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

山阳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1:13
单位名称 山阳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应用及中小企业服务相关工作。
住所 山阳县文化艺术中心C栋三楼
法定代表人 查涛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经济贸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45万元 106.33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依托“三会一课”、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按照“五好”标准要求,引领带动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全方位、多层次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二)扎实开展电商人才培训。组织开展电商创业带头人实操培训、网红达人专题培训、全媒体运营培训、巾帼电商培训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培训。定期对帮扶企业和个人做好回访服务,统计就业创业情况,做好培训对象的跟踪服务记录,培训效果进一步提升。(三)不断健全三级物流体系。完成县级物流统仓共配中心的提升改造,整合邮政快递、极兔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镇村配送业务,初步实现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统仓共配,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四)强化产品供应体系建设。加强网销企业(合作社)培育,为企业开展网销培育工作,引导企业开设店铺、产品图设计、详情页设计、店铺运营指导、抖音短视频运营产品包装设计。支持农产品企业扩大网货生产加工规模、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五)全面提升电商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指挥枢纽作用,为全县电商创业人员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直播带货、展示展销、网商孵化、培训指导、金融服务、创业咨询、产业赋能、资源对接等各类电商综合服务。(六)接续推进巩固衔接工作。持续完善消费帮扶政策措施,消费帮扶奖补政策进一步完善。巩固扩大帮扶成效,通过务工就业、产品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促进联农带农。抓好帮扶村的各项工作。(七)巩固提升非公党建“三力”。巩固完善“五星级”党组织创建成果,持续推进“红网三亮”行动,引导电商中心党员为企业提供沟通协调、政策咨询等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主题党日集中学习10场次,推动党的纪律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坚持政治标准,建立发展党员全程纪实、负面清单、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建立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清单,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发展积极分子6名,纳新党员1名。(二)电商人才培训。组织开展电商带头人开展各类培训15场次,定期对帮扶企业和个人做好回访服务,统计就业创业情况,做好培训对象的跟踪服务记录,培训效果进一步提升。全年累计完成培训1278人次。(三)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优化3条物流配送线路,完善18个二级分仓和镇村电商物流设备,新增配高拍仪、扫描枪、快递货柜等各类服务站设施设备262件(套),投入并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全县快递物流直达123个村,服务辐射覆盖100%行政村。(四)产品供应体系建设。为金桥茶业、岭南臻品等15家企业开展网销培育工作,引导企业开设832店铺、产品图设计、详情页设计、店铺运营指导、抖音短视频运营产品包装设计。组织开展“源味山阳”农产品展销、“源味山阳·春播希望”短视频直播助农大赛活动、延坪镇春茶采摘直播活动、“避暑胜地.康养天竺山”直播推介活动35场次,助力农产品上行及文旅资源推介。制定完成茶叶、核桃、粉条、挂面等10款重点优质农产品标准化文件拟定及专家评审。支持丹山源、秦泰中药材等2家农产品企业扩大网货生产加工规模、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五)电商公共服务提升。发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指挥枢纽作用,为全县电商创业人员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直播带货、展示展销、网商孵化、培训指导、金融服务、创业咨询、产业赋能、资源对接等各类电商综合服务。先后举办15次电商沙龙活动,召开“共话共情查漏补缺”座谈会、电商督导座谈会、企业网销产品包装设计座谈会、农产品包装设计座谈会,电商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六)巩固衔接工作推进。消费帮扶政策措施持续完善,修订了奖励补贴办法,印发了专项资金补贴项目申报指南。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引进供应链龙头企业、直播电商专业机构、网红达人来山开展产销对接活动12场次,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赴西安、南京、北京等地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45场次。在西安、县城新开设消费帮扶专馆2个、线下商超新开消费帮扶专区4个,在各类电商平台建设线上专馆专区2个。巩固扩大帮扶成效,通过务工就业、产品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联农带农450户。抓好帮扶王阎镇龙洞川村各项工作,选派3名干部长期驻村,组织干部定期入户,筹措拨付帮扶资金4万元,新建大棚5个、栽种香菇5万袋,帮扶村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镇前列,电商中心被评为优秀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等次。(七)非公党建“三力”工作。通过推行“四式”服务,形成了“党员带会员、群众跟会员、齐心促电商”的生动局面,将党旗插在电商企业高地,引领电商经济快速发展。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孵化人才创新创业、培育头雁带富领飞,促进党的建设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电商企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网货品牌影响力不够。企业更换包装、执行标准切入较慢,宣传推介投入资金不足,品牌影响力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二是传统企业电商转型慢。部分传统企业、农村经营主体及贫困户对电商产业发展的认识还不足,习惯于传统的展示销售模式,对电子商务、新零售等互联网营销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参与程度有待加强。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目前虽然注册电商企业数量不少,但大多属于中小微企业,行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偏低,缺乏供应链整合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需要深化“数商兴农”工作,加强对传统规上企业电商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引导扶持。四、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三个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网货品牌标准化和宣传。推进“源味山阳”县域公共品牌标准体系、生产加工体系、质量监督和追溯体系推广,扩大品牌宣传,建立与县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商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山阳品牌产品溢价能力、消费者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引导传统企业电商转型。继续完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大力拓展网销渠道。利用大宗农产品电商平台及京东、淘宝、苏宁、拼多多等零售电商平台,不断扩大县域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让传统企业看到利好,促进传统企业转型。三是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和职能部门的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培训工作,深化“数商兴农”工作,加强对传统规上企业电商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引导扶持。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推进农村产品上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继续完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大力拓展网销渠道。利用大宗农产品电商平台及京东、淘宝、苏宁、拼多多等零售电商平台,不断扩大县域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扩大电商联农带农效果。全年完成农村产品网络销售1.5亿元,联农带农500户。(二)扩大公共品牌推介,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加快推进“源味山阳”县域公共品牌标准体系、生产加工体系、质量监督和追溯体系推广,扩大品牌宣传,建立与县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商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山阳品牌产品溢价能力、消费者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带动脱贫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三)加强电商人才培养,打造本土人才队伍。坚持不懈开展电商培训,以电商企业负责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为重点,紧抓当下电商新趋势、新模式,以短视频制作、账号运营、直播带货为重点,着力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培养一批懂信息技术、会电商运营、能带动脱贫的高端复合人才。建设直播基地5个,全年开展电商培训200人次。(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指挥枢纽作用,发挥直播带货、展示展销、网商孵化、培训指导、金融服务、创业咨询、产业赋能、资源对接等各类电商公共服务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物流快递资源整合力度,推进快递进村,畅通上行下行双向物流渠道,下大力气解决物流配送成本高的问题。加强对电商服务站点的业务培训和运营管理,切实发挥好代买代卖、快递收发、信息服务、基础金融等服务功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度被商洛市商务局评为“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