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救助管理站

商洛市商州区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6 11:09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为受助人员提供住宿,疾病救治返乡乘车凭据等服务,对未成年人,老弱病残进行护送返乡,实施临时性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城关南街51号
法定代表人 陈奎
开办资金 1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3万元 134.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本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民政局的领导下,我站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救助工作宗旨,为促进幸福商州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突出在站服务。进一步优化接待流程,确保求助人员能快速、便捷地获得救助。积极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建立密切的联动机制,加大对城区巡查力度。在恶劣天气和重大节日期间,增加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确保流浪乞讨人员能及时得到救助。(二)寻亲工作成果显著。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运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比对,成功为10名受助人员确定身份并联系上亲属。二是与媒体深度合作,通过头条寻人商洛日报、网络媒体发布寻亲信息6次,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三是安排工作人员与受助人员耐心沟通,从口音、记忆碎片等细节中挖掘线索,人工成功寻亲30人次。(三)强化源头治理工作成效。我们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流浪原因,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帮扶。对于因贫困导致流浪的家庭,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低保、临时救助范围,共帮助2个家庭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针对部分因家庭矛盾、监护缺失导致未成年人流浪的情况,联合镇办、社区等开展家庭调解和监护指导工作,从源头上预防流浪乞讨现象的再次发生。(四)注重提升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全年组织内部培训4次,内容涵盖救助政策法规、心理疏导技巧、急救知识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二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明确岗位职责、量化工作指标,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挂钩,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区域中心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硬件方面,完成了救助站的设施更新,改善了受助人员的住宿条件。在软件方面,优化了区域中心站的管理模式,加强了与周边地区救助管理站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区域中心站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了区域救助服务的整体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站积极开展救助业务活动,主动救助,为临时遇困人员解难题办实事,充分发挥了救助管理站的社会功能,今年以来共救助311人次,站内救助266人次、站外救助45人次。护送返乡119人;医疗救治3人。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三、存在的问题。(一)救助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没有专门的医疗检查室、心理疏导室等功能区域,不能为受助人员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服务。(二)部分流浪乞讨人员存在心理障碍或抵触情绪,街面救助工作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三)在源头治理方面,涉及多部门协调合作,沟通协调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四、整改措施。在下步工作中,我站将一如既往的严格按照《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规程》要求,结合我站实际,积极探索,努力进取,全面提高救助工作水平。(一)救助工作持续优化。(二) 寻亲工作深化拓展(三)源头治理深入推进(四) 队伍建设加强提升(五) 区域中心站建设完善发展。通过实施以上工作计划,我们有信心在2025年更好地履行救助管理职责,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救助服务,推动商州区救助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