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洽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开发洽川旅游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业务范围:组织编制洽川景区规划,监督检查景区内三乱问题,景区宣传推广,接待来宾基础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招商引资媒体采访等相关服务工作。 | |
住所 | 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 | |
法定代表人 | 党敏岗 | |
开办资金 | 3547.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32.3万元 | 1795.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委在合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宣传推介架桥,声浪出新一是个性宣传“沉下去”。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推出“处女泉+诗经文化”“马瀵+黄河文化”等宣传视频62条,官方抖音粉丝量突破6600人。微信公众号新栏目《洽你说说》,推出涵盖洽川鸟类资源科普、合阳非遗文化科普等栏目,发布推文10篇,粉丝量突破5500人,浏览量可观。与美团、携程等热门平台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游客流量。制作马瀵景区手绘地图、四折页及宣传画册等宣传资料,并在周边城市发放门票累计3.5万张,有效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二是品牌拓展“走出去”。在西禹高速、渭蒲高速及西安地铁四号线多处投放洽川旅游宣传广告牌,衔接相邻4A景区15家,更换公益性宣传广告20个,完成陕州地坑院、乾陵、鹳雀楼三家景区的广告互换,进一步打响“早知有洽川,何须下江南”旅游品牌。三是多彩活动“引进来”。举办2024年华彩渭南·合阳县第七届洽川旅游文化季启动仪式,多家媒体报道66篇。举办除夕“烧头炉香、撞钟祈福”、“生龙活虎”过大年、中秋节“画葫芦得福禄”彩绘等活动,开展纳凉季优惠及中高考考生、全国游客免门票等优惠活动,提升景区人气。二、项目建设聚力,跨越发展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印发《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和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合阳县清洁能源风电混塔绿色装配基地建设项目顺利投产,充实高质量项目储备,依据规划和发展需求,编制了洽川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并取得项目建议书、可研、稳评等批复,并已入库。二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启动实施总投资1.38亿元的处女泉景区4A旅游设施提升项目,完成项目立项、稳评、能评、环评、用地等手续,完成了EPC工程招投标;完成投资约500余万元,修缮了处女泉景区木栈道、廊亭等设施,增加网红打卡项目,开设超市及闻茶轩等便民服务设施。三是指示导引更加明显。投资500余万元对马瀵景区进行了提档升级,更换设置了导览图及标识标牌,增设自驾船娱乐项目和热门IP打卡项目。同时,充分挖掘瀵泉文化和诗经文化,以展板、项目体验等多样形式讲好讲活黄河故事,丰富游客文化体验。三、生态环保植基,赋能绿意一是湿地保护扎实推进。实施申都控导工程范围湿地保护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完成围栏铺设4100米,有效保护了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二是生态修复管护加强。制定巡查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夏阳瀵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区日常巡查管护工作,及时处理25起破网而入情况,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确保区域生态修复成效。三是景区环境显著提升。实行早七晚六保洁制度,节假日全天候洒水保洁,定期对景区主干道两侧绿化进行除草、除虫、修剪及路牙翻新刷漆。新增了黄河湾景区的垃圾清运,及时将景区垃圾清运至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全年清运垃圾296车次,确保景区环境整洁美观。四、游客接待用心,精益求精一是公务接待尽善尽美。全年出色完成120余次公务接待与讲解引导重任,各项任务均达超高标准,尽显专业与专注。二是讲解词推陈出新。紧扣景区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质与发展脉络,与时俱进更新讲解词,令讲解内容更为丰盈鲜活、契合实景,使游客于每趟接待旅程中,既能畅享如画景致,又可深度领略洽川风景区历史文化的深邃内涵与独特魅力。三是投诉处理严谨负责。悉心聆听投诉游客诉求,以雕琢服务细节为指引,深入推进沟通协调事宜,精心谋划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全年妥善化解游客投诉15起19件,强劲助力游客满意度节节攀升,景区整体形象得以稳固提升。五、安全生产筑堤,守护福泽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会议精神,与各景区景点、涉旅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在节假日、汛期、火灾高发期及重点时段前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责任落实。二是隐患排查清零。以安全生产三年行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落实专人负责整改。督促各景区收割防火隔离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开展80余次检查,发现隐患136处,下发整改单48份,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整改率100%。