开展文艺汇演,表彰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礼泉县老年学学会、退休教师协会组织4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参观淳化县爷台山战役纪念馆,东关小学、金花幼儿园等学校师生与养老院老人老少同乐,县政协委员爱心之家协会、心声歌友团等10余家社会组织也积极行动,步入镇村开展慰问演出,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这些主题鲜明的系列活动不仅为老年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提高了全社会对老龄事业和老年人的关注度,全县敬老助老氛围更加浓厚。老人们纷纷表示,这个敬老月过得非常有意义。五、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和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始终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按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标准,巩固现有的(全国、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各1个),培育新生的,力争为老年人更多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敬老月期间,接市上复检工作通知,立即对接城关街道(长庆油田社区)、叱干镇(相家村),严格对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分细则》开展质量评估工作,从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社区为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基层协会建设我县基础较好,后因工作指导弱化,仅3个注册登记的老协作用发挥突出,叱干镇相家村在全市协会建设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我们深感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和鞭策,会后经局主要领导授意,即以两办名义拟定《关于加强全县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通知》(省市规范化建设文件出台后再下发),明确了时间、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12月指导成立了镇级老年协会1个。六、抓好老龄工作基本情况调研(调查)和工作动态信息报送及其他各项工作。存在问题:一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老年人对政策了解还不全面;二是农村老龄工作相对薄弱,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三是老龄工作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数据分散,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不利于精准化服务的开展。2025年工作计划1、加强老龄政策宣传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进一步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认识基础。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和主动健康观,引导公民自觉做好养老储备,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老龄事业、积极支持老龄工作,强化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2、加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建立县、镇、村三级老龄工作管理网络,强化协会班子建设,增强老年协会工作活力。8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均达要求老年协会建设达到市级标准。培育发展专业老年社会组织,对独居、留守、失独、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开展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3、开展“银龄行动”,倡导老有所为和老年志愿服务。挖掘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建立志愿服务团队,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等事业。4、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针对老年人精神关爱的短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孝亲敬老家风,发挥家庭成员在老年人情感关爱、精神慰藉中的基础作用,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5、扎实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争创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县,创建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省级至少2个,围绕创建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规范评审标准,调动成员单位为老服务提质生效,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6、发展老年教育,创新教育载体。在县级养老机构筹划建立1所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米的老年大学,辐射带动全县各镇、村设立办学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阅读、健康管理等老年教育和琴棋书画、太极剑拳教学,就近便捷满足老年人的学习教育需求。7、做好县老龄委组成人员的调整设立,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老龄委议事规则、会议制度、协调联络和监督检查制度,形成上下贯通高效、横向联动协同的工作合力。8、加强老龄宣传调研,做好高龄补贴发放、优待证办理等常态工作;积极探索贴近老年人需求的工作规律和方法,努力提升老龄工作能力,为老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