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

宁强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35
单位名称 宁强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科技开发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科技推广,科技成果和专利转化,科技成果等知识产权交易中介,科技培训,中药材发展(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七里坝
法定代表人 张伟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1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夯实工作任务。落实年度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将6.6万亩中药材种植任务分解下达到18个镇办,各镇办均严格按照任务要求落实完成了种植任务。2024年全县发展中药材8.16万亩,同比增长13.24%。其中天麻5.02万亩(商品麻4.5万亩,种麻5000余亩)、淫羊藿1.77万亩,改造银杏园1.03万亩,华细辛1040亩,五味子1600亩,西洋参710亩,同比增长中药材产量达15万吨,综合产值达20亿元。2.做好产品科研成果转化。依托宁强天麻专家工作站、淫羊藿专家工作站,与科研院校合作,发表天麻科研论文3篇;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开展天麻技术指导与布点试验,“汉羌麻”项目获得“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开展天麻泡腾片产品科研,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1项;年内依托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落地转化生产天麻蜜片一款、天麻固体饮料两款、自热天麻土鸡汤产品一款、天麻燕窝粥一款。3.开展宁强天麻品牌推广。天麻宣传工作在宁强县11路3路公交车体广告2辆;高速公路跨线桥广告宁强服务区段一块两面;汉中南郑段一块两面;高铁站出口外户外喷绘一块。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商城:“宁羌印象”基础部分已基本完善,后续服务商家内容逐步完善。“宁强天麻”短视频在抖音、视频号、快手等多平台发布。宁强天麻抖音销售平台已经初见成效,正联系多家汉中地区网红达人宣传助力。4.办好天麻品牌会议。协助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宁强县人民政府,于4月23日至24日成功召开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联合国家食药同源创新联盟,协助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精心谋划、筹备并于5月29-30日成功举办了天麻美食节和“中国天麻之乡”授牌仪式暨天麻食药同源研讨会、第四届天麻贸易洽谈会,并获得“天麻之乡”荣誉称号。5.扎实完成项目实施,推广创新栽培模式。积极谋划、申报并组织实施了天麻袋栽、淫羊藿林下种植、淫羊藿粮药套种等项目,截止12月底项目已全部建成,资金拨付进度达到100%。一是乌天麻、乌红杂交天麻袋栽育种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在高寨子街道办薛家坝村、燕子砭镇潘家坝村、二郎坝镇水田坪村袋栽天麻9万桶,开展不同海拔、不同区域袋栽天麻种植试验;二是良种淫羊藿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汉源街道办东门村、阳平关镇大长沟村、代家坝镇五丁关村建成良种淫羊藿林下种植基地150亩,为淫羊藿林下规范化种植做好示范推广;三是在大安镇宁家湾村建成淫羊藿粮药套种示范基地40亩,推广示范新型栽植模式。6.落实品牌认证及区域品牌产品保护工作。与市农技中心合作,起草并发布了汉中市地方标准《淫羊藿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淫羊藿栽培技术规程》《淫羊藿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宁强淫羊藿地标认证已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县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化检察建议落实促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协作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宁强天麻品牌保护;配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了“宁强天麻”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为加强“宁强天麻”地理商标区域品牌的运用及保护,设计了“宁强天麻”品牌LOGO,着力打造宁强天麻名片。7.加强技术培训。中心着力推进中药材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协助县农广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帮扶指导培训2次,开展培训340余人次;二是召开天麻袋栽培训会议,对全县18个镇办的分管领导、业务人员、种植大户70余人开展培训;三是通过召开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会议、“中国天麻之乡”授牌仪式暨天麻食药同源研讨会、第四届天麻贸易洽谈会,培训人员300余人。8.做好工作宣传。结合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不断加强中药材产业宣传工作,完成《宁强发布》、《天汉先锋》约稿,在县级以上(含县级)新闻媒体、党报党刊、简报、宁强政务信息、宁强农业微信公众号、宁强宣传微信公众号刊发稿件30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全县累计种植中药材24.8万亩,其中特色优势品种天麻、淫羊藿、银杏采叶园18.6万余亩,杜仲、华细辛、五味子、重楼等其它药材6.2万亩,累计培育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68家,中药材加工企业60家,菌种生产企业25家,各类经销商户250余家,深加工企业3家(天洋制药、祺欣药业、五丁生物)。全县从事中药材种植发展的农户4.5万户,占总户数39%。形成了集产品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中药材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2.开展高素质农民帮扶指导培训2次,开展培训340余人次。召开天麻袋栽培训会议,对全县18个镇办的分管领导、业务人员、种植大户70余人开展培训。通过召开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会议、“中国天麻之乡”授牌仪式暨天麻食药同源研讨会、第四届天麻贸易洽谈会,培训人员300余人。3.在县级以上(含县级)新闻媒体、党报党刊、简报、宁强政务信息、宁强农业微信公众号、宁强宣传微信公众号刊发稿件30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从事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创新成果转化不突出。(2)中药材相关特色品种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媒体、平台宣传、推介会议还需要加强。(3)产业链条还不完备。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少、深加工产品品种少,系列品牌产品少,已有产品产业链短,同质化明显。2.改进措施:(1)加强与人事部门的沟通,通过招聘或遴选从事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多参加有关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培训和研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创新产业发展成果。成立产业工作专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的创新和进步。(2)开展品牌运用提升。积极参加各类推介会议,加强与行业内外的交流合作,拓宽中药材的市场渠道。(3)完善强化产业链条。加大对天麻等中药材的深加工力度,,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抓住优势,稳扩面积。开展天麻袋栽推广,建成10个桶、袋栽培示范基地;提高淫羊藿良种繁育水平,开展“果药”“粮药”“药药”套种示范。2.争跑项目,壮大龙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引行业头部企业落地转化,重点扶持一批懂产业、会管理、能营销的龙头企业。3.加快创新,构建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依托天麻、淫羊藿专家工作站、研究所,健全完善我县中药材产业种源繁育、种植规范、产品加工与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与知名药企合作,建成高质量药源基地,积极申报GAP基地认证,建立涵盖中药材供求对接、质量溯源、产业调控、预测预警等方面的信息化平台。4.培育品牌,宣传推广。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设计保护宁强特色品牌形象及logo,积极参与各类推介活动,提升宁强中药材品牌市场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