三是强化应急管理。制定上报各类应急预案,邀请三方机构编制马瀵景区综合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在处女泉景区开展防汛、防震疏散、水上安全救援应急演练各1次,并组织其他景区现场观摩学习,在各景区开展防灭火应急演练(疏散逃生)1次,提高景区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四是深化法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活动。深入景区宣传《宪法》、《民法典》、《风景名胜区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并督促各涉旅企业和景区景点组织全员学习。同时,开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法律法规知识测试和重大事故隐患判断标准答题活动,营造浓郁法治氛围。春华秋实,岁月更迭,2025年已然翩跹而至。当下,正值“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决胜关键节点,机遇与挑战并存。洽川风景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将以主题教育激发的澎湃斗志为帆,凭借党纪学习教育筑牢的信念根基为锚,在景区建设上精雕细琢,力求每一处景观成为艺术臻品;在宣传营销上创新拓展,积极探索多元新颖的推广路径;在项目争取上全力以赴,以坚定信心和高效行动赢得更多优质项目;在生态保护上倾心呵护,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在游客接待上秉持匠心,从细节处提升游客体验;在安全生产上严阵以待,确保景区运营平稳有序,奋力续写洽川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璀璨华章!为合阳“一区一地一县”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勇于开拓创新,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全年接待游客近44.22万人次,实现景区门票收入718.65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景区设施提升力度不足,处女泉景区建设进度有待加快;二是宣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在一些新兴媒体平台上的推广力度还需加强;三是是部分涉旅企业和景区景点的安全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有待提升,应急物资储备还需进一步完善等。整改措施:一是加快处女泉景区建设,提升设施品质。二是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制作短视频、图文等,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精准推送,加大推广力度。三是强化安全培训,组织应急救援实操演练,清查补齐应急物资,筑牢安全防线。四、下一步打算(一)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围绕洽川风景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宣传、生态环保、安全执法、游客服务等重点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关键卡控点成立党员先锋队,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二)持续锚定规划项目一是积极关注国家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审批进度,根据政策发布和要求,适时实施组织开展总体规划评估和总体规划修编。二是积极推进陕西洽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加快洽川风景名胜区处女泉景区(4A)旅游设施提升项目实施。(三)持续创新宣传方式设计印制具有洽川特色的纪念品,研发代表景区形象的文创产品;在春节、三八、五一、中国旅游日、清明、端午、国庆等重要节点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实时更新景区动态,争取年轻旅游群体;提拟外出宣传推介方案,在景区300公里范围内选择交通方便、人口体量大的城市进行现场推介、线下路演增加景区曝光;与当地旅行社、媒体合作,保证景区游客量增加;继续开展广告互换业务,以黄河金三角为依托扩大广告互换景区范围,增加广告互换景区数量。(四)持续优化景区环境深入开展洽川风景区及周边环境卫生常态化治理,确保环境美观整洁,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持续深入巡查排查,推进洽川风景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五)持续狠抓安全生产一是年初组织召开2025年景区安全生产会议,与各景区景点签订2025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二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做好以水上安全、防汛、防火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各景区景点进行常态化安全检查,坚持节假日和重要时段前及期间开展专项检查,建立隐患台账,挂账销号,实现隐患问题闭环管理。督促景区开展防汛、消防、防震等应急演练,确保景区安全运营。三是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严格执法,持续开展景区资源保护巡查,严厉打击乱挖、乱采、乱建等违法行为。四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利用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开展安全生产、防火、法律法规等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获得“陕西省平安优秀景区”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