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城区森林公园管理站

山阳县城区森林公园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6 11:06
单位名称 山阳县城区森林公园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县城区森林公园日常管理、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和森林防火。
住所 山阳县城关街道苍龙路
法定代表人 崔廷玉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67万元 16.19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城区森林公园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站的做法: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思想建设与党建工作。积极开展政治学习活动,如春节后纪律作风教育活动、庆祝建党103周年主题党性教育活动等。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交流研讨相结合,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干部职工人均记录学习笔记超1.6万字,撰写3篇心得体会,有效提升了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同时,依据局党委部署深入推进党建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并参与廉政警示教育等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帮扶活动,实现党建与服务群众紧密相连。(二)森林防火工作。通过签订责任书将责任与绩效挂钩,多途径开展宣传工作,包括张贴防火告知书、标语,发放入户通知书,设置宣传牌等,与周边单位和村组签订护林联防责任书,组建义务扑火队,利用无线防火宣传喇叭、宣传车等加强宣传,组织清理林下可燃物6吨,开辟防火林带2.2公里,达成森林火灾和不安全事故零发生的良好成果。(三)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完成苍龙山自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初稿审定以及2023年退化林修复项目施工及验收任务,有效改善林地生态环境。开办全县基层林长制业务培训班培训80余人,有力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成石洼沟道路维护1.2千米,道路贯通300米;苍龙山东山门运动场地改造及绿化提升工作;翠屏山防腐木栈道修复2900平米。全年接待游客19.2万人次,开展苍龙山公园游步道、护栏、座凳及入口绿化美化维修维护工作,更新垃圾桶60个,座凳30个,丰阳塔-怡心廊路段墓地整治遮挡工作共修建围挡0.8千米,加强园区保洁人员管理,做好树木、花卉、绿篱修剪整理和日常管护工作,划分管护责任区,落实专人巡护,积极开展园区病虫害防控工作,营造出优质游览环境。(五)封山禁牧工作。制定《山阳县封山禁牧实施方案》,成立封山禁牧领导工作小组,联镇包抓18个镇办林长制及封山禁牧工作。建立部门协同与协调机制,划定禁牧区并落界上图,设置禁牧标志牌138面、护栏网4000余米,组织多场宣传活动,印制宣传册5000册、禁牧公告3000张,利用新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林政执法力度,打击封山禁牧违法行为,将执法人员下派驻镇执法,禁牧区牲畜数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六)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从强化教育导引、组织领导和组织研判等多维度入手,组织召开全县林长制业务培训会3次、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培训会1次,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7万份(张)。成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班,将保护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制定相关文件,实行县级领导包抓特级古树重点保护机制等,明确管护责任主体,逐级、逐树签订管护责任书。组建古树名木保护科技人才服务团,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点3处,严格落实林长巡查巡林制度,配备1958名护林员常态化巡林,针对问题集中研判,制定处置措施,全方位守护古树名木资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2024年9月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在山阳召开现场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幅提升。(二)公园建设优化创新公园美化亮化成效显著,安装路灯32盏,拓宽、新修进山路0.3KM,打造四季皆宜的景观设计并优化办公环境,修缮和更新办公室及院内设施,购置电脑6台、打印机2台,提升工作效率与游客游览体验。(三)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建立实行“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长效机制,创新建立林长+警长办公室,强化公园管理与执法力度,保障公园秩序与资源安全。(四)规划与生态成果显著科学修编陕西苍龙山省级自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完成2023年退化林修复项目施工及验收工作,为公园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改善筑牢根基。(五)封山禁牧成效突出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散养群众自觉进行舍饲圈养,禁牧区牲畜数量明显减少。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对表现突出的镇办和同志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三、存在的问题。(一)资金困境两个公园作为全民公益性场所,设施设备维护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长期使用致使损坏严重却无法及时修缮,影响公园品质与游客体验。(二)古树名木保护难题宣传方面力度不足,部分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认识欠缺、法治观念淡薄;管护资金匮乏,在调查、监管、保护、复壮等工作中资金支持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设备与人员,树龄认定和复壮措施制定困难重重。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安全管理,设警示标志8个,提示标志10个;二是积极给县局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尽快恢复供水,保证消防用水。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工作思路与目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三个年”活动。以加强生态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资源保护为目标,努力打造生态优美、设施完善、管理高效的森林公园和实现古树名木的有效保护传承。(二)重点工作规划1.森林公园建设:扎实抓好退化林修复与中幼林抚育工作,力争有效做法被市级以上单位肯定或推广、在市级以上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林长制工作在全市(全省)排名前列;建设防火器材储备库、器材物资储备设施与防火宣传科普教育基地;争取上级资金修缮改造公园旱厕3座;持续跟紧公园总规修编;积极申报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协调指导茶坊村做好中药材基地建设并争取扶持资金。2.古树名木保护:积极争取专项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法律法规,宣传保护意义和重要性;落实保护责任制度,确保每株古树名木责任明确;全面开展复壮工作,对衰弱、濒危古树名木进行科学救治复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