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山阳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街道育才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薛迎军 | |
开办资金 | 6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693.9万元 | 28242.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山阳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4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8月15日完成了法定代表人、举办单位两个事项的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校按照市县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教育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整顿以案促改、弘扬“教育家”精神行动年等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新高考综合改革、高三复课、“组团式”帮扶等重点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打造师资,优化课堂,提升质量,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树立党建品牌。本年度,学校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党建教学深度融合,树立具有山阳中学特色的党建品牌。扎实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三个议事规则”,优化党政协调机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宣讲、班子成员岗位承诺、管理人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开展“三亮一比争先进位”活动,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遴选表彰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教育质量先进个人等86人,利用微信公众号,集中宣介先进典型21人,发挥了榜样作用,弘扬了教育正能量。在2024年度全市基层党组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学校做为8个基层党组织代表,郑书记做了经验交流。二是打造名优师资,壮大名师队伍。本年度,学校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奋力打造名师,构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团队。狠抓师德师风教育,敦促教师正身肃纪,树立“四有”好老师形象。在业务素质方面,发挥“组团式”帮扶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管理、明确发展方向,实现专业成长;创新师徒结对,邀请南京、咸阳帮扶教师与我校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指导青年教师备课、研课、磨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升;通过教学能手大赛、名师工作室、优质学科基地等平台,积极培养名师、推介名师,提高名师影响力;科技辅导员雷建设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杨有文、曹善炳两位老师被评为正高三级教师;王贤斌老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轩慧等3名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26人在思政课大练兵、课堂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获得市级奖励;陶思田等86名老师荣获县师德楷模、优秀教师、教育质量贡献奖。三是抓实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教研。坚持一查三巡制度,加强对教师准点上下课、晚自习管理等教学常规检查,每周编印检查周报,及时通报,到事到人。抓实教学反馈,定期开展民主评教、教案检查、作业检查,检查结果记入教师档案,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每月组织高三模拟考试,分别以年级、班组、教研组为单位,扎实开展质量分析,及时调整复课策略。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同课异构、研讨会等教研活动,语文、英语、历史等多个学科先后举办了别具特色的学科竞赛或核心素养展示活动。先后组织国省市县各类培训1000余人次,2024届高三75名教师前往南京晓庄学院参加了培训,拓展了教师视野,提升了专业化水平。四是依托三大平台,做实对口帮扶。依托南京、咸阳“组团式”帮扶、西商一体化协同发展、“1+8”帮扶等三大平台,通过结对帮扶、跟岗学习、联合教研、学术讲座等形式,借鉴吸收教育发达省市、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在综合管理、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学生综合素养、新高考综合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改革。本年度,学校任务清单制、大教研等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五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苏陕协作项目资金,不断更新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投入5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先后完成了体育馆设施设备改造、南北校区电力增容、教室空调安装、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等项目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六是注重“五育并举”,提升教育质量。在学生德育方面,注重行为习惯养成,强化高一文明礼仪教育、高二防分化教育和高三冲刺名校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培养良好习惯;持续开展学生寒暑假“六个一”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劳动意识、文明意识和家国情怀,学校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验,被认定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在综合素质方面,在学生参加数理化生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13人获得二三等奖;在第十七届数理化生综合能力展示活动中270余人获奖;在2024年国、省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获省级以上奖励20项,1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新增科技创新专利6项,累计荣获国家专利257项;巩固德育成果,山阳中学“丰阳骄子”合唱团、国旗护卫队、科创社、新荷文学社等社团,升旗仪式、阳光大课间、唱响校园、心灵驿站、首届心育节、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漫画山中、红歌赛、元旦晚会等系列活动有声有色,亮点纷呈,在市、县中小学校赢得了赞誉,树立了品牌;2024年高考,学校一本上线685人、二本上线1812人,持续位居全市之首;600分以上43人,全市文理科状元均花落我校,140名学生被“双一流”大学录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在学生德育方面,注重行为习惯养成,引导每一位学生培养良好习惯;持续开展学生寒暑假“六个一”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劳动意识、文明意识和家国情怀。在综合素质方面,组织学生参加数理化生学科竞赛,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市级以上奖励20余项;新增科技创新专利3项,累计荣获国家专利251项;创新德育载体,山阳中学“丰阳骄子”合唱团、国旗护卫队、科创社、新荷文学社等社团,阳光大课间、唱响校园、心灵驿站、首届体育节、传统读书节、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师生书画展、元旦晚会、新年合唱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有声有色,亮点纷呈,在市、县中小学校赢得了赞誉,树立了品牌。在高考质量方面,2024年高考,学校一本上线685人、二本上线1812人,持续位居全市之首;600分以上43人,全市文理科状元均花落我校,140名学生被“双一流”大学录取。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短缺。目前,新高考综合改革已开始实施,配套的软硬件设施配备需要大量资金,仅靠学校经费难以满足。二是新课程、新高考还处在摸索阶段。学校在新课程、新高考改革方面缺乏经验,尚需省市层面宏观指导,快捷推进。四、改进措施一是依托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选派管理人员、一线教师赴课改省市校实地考察学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师举办全员新课程培训。二是积极广泛争取教育资金,配备新课程、新高考综合改革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三是借鉴南京、咸阳名校的教育经验,在班级小组量化积分、学生社团建设、新课程实施等方面加强学习和融合,探索具有学校特点的新课程、新高考实施模式。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规范学校管理。扎实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分工协作、党政沟通的良好机制;严格落实学校“评优树模”考核推荐表彰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教职工队伍管理实施意见等管理制度,继续推进任务清单制,逐步构建科学、精细、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深化课堂改革。引导教师转变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校和学科实际,着力打造新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思维品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三是强化师资培养。强化管理骨干、班主任队伍、教研组长、科任教师业务培训;通过名师工程、青蓝工程、1369成长计划、师徒结对、“三课一赛”等途径,大力培育名师,力争2025年省教学能手大赛获奖2人以上。四是改善办学条件。争取项目资金,做好北校区广场及南北校区道路白改黑及亮化美化、学生课桌凳、南校区教室讲台升级改造等工作,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五是狠抓质量提升。抓实抓细分层教学、名优生培养、临界生包扶、特异学生管理、生涯规划等工作;优化细化高三复课,加强与南京、西安等地名校的联系,拓宽渠道,获取信息,及时调整复课策略,力争2025年高考上线率有突破、综合考评稳居全市前列。六是举办百年校庆。积极联系,尽早谋划,精心筹备学校百年校庆暨高质量发展论坛活动,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