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及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债务化解工作;负责镇财务管理及村级财务有关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农村综合改革中各种矛盾和问题,配合有关部门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调查研究。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镇北大街17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健 | |
开办资金 | 1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87万元 | 11.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扎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合理简化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公开公示,并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因素,创新性开展工作,推动农村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在涉农涉村项目建设中发挥更有效作用;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优先支持受益面大的项目、群众急需的项目、村班子团结的村,进一步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和长期效用,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档次,持续深入地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24年,共实施项目57个,涉及财政奖补资金1103万元。二是扎实做好财政涉农惠民补贴资金发放工作。认真落实市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建议,扎实开展清理整顿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发放工作,全县累计核查问询1338人,收回违规资金493679.32元。2024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项目58项全部纳入“一卡通”兑付系统管理,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58项368批次,兑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4.39亿元,累计享受惠民惠农财政补贴108.72万人次36.24万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1、通过项目工程建设,2024年度完成通组路硬化项目21个,硬化道路46.2公里;实施便民桥项目7个,修建便民桥86延米;实施文化广场项目2个1400平方米;实施村内亮化项目17个,安装路灯859盏;实施排洪渠项目2个3.6千米;实施堤防工程项目8个,整修河堤29.6千米。建设项目总投资1229万元,其中:农民筹劳折资总额126万元,财政奖补资金1103万元。涉及全县18个镇(办)57个村(社区),12.05万农民群众受益。项目的完成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面貌,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广大群众创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些村级公益项目的实施,一是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了涉农专项资金的集中使用,加快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证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二是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村干部真抓实干,时时为群众着想,处处为村民谋利,真正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当家人,群众也大大消除了对村干部的不信任情绪,支持配合村干部搞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融洽了干群关系;三是建立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化投入新机制。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调动了村民筹资筹劳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建立了“财政奖补引导、群众筹资筹劳、项目整合带动、社会赞助捐赠”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四是促进了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村民自已的事大家来议、大家来管、大家来建设,把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服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促进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提高了村民的民主意识,激发了农民主人翁意识。2、认真做好全县财政惠农惠民补贴“一卡通”管理发放工作,不折不扣把党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一卡通”真正成为群众的“明白卡”和“幸福卡”。三、存在的问题:1、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任务繁重,需求矛盾依然突出。一是路,尤其是偏远村庄通组路和偏远人口集中的村庄院落道路及未硬化的村组道路问题还未解决;二是环境卫生问题,目前大部分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污染治理设施还处于空白状态,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三是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等诸多民生问题还普遍存在,农民要求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愿望十分迫切。2、村民筹资筹劳和支农资金整合难度大,困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一是民主议事和筹资筹劳难。二是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村内公益事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三是资金整合难。3、村级公益事业发展重建设、轻管护。村级公益事业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养护”的问题,导致有的建设工程达不到预期使用年限就损毁,没有起到应有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四、改进措施:(一)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坚持把开展业务培训和加强宣传动员,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作为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手段。要广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政策,积极开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等宣传活动,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家喻户晓,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增强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二)完善奖补制度,推进一事一议工作规范。一是进一步完善奖补资金专账管理、项目报账制、公示制、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制和项目竣工验收制等工作制度,提高财政奖补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二是规范资金管理,加强奖补资金安全。三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和维护制度,落实项目管护主体和相关责任,做到建管结合,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养护”的问题,确保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发挥持久效益,让农民群众长期受益。(三)区别对待,展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政策。针对居住偏远、分散群众路难行等急盼解决的问题,要根据发展现状,大力推行特惠制,解决实际操作中因这些地方贫困导致议事难、筹资难、筹劳难、资料完善难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大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效果。针对近年来群众普遍外出务工,会议召集难、筹资筹劳难等问题,应根据农村实际,在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展开宣传动员,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四)加强督查指导,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激励机制。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各试点村的进展情况,加强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管理办法,对项目实施、资金兑付、奖补资金核算办法等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并定期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对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一事一议”社会反响较好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政策,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和长期效用。加强检查监督,防止套取项目资金,保证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安全。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工作调研。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规范。三是合理确定奖补项目。四是加强督查指导,扎实推进工作进度,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实效。2、做好财政涉农惠民补贴资金管理发放工作。3、配合县财政局做好局中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