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财政绩效管理中心

山阳县财政绩效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1:00
单位名称 山阳县财政绩效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中长期财源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拟订、实施和检查工作;做好财源建设调查研究,负责财源项目库的监理,维护,更新,项目储备,筛选和申报。
住所 山阳县城关街道北大街178号
法定代表人 朱建荣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8万元 2.76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财政绩效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继续完善制度机制建设,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工作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持续建立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制定事前绩效评估流程、绩效目标管理流程、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运行监控流程、绩效结果应用流程五个工作流程,明确了绩效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任务和重点责任人。二是立足实际建章立制,制定了《县本级重点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审工作实施方案》、《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办法》、修订完善了《山阳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山阳县财政投资评审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2、夯实绩效管理工作责任,加快财政资金绩效自评、重点评价和考核工作根据“谁使用资金、谁开展绩效自评”的原则,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52个部门18个镇(办)对照年初批复的的绩效目标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在全面开展部门(单位)整体支出、专项支出绩效自评的基础上,绩效管理中心联合会计股、财政监督检查中心,精准选取涉及民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社会关注度较高,资金预算相对较大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资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20个重点项目和城关街道办事处等3个部门整体支出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资金3.10亿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2024年对新增县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县人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建设项目、县城河南片区供气、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建设4个专项债券项目进行了财政事前绩效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依据评估结果安排4个项目预算1.01亿元。对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政府性融资等投资建设的市政、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农业、林业等项目全部纳入投资评审范围。共完成财政投资预算评审项目303个,送审金额102390.76万元,审减率7.62%。撰写的《“三位一体”提升绩效评价工作水平》、《山阳财审联动加强对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分别在2023年《西部财会》8月刊、2024年5月刊发表,撰写的《“三个聚焦”扎实推进财会监督与绩效评价深度融合》、《绩效管理和财会监督深度融合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等信息赢得市局领导好评。存在的问题:由于绩效评价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目前我县尚处于试点摸索阶段,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面临许多问题及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多,人员少,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实做细;二是目前我县运用的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均是中省制定的,有的还不完全适应工作需要;三是缺乏绩效评价的专业人才和第三方机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四、改进措施: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脱贫攻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干部纪律作风、违规收送礼金等问题整改工作作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与财源建设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廉政警示教育,筑防腐挡墙。大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观看学习专题警示教育片,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警惕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不断增强廉洁从政的政治自觉性和行动自觉性。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与“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相结合,要求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四个自信”,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抓工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夯实工作基础,提升评前准备的“精度”一是提前布置夯实基础数据。全面收集评价项目政策制度文件、预算分配文件、绩效自评报告、资金支出台账等基础资料,实打实摸清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推进情况。二是开展评价前座谈。重点了解资金分配管理、绩效目标完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细化评价工作方案,并进一步明确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操作程序、工作纪律等要素。聚焦重点项目,强化绩效评价的“力度”一是制定“每月深入一个单位一个项目”评审计划,深入项目单位详细查阅绩效管理资料、内部制度办法、财务合同等资料,全面了解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成效。二是认真开展社会调查,“线上+线下”问卷相结合,综合抽样选点,确保调查结果能客观真实反映社会公众对项目满意度情况。三是实事求是给出评价结论,将“得分有因,扣分有据”原则贯穿整个评价过程,对得分事项、扣分事项及相关佐证材料通过工作底稿予以详细记录并由被评价单位认定,力争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合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