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佛坪县卫生健康信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县卫生健康信息系统信息化工作,收集、分析全县卫生健康大数据,促进卫生健康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网络的互联互通,推进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应用。 | |
住所 | 佛坪县河堤街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平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佛坪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6万元 | 1.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佛坪县卫生健康信息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2024年12月11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汪伟变更为杨平。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完成佛坪县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硬件更新和数据迁移。为确保我县医疗数据安全,2024年5月购买两台服务器替换两台故障服务器,升级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降低信息安全风险隐患。(二)完成远程会诊建设。建成了佛坪县远程会诊系统和“心电一张网”系统。在全县8个镇卫生院和8个村卫生室建立了远程门诊站点,安装远程诊疗系统和“心电一张网”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佛坪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个别村卫生室”三级联动,上级医院通过线上门诊,为百姓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方便了群众就医和健康需求。(三)实现流动体检。采购2台智能体检车,2辆智能医卫车分别由大河坝中心卫生院、长角坝中心卫生院主导使用,同时周边乡镇可以与此2个乡镇卫生院协调调配使用,每辆智能医卫车能够循环服务周边2-3个乡镇辖区,有效提升区域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四)积极推进检查结果互认。积极推动县医院参加全省实验室室间质评和盲样检测,检验结果互认项目数从2023年15项增加至43项,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诊疗效率,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感受,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五)持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县医院以管理信息系统(HIS)为基础,对医学影像系统(PACS)、医院检验系统(LIS)为主的医疗信息化系统就行了升级改造。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三级。新建机房接近70㎡的标准化机房,实现全自动化的消防设施及环境安全保护。智慧门诊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完成后,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预约挂号和诊间支付,极大的缩短就诊时间,提高了群众就医体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推进行业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逐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逐步改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逐步增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信息系统的整合程度有待提高。虽然我县已经建设了县级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并实现了部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但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还存在差异,导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够顺畅,信息系统功能较为简单,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需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2.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卫生健康信息工作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县卫生健康系统中专业的信息人才匮乏,部分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专门的信息管理岗位,信息工作由其他人员兼职承担,难以保证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信息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存在弱口令、违规操作等问题,容易导致信息泄露。同时,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不断更新,现有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可能无法及时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同时,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4.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充分,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对数据表面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缺乏对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挖掘和解读。同时,信息分析的结果在卫生健康决策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对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改进措施1.加大卫生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攻坚战力度,基本实现卫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形成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加大信息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信息人才培训机制。3.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加大信息安全投入,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测和预警,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4.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开展深度数据分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信息系统整合与优化。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推进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和业务协同。加强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升级,确保与县级卫生健康信息平台的无缝对接。整合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卫生服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应用。(二)强化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信息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加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和卫生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卫生健康信息队伍。完善信息人才培训机制,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信息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三)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责任,加强对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信息操作行为。加大信息安全投入,更新和升级信息安全设备,完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风险隐患。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降低损失和影响。(四)深化信息分析与应用。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建立卫生健康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各类卫生健康信息资源,开展深度数据分析。对疾病流行趋势、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质量安全等进行预测分析,为卫生健康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依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