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阎良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综合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提供管理服务。职业介绍,劳务输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中介机构、劳动力市场管理;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管理;小额担保贷款;人才交流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流动人才档案接管、社会保险代理。 | |
住所 | 西安市阎良区前进路西段9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伟 | |
开办资金 | 111.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阎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2.04万元 | 110.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对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进行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杨鹏亮变更为张伟,开办资金由164.66万元变更为111.44万元。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在区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突出便民,家门口就业服务更贴心。今年,我中心在灵活搭建各类就业供需平台的基础上,重点在“便民”二字上下功夫,方便辖区群众好就业、就好业,重点开展直播带岗、线上送岗、线下招聘、携企入校、进企探等多形式的招聘活动,充分发挥家门口服务效能。(二)突出贴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更给力。2024年,阎良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断寻找新路子、新方法,重点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点对点岗位信息推送、专业见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讲解、入企参观探岗等服务活动。一是狠抓“精准”。对2024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累计跟踪回访2000人次,就业帮扶率达到94.15%。二是紧扣“精心”。积极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在保障航空类专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扩充牙医、护理、检验技术类等见习岗位,累计认定4家见习基地,组织105人开展就业见习,开发见习岗位330个,拨付见习补贴42.3515万元。三是抓实“精密”。多频次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丰富的岗位推介助力更好就业。组织高校毕业生“引职未来驿起筑梦”2024年阎良区百日千万专项招聘会暨“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服务活动8场;启动进校园招聘活动,带领辖区企业走进陕西科技大学、西京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金花校区、西安工程大学高新学院、西航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参加校园招聘及政策宣传,帮助毕业生深挖广拓辖区内外企业招聘岗位。(三)突出实效,创业政策扶持更有力度。阎良区今年来着力打造快贷、易贷的创业担保贷款服务模式,通过优化信贷流程、简化申贷资料、提高贷款额度等,坚持把创业担保贷款用的好、用的实作为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的评判标准。一是申贷办贷做减法。实施“跑一处、跑一次、一次办”的服务模式,简化创业担保贷款资料和经办环节,合并信用考察环节,实现创贷快贷易贷。二是经办服务做加法。线上自助申贷、线下指导办理,申请渠道再拓宽;增加担保公司担保(省农担,省再担),担保机构范围广、更完善,创贷政策享受更容易。三是贷款额度有增加。个人贷款额度由最高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更实在。创业担保贷款不仅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了的金融活水,创业担保贷款成为促进就业、助力民生的重要力量。(四)突出实用,技能培训优化更好就业。优化培训工种,提升技能就业。阎良区就业人才中心结合辖区群众培训需求,开展形象设计师、无人机驾驶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电子商务师、健康照护师等技能培训班,通过优化的技能培训课堂内容、培训跟踪服务,满足辖区群众的技能提升需求。今年来,培训课程突出的特色便是更注重性别就业优势。形象设计师专业以促进女性就业为目标,课堂上通过着装、发型、穿搭等实践操作练习和学员间互动,提升学员审美能力和形象设计水平;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培训、电工培训则侧重男性就业培训,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对学员合格后的技术等级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二、取得的效益情况(一)2024年建成1个综合性零工市场,在29个社区设置零工市场公示栏,共发布零工岗位信息15期,发布各类零工岗位230余个。建成14家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其中5家驿站使用“秦云就业”数字化驿站系统,依托各级就业驿站,开展就业服务进社区、“直播带岗”等各类驿站活动14场,累计发布零工招聘信息14期,发布各类零工岗位390余个,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宣传活动58场次,1159家次企业提供4144个次用工岗位。发布企业用工信息44期。(二)2024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笔10477.4万元,完成全年3950万元任务的265.25%,其中个人创业担保贷款244笔51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16笔5377.4万元。(三)2024年共开展就业创业培训72期,参训学员2643人。(四)2024年为8家企业为299人申请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86.2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7人,已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62人次,62.96万元。为39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0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供需对接不理想。岗位提供主要以本土企业为主,提供的岗位比较单一,促就业效果不明显,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二是就业载体作用发挥受限。就业创业服务驿站、零工市场受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制约,就业创业服务主要依靠各类活动开展,在信息供给的时效性、信息载体的丰富性上还需要加强。四、整改措施(一)在政策宣传上再加力度。加宽宣传渠道,加密宣传频次,通过电话、微信、上门入户等多形式有方向有重点问需求。2025年重点对区内企业开展就业创业政策上门入户宣传解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匹配政策,力争落实政策、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作用。(二)在重点群体就业上再拓思路。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打包各类帮扶政策、丰富就业活动载体、强化区内、阜外岗位开发,充分发挥就业见习的就业缓冲带作用,在见习岗位专业多样化上再下功夫;常态化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在岗位推荐上的频次、对口上再下功夫,不断促进青年就业群体实现就业。(三)在家门口就业服务上再添力量。一是完善组织架构。设立驿站站长负责制,建立以站长为核心,涵盖职业指导师、创业导师、政策咨询专员等多层次的服务团队,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完善服务平台。尤其是零工市场,利用现代信息媒体技术,搭建线上线下的服务平台。线上平台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提供政策发布,岗位推送、在线咨询等功能;线下平台以街道、社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为核心,为求职者和创业者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高频次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办好“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金秋招聘月专场招聘会、职引未来系列招聘会、百日千万专场招聘会等传统招聘活动,围绕助力辖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办专业化、小型化、特色化和针对性强的系列招聘活动,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用工服务保障,2025年公共招聘活动不少于20场,提供市场化岗位4000个次以上。二是启动零工平台线上线下同运行模式。在辖区内推广使用线上零工平台,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库,做好企业招聘岗位的定期更新发布,采集个人求职需求,提供精准岗位匹配服务。2025年发布企业不少于200家,发布招聘岗位不少于500个,采集个人求职需求不少于500条,提供精准岗位匹配推荐不少于500人次三是精准开展重点群体就业跟踪帮扶。2025年对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开展“1131”及“131”服务,通过电话回访、短信推送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精准就业援助服务,确保失业人员帮扶覆盖率达到100%,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就业率达60%以上,应届毕业生就业帮扶率达90%以上。四是强化培训跟踪服务促就业。2025年对于培训合格学员,培训年度内开展不少于1次的跟踪回访,提供不少于1次的就业推荐,督促机构征集相关工种就业岗位面向培训合格学员开展就业推荐活动,不断促进学员实现就业创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