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杨地镇社会民生保障服务站

山阳县杨地镇社会民生保障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09
单位名称 山阳县杨地镇社会民生保障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民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事务性工作;负责社区建设、民族宗教、老龄事务等具体工作;负责电话通讯、网络管理、邮政物流、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小区管理等公共服务工作;负责科技、教育、体育等工作。
住所 山阳县杨地镇龙潭社区
法定代表人 许喜童
开办资金 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杨地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万元 75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杨地镇社会民生保障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9月30日完成了名称的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杨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今年以来,山阳县杨地镇社会民生保障服务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对不同的群体积极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镇社保站负责低保的镇级审核、资金发放、动态管理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落实特困供养政策,镇社保站负责五保的镇级审核、资金发放、动态管理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突发困难家庭等分别落实高龄补贴、孤儿补贴、残疾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相关政策,镇社保站负责审核、上报、资金发放等工作;对全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群众落实社保政策,镇社保站负责社保的申请、动态调整、丧葬费发放等工作;对已就业和有意愿就业的群众镇社保站负责落实交通补贴、培训、求职介绍等政策;对军人群体及家属落实各项优抚政策,镇社保站负责退役军人年检、优抚资金发放、系统管理等工作。一是社会保障精准有力。积极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等工作,将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目前,全镇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户、2人,农村低保对象555户、1157人,特困供养160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1320人。2024年,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673.9615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44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75.9523万元,“两项补贴”资金86.478万元,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深入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行动。全年共动态清退低保对象36户、74人,新增低保对象54户、91人,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及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员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2.99万元。二是就业创业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农民工实名制摸排工作,针对性开展创业帮扶、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工作。由于机构改革相关业务转出,2024年1月至8月共举办培训5场次培训432人次,劳务输出1440人,公益岗位安置392人,举办专项招聘会3场,签订就业协议400人次,有组织、有规模向东部地区输出劳动力80余人,实现就业率进一步提升。广泛深入宣传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引导符合条件人员主动申请,确保“应补尽补”。全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435人21.75万元。三是退役军人服务质量提升。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按月足额发放各类优抚资金,2024年1月至8月累计发放各类优抚款68万余元。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挖掘评选活动;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全力配合完成符合安置条件退役士兵的安置等业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年来,按照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兜底保障、就业创业等工作,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残疾人、特困供养以及各项惠农直补资金共计1194.483万元全部按时发放到位;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1537人,有效的实现兜底有保障,消灭零就业家庭,实现经济增收。三、存在的问题1、社保站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工作方式还需改进。2、低保、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群众知晓率还不够高。四、改进措施1、组织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拓思路,经常性的深入群众,同村干部、群众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式;2、积极宣传政策,提供解读,帮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保政策,享受相应的权益。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在2024年的基础上,狠抓基础业务建设,积极推进社保站规范化管理;2、做好民政、社会保障和文化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档案。3、做好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镇政府安排和交办的其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