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救助管理站

佛坪县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32
单位名称 佛坪县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维护社会稳定,对自愿来站的社会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临时管理和教育,提供临时性社会救助。
住所 佛坪县袁家庄镇熊猫大道1号
法定代表人 向成亮
开办资金 1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佛坪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7万元 6.6万元
网上名称 佛坪县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确保做到应救尽救。围绕“八个一”标准,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我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责任体系和监管体系,提升了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确保了我县救助管理工作规范运行。二是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八个一”工作标准要求,着力在照料服务、甄别寻亲、街面救助、落户安置、源头治理、队伍提升等关键环节上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严格落实源头治理责任,建立易走失人员信息库,全力做好返乡人员跟踪回访和救助帮扶工作,全面提升了我县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三是统筹协调,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发挥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职能,建立以公安部门为主、城市管理部门协作、救助管理部门配合的街面协同巡查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街面救助,引导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参与救助服务,健全完善寻亲工作机制,加大同公安部门合作力度,拓宽甄别寻亲途径,多管齐下做好寻亲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受助人员回归家庭。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落实保障政策,有针对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二)夯实责任,严抓安全规范管理一是严格救助程序,规范救助。全面贯彻执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意见》、《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等政策法规,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救助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二是强化站内管理,提升救助水平。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局领导不定期对救助站内的内部管理、生活照料、卫生防疫、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环节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督办,限期整改,有效确保了救助对象的站内安全。三是规范救助登记、实施精准救助。结合救助服务流程,规范接待、入站、离站等救助服务工作的各个细节,接待入站手工录入和电脑录入同步进行,规范了各类表格、表单,使救助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记录、有备案、可查考;做到救助工作系统化、网络化,使救助工作更精准。四是实施主动救助,完善救助措施。救助中我站积极开展了主动引导、劝导和流动救助活动,对城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尚未找到工作的外来人员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为更好地服务救助对象,及时解决他们生存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在7个镇(街道办)设立10个救助点,认真开展了寒冬送温暖和夏季送清凉活动,发放棉衣20余套、各种食品200余份、印发宣传册600余份、发放救助引导卡200余份,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救助活动受到社会群众和广大救助对象的一致好评。五是大力宣传救助法规,规范救助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了“开放日”活动,6月19日,根据市民政局安排,邀请特邀监督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爱心人士20余人到县救助站,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救助管理站日常运转情况,接待求助人员的工作流程以及救助管理站软硬件情况,受助对象和滞留人员状况,以及救助对象种类、救助原则、救助方式、救助程序等常识。并发动全站干部职工,在人口集中的重点区域宣传救助法规,力求让每个居民了解救助管理政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佛坪县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以及外来务工不着人员43人次。在站救助37人次,站外救助6人次;医疗救治危重病人2人次,护送返乡3人次,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受助人员身份信息查询难,一些盲聋哑、痴呆傻、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救助对象,不能提供准确信息,无法查询到其身份信息,导致无法准确遣返。二是救助站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县无独立救助场所,受助人员入住存在不安全因素,更不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救助服务。三是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力度不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涉及城管、公安、卫生等多个职能部门,单靠民政部门一家,难以发挥工作优势,致使救助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开展寻亲服务和无身份信息人员的落户安置方面。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公安合作联系,遇到一些无法提供身份信息及盲聋哑、痴呆傻、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救助对象时,由公安协助查询滞留受助人员身份信息核查工作,多举措开展寻亲工作;二是加强对我站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提升职工的工作素养;三是加大基建投入力度,完善功能配套设施,腾出房间实现分区、分类管理救助;四是建立城管、公安、卫生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快捷救助各类求助人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认真落实市县民政工作各项决策决议,持续开展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同时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入站受助人员身份信息核查工作,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寻亲服务和无信息人员的落户安置工作,全面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济救助工作;二是加强救助站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我站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人、财、物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特别是救助车辆的管理,全面提高救助工作水平,使救助管理站的各项工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