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扶贫信息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建设、管理和维护全县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统计、分析、监测、上报行业部门扶贫数据,负责全县贫困监测动态管理工作。 | |
住所 | 合阳县凤凰西路行政审批大楼3楼中区 | |
法定代表人 | 刘佳 | |
开办资金 | 1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48万元 | 0.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2024年以来,扶贫信息监测中心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要求,按照中省市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部署要求,牢牢抓住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关键环节”,织密监测网,落实常态化监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强化监测预警。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不断强化监测力度,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数据对接,落实网格员责任,坚持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致贫返贫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今年以来,收集行业部门预警信息4863条、农户申报信息46条、平台预警81条,组织镇村完成核实研判;通过农户申报、干部排查、部门推送、数据分析四种监测方式,按照“入户核查与农户授权、民主评议和公示、审核批准和公告”的程序,精准纳入监测对象。2024年,新识别纳入监测户50户50户143人,风险消除21户69人,累计纳入监测户440户1358人,风险消除236户750人,确保做到“应纳尽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同时,每月集中利用三天左右时间,组织各村(社区)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人员,对全村所有农户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入户排查,及时发现农户家庭变化情况和风险隐患,2024年组织开展月入户排查12次,排查整改问题297个。(二)坚持动态更新。按照中省市工作要求,以精准掌握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信息为目的,落实月动态监测工作。每月月底组织镇村按照“村研判公示、镇审核确认”的程序,采集更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员增减、基础信息等信息,准确掌握死亡、新生、户籍变更等动态信息,确保“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和“陕西省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平台”数据信息精准无误。今年以来,脱贫户、监测户累计增加人口691人、减少人口1270人,整户销户84户;每月采集一般户新生儿、死亡人员信息,累计新生儿652人、死亡2639人。(三)季度监测收入。为全面真实准确掌握我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变化情况,切实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印发《关于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季度收支信息采集监测工作的通知》,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认可,科学高效、管用够用,及时准确、精准录入的原则,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季度收支信息采集监测,切实掌握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变化情况,为各项工作开展分析研判、强化政策供给、推进工作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2024年,每季度组织镇村在省平台完成收支采集更新,及时发现收入风险户,反馈镇村加大帮扶力度,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四)提升排查实效。对标中省市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要求,以全农户排查为基础,聚焦重点群体,关注重点问题,按照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要求,紧扣工作目标,细化任务、明确要求、调动力量、压实责任,围绕识别新增监测对象、排查精准帮扶效能、排查风险消除稳定性、排查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数据质量等内容,通过入户排查、村级研判、线上问询的方式,重点关注“十类重点人群”,扎实细致做好农户信息核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排雷式大排查。排查工作中,共排查农户110470户,为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打好工作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五)落实务工监测。坚持“精准采集、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组织镇村对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务工监测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同时,落实常态化更新任务,每月组织镇村对务工就业信息进行监测更新,常态化采集务工变化信息,由镇村及时更新维护,确保数据精准,完成年度就业目标任务。目前,全县脱贫人口累计务工54162人,公益岗位4011人,已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六)提升数据质量。为确保我县脱贫户、监测户数据真实,在常态化更新的基础上,每月初,对脱贫人口、监测户信息进行一次审核,及时发现数据逻辑错误、漏项空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反馈镇村及时核实更新。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符合条件的易返贫致贫户,科学评估返贫致贫风险,及时纳入,及时帮扶,坚决防止“应纳未纳”“体外循环”;高度关注脱贫户、监测对象的收入、务工情况、在校生等发生变化的信息,严防预设标准、代替包办、弄虚作假、算账增收等问题出现。同时,高度重视数据质量问题,抓好信息录入关、数据审核关、档案整理关,不断提升数据质量,确保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走访排查不细致。排查过程中,对农户的一些信息采集不精准,排查表格填写不细致、不规范。尤其是长期在外的人群,家庭情况掌握不全面。二是数据质量需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还存在一些不细不实的现象,在信息采集、日常监测中不能及时、全面掌握信息变化情况,导致出现一些电话号码空号、非本人、电话号码不符合校验规则,基础信息空项、漏项等问题。三是数据审核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数据审核是提升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要继续学习掌握新的数据审核方法,要加强镇村数据审核的指导,确保都能明确数据审核规则,熟练掌握数据审核方法。四、整改措施一是及时沟通学习,认真学习现行新技术,加大专业性人才的培训力度,对于系统的更新变化,及时做到熟练掌握。二是加大扶贫干部培训。不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尤其是系统管理员的培训,确保扶贫队伍的稳定性。做好创新性工作,尽量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三是发挥系统作用。充分调动帮扶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广泛宣传使用“建档立卡APP”“陕西省精准扶贫”小程序等,让四支队伍、帮扶干部和监测户共同监督系统数据,对于户内情况变化做到及时掌握、及时上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我县数据质量再上新台阶。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信息监测中心将继续以守好脱贫成果为主线,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一是常态监测,风险预警。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落实常态化排查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同时对农户申报、上级行业部门预警、网络舆情反馈的风险线索,组织镇村及时进行研判,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纳入监测对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应纳尽纳、精准帮扶。二是加强管理,提升素养。干部队伍是干工作、抓实效的基础,建好建强监测队伍,仍是当下的重点。在之后的工作中,要持续加强防返贫监测队伍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切实解决镇村干部业务不精、村、户情况不熟,采集信息不准确、不认真等问题,确保做到排查认真、采集全面、工作负责。三是注重日常,提升质量。加强日常工作监测,充分调动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和基层网格员力量,实时关注脱贫户、监测户信息变化情况,全方位监测收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对照数据审核规则,对国办系统数据不定期开展审核工作,确保及时发现数据问题,提升数据质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