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中共山阳县委党校(山阳县行政学校)

中共山阳县委党校(山阳县行政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19
单位名称 中共山阳县委党校(山阳县行政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山阳建设培训干部,为县委、政府决策和中心工作服务;轮训、培训县乡领导干部、宣传干部、后备干部。
住所 山阳县城关街道五里桥社区三里店组
法定代表人 程杰
开办资金 7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山阳县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1.89万元 319.88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山阳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抓主责务主业,干部培训扎实开展。一是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制定《中共山阳县委党校2024年度干部培训计划》。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开设班次,设置乡(科)级干部、科级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基层组织书记等主体班次,开展党性教育、理论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干部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二是精心实施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7班次共5705人次。其中,全县县级领导干部和科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2期158人次;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1期134人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37人次;全县村(社区)干部专题培训班5期568人次;全县优秀党员轮训,开设优秀党员示范班1期36人次,开展农村党员集中轮训4681人次;2024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1期91人次。三是着力提升培训质量。从严管理培训学员,建立学员培训结业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及时报送县委组织部和所在单位。增设党性教育单元,组织学员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对学员党性锻炼进行分析鉴定。针对学员层次,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相应课题,组织学员开展研讨调研,并将撰写好的调研报告呈送相关领导阅示参考。2.抓主课做实功,教学质量强力提升。一是创新教学方式。运用现场互动、案例宣讲等方式教学,加大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学习和运用。更新教学专题库29讲,新课试听试讲16节次,打造精品课程8个,教学专题更新率达34.5%,外请授课占比37.8%,教学效果学员测评优秀率达98%以上;推行“订单式”“菜单式”教学,开发建立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城乡融合发展等现场教学基地,加强与省市党校的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赢、共促发展。二是规范教学管理。建立完善集体备课、领导审核、试讲放行、教学评估等制度,规范保障了培训课程质量。建立培训档案,对学员的学籍、到训、结业考核等情况记录在案。开展教学测评,准确掌握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扎实进行整改。三是提高教学水平。引进1名硕士学历研究生充实人才队伍,选送2名教师参加全市党校优质课赛讲活动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优秀奖,选派3名优秀教师赴外省参加素质能力提升班、12名教师参加省党校继续教育培训班,通过对教师的全员培训、外出交流和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3.抓重点出精品,科研咨政有序推进。一是咨政服务深入开展。科学进行科研选题、立项,主动向县委、政府和市委党校争取承担相关课题,全年共形成有针对性、有分量的研究成果15项。二是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树立“高层次、出精品”的鲜明导向,强化科研兴校理念,全年获得市级奖项10项,其中两篇论文获得商洛市委党校系统第十七次理论研讨会征文二等奖,8篇论文分别获得商洛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的“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及“弘扬延安精神助推商洛高质量发展”征文专题研讨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在市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全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立项结项3项。学校荣获全市党校系统第17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先进单位。三是学术交流持续推进。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想,组织相关人员赴兄弟党校学习交流,深化教学合作,邀请省市党校专家、教授来县示范授课,县党校教师跟班学习。4.完成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点指标任务。在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下,县委党校校园办公楼及培训楼外墙立面改造项目和校园操场沥青铺设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不断加强,为学员和教职工打造美观、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良好育才氛围,全力支持“五好山阳”和省级文明县城巩固提升建设工作任务。5.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显著。选派3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驻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工作队,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宣传到户到人。严格执行动态监测防返贫工作机制,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坚持单位负责人每月到村调研指导工作1次以上,单位帮扶干部每月到村、户开展帮扶工作2次以上。积极与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对接,为该村争取园区带村居专项资金12.5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1.“送教进机关下镇办”培训服务活动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深入到部门、镇办、企业、村(社)开展宣讲,累计76场次,受众6000余人次。全面完成县委交办的培训任务和县委组织部的调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班次5705人次。2.“两单式”教育培训机制得到省市充分肯定。建立完善“菜单式”教学管理、“订单式”培训服务长效机制,遵照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要求,组织教师储备足够的常备教学专题,充分保障各类主体班次的“菜单式”教学管理需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党员干部实际,按照培训单位“订单式”培训服务要求,及时充实完善培训专题。3.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强。现党校迁入新址后,按照保基本、保运转的要求,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先后实施办公用房、教学用房和公寓楼标准化改建,相关设施采购安装工程,校园绿化、办公楼外墙粉饰、校园操场白改黑项目等已完成,现校园环境大大改善,基本培训需求可保障。三、存在的问题1.新校区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作还需加强。新校区搬迁以来,虽然硬件设施有很大改变,可保障基本培训需求,但和市县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方案相比较,室内文体活动场地、校园文化氛围、信息化建设等办学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方面不达标,还需加大投入,加快提升进度。2.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从学历来看,本科学历是主体,但多为继续教育学历;从专业来看,政教专业对口的只有一人,其余均为其他专业;从年龄上来看,大于48岁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70%以上;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看,以授课式为主,案例式、现场式教学开展常态化欠缺;从学习机遇和条件看,外出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从整体教师队伍来看,理论功底还不够扎实。3.科研工作水平有待提升。科研工作缺少专项科研经费,教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调研文章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很少被党委、政府采纳,智库作用发挥不足。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科研咨政改革工作,努力提升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活动载体,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设置1个月以上长期班次,切实增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效果。二是加强师资建设,着力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阔教师视野,提高师资水平和业务能力;全力抓好党校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着力培养和壮大兼职教师队伍,抓好兼职教师的管理、使用等工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三是多方争取支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紧紧抓住办学质量评估整改工作机遇,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尽快落实“将党校教师纳入国民教育序列,享受同级国民教育教师待遇”的这一制度要求,合理设置党校教师职称岗位,有效激发党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制订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科学完备的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把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类主体班次主干课程、核心课程;推行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创新;坚持专题学习与报告讲座、课堂教学与考察学习、讲授式教学与互动研讨、理论教学与县情分析等结合。2.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对县情县策研究,形成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对策性和决策参考性的研究成果。3、坚持对党校教师的选送培训制度,尽力扩大培训面。从学术水平、咨政能力、讲课艺术、形象气质等方面培养名师名课;完善名师名课观摩制度,明确观摩课任务;建立党校互动教学课的竞赛或评选制度,引领教学方法改革创新。4、加强分类建设工作,努力建成“示范类”县级党校。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促提升,三年求突破,全面达到全市示范类县级党校建设指标,到2026年,把山阳县委党校建成质量过硬、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全市一流县级党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