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山阳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42
单位名称 山阳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核实、预测预报、汛期值班、应急调查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
住所 山阳县城关街道环城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周亮
开办资金 0.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2万元 10.87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8日完成了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与各镇(办)签订《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编制了《山阳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地质灾害三级包抓责任制;健全完善日常巡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三级监测网络等工作机制,防治有方案、应急有预案、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局面。做好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值班环境及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善。2.开展排查检查,做好防范应对。一是印发了《关于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检查工作的通知》,二是组建5个灾情排查工作队,共排查在册隐患点和风险区483处,发现险情18处,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28处,潜在经济损失5094万元;排查工作队配合镇(街办)共撤离危险区群众1468户7317人。三是各排查工作队对隐患点责任落实及在建工程安全等进行排查检查,对排查发现隐患险情及时落实责任,做到防灾预警全覆盖。3.开展宣传演练,提升避险能力。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地环站及平战结合技术单位巡回各镇(办)参加镇办防汛暨地质灾害工作会,全县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448场次,参训人员24408人,组织避险演练436场次,参加人员18004人,进一步提升干部群众的应急避险意识。4.全面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机制。一是开展“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对4054个风险区和435个隐患点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对4579处秦岭沟口建房进行现场核查,建立了风险区管控清单,完成入库认定工作,进一步明确风险区范围和等级,建立双控四级责任体系。制订了《2024年地质灾害风险区+隐患点排查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责任,落实项目资金。完成了报告编制及避险明白卡上墙工作,200余个风险区警示牌已安装。5.坚持群专结合,提高监测水平。一是与技术单位续签《平战结合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合作协议书》,技术单位派遣两名地灾工程师、一名司机、一辆地灾应急车常驻我局,日常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巡查、排查、核查等工作。二是完成全县在册地灾隐患点和风险区数据库动态更新工作。三是实现“人防+技防”跨越。做好全县256处隐患点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与省、部联网测试连接,数据传输运转正常,在线率达标。其中包括2024年监测台站建设项目,新建13处监测点及60处改建地质灾害隐患点。使我县地灾监测工作逐步迈上专业化、科学化轨道。6.稳定推进国债治理项目。为按时完成8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建设任务。我局成立了专项施工管理处,集中统一办公,下设技术监理组、环境保障组、纪检监察组,根据实际工作承担相应工作职责。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今年来,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统筹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稳步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各级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明显提升,特别在调查评价,防灾避险、应急处置、综合治理、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能力建设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工作成绩,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度汛。三、存在的问题1.地灾隐患点量大面广,防灾减灾任务繁重,监测压力大。2.工作人员缺少培训、学习,专业能力与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3.地灾防治常识宣传的深度广度不够。四、改进措施1.要狠抓人类工程活动管理,从源头上减少灾害发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工程治理。2.持续加强学习培训,做好传帮带,做到干一行、精一行,通晓业务。3.提升全民防灾应急意识,强化演练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分类施策抓落实,强化防灾责任。全面完成隐患点和风险区排查检查,落实预报预警和叫应响应机制,降低损失。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立足本职,全面做好查灾的扫尾工作,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协助镇村恢复重建工作上来。2.锁定任务求绩效、破解工作难题。坚持目标导向,补齐短板强弱项,做好增发国债地质灾害综防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做好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风险评估、能力建设五大体系建设。加强未竣工项目实施管理,确保进度、质量达标。3.加强学习提素质,练就强本领。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里,切实看死盯牢地质灾害监测点,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