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儿童福利院

山阳县儿童福利院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36
单位名称 山阳县儿童福利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弃婴、孤儿、孤残儿童的收寄、养育、医疗、保健、康复、特殊教育等工作。
住所 山阳县十里铺街道十里铺社区人民医院西100米
法定代表人 谢相根
开办资金 15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23万元 28.41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儿童福利院.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全面推动县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按照市民政局安排,先后向市儿童福利院移送孤儿3人,寄养1人,落实院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回归家庭抚养21人。(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网络。建立县、镇(办)、村(社)三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组织网络,将县儿童福利院优化转型为县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18个镇(街道)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每个镇办落实了一名儿童督导员,244个村(社区)明确了儿童主任。(三)强化“四色”管理。印发《山阳县加强儿童福利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数据信息精准化工作的通知》,实行“红黄蓝绿”四色管理。目前,全县纳入红色管理儿童190人,黄色管理88人,蓝色管理769人,绿色管理4569人,建立台账并落实监护责任人。(四)推进关爱服务。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动态排查管理、评估帮扶、走访关爱、隐患排查等工作,分类落实关爱帮扶措施。2024年3月、7月,先后在南宽坪镇、城关街办、高坝店镇等开展了困境儿童入户排查,并联合社会组织助力山阳乡村振兴合力团持续加力,携手开展困境儿童入户走访慰问。(五)深化宣传教育。县未保救助中心印制了“关爱未成年人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未成年人十防”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彩页8000张,利用各种活动进行宣传。通过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责任意识,创造了全社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良好舆论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保护网络全覆盖:建成县、镇、村三级联动保护体系,18个镇(街道)设保护站,244个村(社区)配儿童主任,实现基层责任到人、服务到户。(二)精准帮扶提质效:通过“四色”分级管理,对190名高危儿童重点监护,88名中危儿童定期帮扶,769名低危儿童常态关注,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保障儿童权益零遗漏。(三)困境儿童得关爱:动态排查困境儿童,联合社会组织入户帮扶,推动2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回归家庭,落实孤儿、困境儿童救助安置,织密兜底保障网。(四)法治意识大提升: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开展普法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超万人次,全社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氛围显著增强。(五)社会合力共参与: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的救助模式初步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团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多元支持力量。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职责履行还不到位。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开展不经常,农村中还有部分特殊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措施还不力;二是儿童队伍培训还是短板弱项。四、改进措施一是健全困境儿童动态监测机制,联合民政、教育等部门开展季度摸排,建立农村特殊困境儿童一人一档,发挥县镇村三级儿童队伍、志愿者作用,落实周探视、月走访结对帮扶工作。二是实施儿童工作者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季度邀请专家开展儿童心理干预、权益保护等实务培训。三是建立未保中心+社会组织联动模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驻点督导,常态化开展护苗成长主题关爱活动,确保儿童关爱服务全覆盖、可持续。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精准摸排,兜牢关爱帮扶底线。1.精准摸排:联合18个镇(街)儿童督导员与244个村(社)儿童主任,划片入户排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动态更新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与教育、公安、疾控等单位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2.精细服务:评估困境儿童多方面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链接社会资源帮扶,总结经验加大宣传。3.兜底保障:将监护不力等困境儿童接入未保中心代养,依代养儿童数量补聘管护员,落实入住人员生活、教育、医疗等服务。(二)服务拓展,推进困境儿童身心工程。1.基础设施改造:谋划未保中心设施改造项目,争取市局资金支持消防、监控设施提升,新增心理疏导室等身心工程设施。2.素养基地打造:与妇联、教育、司法等单位对接,把未保中心建成青少年素养培育基地,设培训中心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拓展身心工程实施:6月前完成项目筹备与队伍组建,9月前完成心理健康筛查评估,构建家、校、社、医联运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服务,总结经验打造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