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渭南市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1:01
单位名称 渭南市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移民后期发展。执行水土保持、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划、计划、实施方案的审查;水保科研、试验示范、技术推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和水保执法检查;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水库移民人口核查。
住所 渭南市仓程路21号
法定代表人 马军杰
开办资金 10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1.03万元 385.8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聚焦项目建设提升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总量。全年落实中省水保项目资金1.26亿元,移民后扶项目资金8.02亿元,共计9.28亿元,占全市水利工程总投资的27%。截至年底,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平方公里,占全年任务260平方公里的108%。移民项目完成率达到92.2%。二是聚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升智慧水保水平。安装了3座淤地坝监控设备,实现了全市14座重点淤地坝监测信息互联互通。投资23万元对运行多年亟待维修的大荔花城、华州故城径流实验监测场设施设备进行更新和维修改造,为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建设智慧水保平台打好基础。三是聚焦淤地坝工程管理提升“四预”能力。争取中央资金147万元对澄城、大荔、韩城三县(市)的3座病险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积极开展汛前检查,督促督导完善落实防汛预案,全市淤地坝安全度汛,年度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四是聚焦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升执法水平。全年开展300余次常态化监督检查,对全市300余个在建项目做到部省市县四级全覆盖。对10个部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对35个重点建设项目水保方案进行跟踪督导,对全市20个报备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项目开展了事后核查。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结合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五是聚焦碳汇研究提升科研能力。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合作,开展水土保持碳汇研究,测算出槐园示范园水保治理25年来形成碳汇量达1.7万吨,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有益尝试。六是聚焦直补资金拨付提升移民群众满意度。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核定2024年度直补移民397830人,三月底之前足额发放2.39亿直补资金。七是聚焦项目审查提升移民村“千万工程”建设。参与26个100万元以上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9个200万元以上项目的技术审查,完成全市858个项目的政策性审查,助力“千万工程”建设。八是聚焦移民政策监督落实提升绩效评价格次。配合省中心对2023年度渭南市市级和临渭区后扶资金绩效评价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复核。2023年度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评价渭南市被省水利厅评为优秀等次,位列第一名,实现八连优,临渭区等7个县获县级优秀等次。九是聚焦水文化建设提升行业宣传水平。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重大节点,宣传《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政策;以技术型单位创建为抓手,组织中心干部在专业刊物发表理论文章5篇;完善并印发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移民工作案例》;在《渭南日报》发表宣传工作信息32篇,主导完成优秀课件2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共争取落实中省水保项目资金1.26亿元,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除险加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34个水保项目。截至年底,项目实施完成率90%以上,完成水土保持治理任务273.21平方公里,占全年26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的105%。同时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全市水土流失现状和群众治理意愿,谋划实施了渭南市水土保持绿化提升、水土保持提质增效和维修管护等项目,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智慧水保、数字孪生建设推进不够有力,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建设还缺乏系统性规划建设;二是在当前中青代骨干干部面临年龄偏大的情况下,年轻干部业务水平还有差距,经验、底蕴和扛大旗能力急需加强;三是县区市业务均衡发展谋划还不够,对业务量小的县推动积极履职、创新履职还缺乏强有力的指导;四是技术服务职能发挥不够明显,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研究、推广还有不足。(二)改进措施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心将在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落实市局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突出落实“办好一个会、抓好两件事,实现三个提升”重点工作,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早日建成黄河中游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核心示范区再建新功。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围绕高标准水保项目落地推动质效同升。要坚持全面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突出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一批水生态修复、示范园提升、智慧水保等亮点工程,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围绕全覆盖监督监管到底强化环境治理。持续加强水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切实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链条、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落实水土保持协同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形成监管合力的工作格局。三是围绕高效能移民项目实施实现全民共富。在项目筹划安排上下功夫,要切实按照集中连片成规模、特色鲜明有亮点、效益突出有前景的原则,深入推进美丽移民村建设,加快移民村人居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市域内人居生产环境,实现移民共富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