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体系管理、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土肥水技术推广、资源监测、技术培训、技术开发与服务。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街道九子碑社区九一村 | |
法定代表人 | 牟小飞 | |
开办资金 | 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23万元 | 33.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推广农业实用增产增效技术充分利用图斑治理、撂荒地整治成果,实现良田归粮的同时,积极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活动,粮食生产呈现种植面积规模性恢复,生产水平飞跃性提高的格局。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29689亩,较上年的421411亩,扩种粮食8265亩,面积扩大1.96%;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44947.47吨,较上年实测数据137420.34吨,增产7527.13吨,增长5.48%;平均亩产337.33公斤,较上年的326.09公斤,亩产提升11.24公斤,提升3.44%。1、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活动成效显著全县完成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面积8.65万亩,其中小麦2.14万亩、油菜0.17万亩、玉米4.3万亩、大豆1.04万亩、马铃薯1万亩,超额完成任务8.31万亩的7.9%;提升区域涉及作物平均单产分别达到小麦319.公斤、油菜161.7公斤、玉米421.92公斤、大豆163.5公斤、马铃薯467公斤,单产较大田小麦300公斤、油菜139.77公斤、玉米401.41公斤、大豆144.41公斤、马铃薯432公斤,各提升19公斤、21.93公斤、20.51公斤、19.12公斤、35公斤,单产依次增长率为6.3%、16.59%、5.1%、13.24%和8.1%。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实现预期目标山阳县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28078.58亩,超额19.48%完成市政府下达23500亩任务。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各带型折算系数测算显示:玉米平均单产339.4公斤,较上年328.71公斤增长10.69公斤,增长3.25%;大豆单产117.91公斤,较上年116.05公斤,增产1.86公斤,增长1.6%。“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愿景,在推广区域得到实现。(二)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1、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4年全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8.6万亩,技术入户率达到95.6%以上,完成玉米肥效试验、小麦肥料利用率、小麦肥效试验等共3个,农户施肥调查110户,建设国家、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7个,持续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报送墒情简报24期。2、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与农业主推技术结合因地制宜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机械播种、种肥同播等,促进施肥技术水平提高和施肥方式转变,在色河铺镇、两岭镇、中村等镇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区0.2万亩,示范区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减少9.2%以上。3、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配合地建商洛分公司完成山阳县711个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样品制备及内业检测工作,11月份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通过省级验收。(三)以保粮增收为目标,全面开展植保植检工作1、开展病虫草害监测预报,指导做好大田防控认真做好病虫监测与调查,对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全年共开展各类病虫调查142次,已上报各期报表189条,为指导全县做好病虫草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2、扎实开展病虫草害防控,注重防治效果2024年对我县病虫害重发镇、重点田块全部实行机防队统一作业,分别在法官、漫川等镇31个村开展统防统治,对于发病较重的镇防治次数达到了三次,累计防治面积2.85万亩次;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紧抓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实况,扎实做好“一喷多促”,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危害,共组织开展有效统防统治1.5万亩次;共组织开展小麦群防群治16.5万亩次,马铃薯3.2万亩次,玉米5.5万亩。(四)加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及种子质量监管工作1、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做好种子抽检和扦样工作全年深入种子经营门店、集市,扎实开展种子市场检查22次。共扦取种子2个种类,10个品种,严把种子质量关。2、严格工作程序,扎实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我县办理分支机构备案1家,委托代销备6家,经营不分装备案93家,网点合计100家,出具备案单159份,备案率90%以上。3、加强认定管理,认真开展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工作2024年为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延续办理食用菌生产经营许可证一份,山阳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山阳县惠农源专业合作社到期注销许可证。4、加强新品种推广,认真开展试验、展示及示范依据省市安排及我县农业生产需要,今年在我县开展了马铃薯、玉米、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切实筛选推广良种,有效提升我县优良高产、高抗品种的种植推广。5、加强示范点建设,提升良种普及率在全县18个镇(办)落实主要农作物示范点建设,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建成玉米大豆良种夏播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小麦示范点、油菜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切实使我县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90%以上,粮食增产率15%以上。6、认真实施落实全县农业补贴资金兑付工作配合国家审计和市上就乡村振兴领域开展群众身边腐败之风规范农业惠农补贴工作取得了成效。2024年严格执行省市相关补贴兑付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了我县落实耕地地力实施方案,将审计到的各项问题落实到了具体操作的工作当中,规范了补贴的发放工作。7、认真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的种质资源原地保护工作2024年开展种质资源原地保护品种有高山荏子、野生猕猴桃、红油香椿、漫川水芋头、莲花姜、岭南苦瓜、老红苋菜、高山黄花菜、蕨菜等。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2024年,我县小麦种植面积10.6万亩,春季病虫害发生面积19.2万亩次,防治面积19.8万亩次,挽回损失2348.2吨;马铃薯种植面积8.4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2.5万亩,防治3.2万亩次,挽回损失425.6吨。玉米种植14.46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16万,开展防治18万亩次,挽回损失4568.6吨。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穗蚜等病虫害总体防效90%以上,植保贡献率16.3%,农民自防区防治效果76%以上,病虫损失危害率控制在了3.5%;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虫防治效果总体在86%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4.2%,植保贡献率14.3%,玉米病虫害危害控制在4%以下,植保贡献率14.5%。存在的问题(一)基层农技人员不足。受机构改革的影响,镇办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较少,导致良种推广、病虫害监测防治等农技推广工作比较被动,出现防控工作覆盖率没有达到100%。(二)特殊天气影响较大。一是部分区域、部分田块在良种推广过程中的产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成本较高。2024年度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正值各类病虫害发生蔓延高发期,连续降雨给植保病虫防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治形势非常严峻,防治成本较高;三是2024年7.19特大洪涝灾害,为玉米中后期种类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造成防治处置率没有达到100%。(三)专项资金拨付迟缓。一是植保专项资金拨付迟缓,作物病虫害防治药剂单一。因为植保专项资金拨付相对迟缓,给及时采购靶向防控药械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用药偏向于单一化、常规化;二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项资金尚未拨付;三是粮油补贴资金拨付缓慢,影响群众种粮积极性。改进措施1、建议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稳步提升耕地质量。2、应进一步宣传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提高种植业效益和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3、应着力机制创新,扶业扶智扶志结合,增强农民致富的信心和决心。4、建议应多方争取安排农业科技转化项目资金,整合支农惠农资金,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全面推进粮油单产提升项目建设。(二)持续抓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三)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目的,扎实开展农业检疫执法,全力做好植保植检各项工作。(四)加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及种子质量监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全市植保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