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接官亭镇中心小学

略阳县接官亭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10:57
单位名称 略阳县接官亭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略阳县接官亭镇二道河村上街社
法定代表人 赵刚
开办资金 12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9.75万元 798.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校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学校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双减”一是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主题班会、主题活动、榜样激励”五线并行的学校德育体系,创立了静美接小“八星少年”多元化评价体系,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小小家”活动是本年度的一大亮点。二是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给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和别人交流分享的机会。严格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要求,学校每日进行监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每年两次的运动会全面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早上和下午在校各半小时的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更是一大突破,大课间中的“体适能”训练是略阳县所有学校的第一家。四是利用延时服务中的社团课程发展学生特长。11个“一班一品”社团注重了全体学生,7个“精品社团”关注了个体学生,两条线并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百米研学圈”与项目化学习的结合和实施,为学校的研学课程提供了新思路。(二)聚力教师发展,助力提质增效一是从改革备课模版开始,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明确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要求,按月检查,细化检查内容,及时反馈问题。规范质量分析,真正让质量分析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二是开展巡课、约课活动,多角度查找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不足,制定针对性措施,规范教学行为的同时提质增效。每班4次的学科活动和“双减”特色作业已成为教师的必备功课并逐步尝试跨学科主题学习和项目学习,促进了教师业务提升。三是提出了“新课标研读”“一周一课”两线并行的校本教研模式。教师通过阅读、讲座等多种方式学习《课程标准》,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师经过“一周一课”的课例研讨,立足学情、积极思考、激烈讨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转变。四是开启了“微光”行动,每一门学科确立1-2名的“种子”选手,给予更多外出学习、公开展示、重点打磨的机会,让他们先强起来。继续加大“青蓝工程”和“双培养”计划的建设力度,全年的培训经费占经费的14%。(三)守牢安全底线,家校同心同向一是严格落实好“四个100%”,认真贯彻“1530”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安全演练,深入开展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责任。围绕食宿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校舍安全、传染病预防、校园欺凌、校园周边安全、消防安全、课间安全等方面,突出重点、加强安全隐患整改,确保学校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二是通过家庭教育专栏、书记校长大讲堂、家长会、双家访等多种家庭教育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畅通交流渠道,通过意见箱、电话、面谈等方式解决家校矛盾。积极与接官亭镇党委、政府、村(社区)委会、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和驻镇企业沟通联系,争取广泛支持,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确立“师生共成长办优质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五育融合静美共生”的办学理念,以“自信勤勉、务实超越”作为校训,积极打造“静美”文化,高质量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迎验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一)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办学特色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一年来,学校获得了“汉中市第四批智慧教育示范校”“汉中市清廉学校示范校”“略阳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略阳县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略阳县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略阳县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第四轮“316工程”综合评估A类学校(优秀)”等18项市县镇荣誉。在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擂台赛(小学组)中,学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静美”文化已经在全县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教师团队在专业成长、教研教改、岗位竞赛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1名教师获得汉中市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1名老师获得陕西省思政大练兵省级展示二等奖和汉中市思政大练兵教学标兵,1名老师获得汉中市教学能力岗位竞赛三等奖,1名老师获得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和汉中市师德先进个人,1名老师获得略阳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师德先进个人”,2名教师获得汉中市中小学学科指导基地优秀工作者。在全县“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中,教师共取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教师共获得省市县荣誉34项。3名青年教师承担县级公开课、1名教师承担市级公开课和专题讲座任务。(三)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10名学生在陕西省第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科创实践类小学WER普及赛获奖填补了略阳乡镇学校空白。学生获得省市县荣誉计37项。2024年4月富平县教育同仁以及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来校参观,学校办学得到了一致好评。在社会各界赞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广泛认可。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教师研训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基础阶段,部分教师缺乏教学自信,教学理念和方法也相对比较滞后。2.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缺乏班级文化的引领,学生管理的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教师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更缺乏创新。3.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德育工作相对还比较零散,没有系统地整合,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二)改进措施1.加大“微光”行动力度,大力开展“青蓝工程”和“双培养”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及多种校本研训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2.通过班级文化月评比、先进班集体评选等活动不断完善班级考核机制。充分利用好班(队)会课、班主任论坛、“我的教育故事”以及“我的治班方略”等活动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3.扎实做好“三节一会”的同时,开展广播操、合唱、啦啦操、课桌操、研学等集体性活动以及“小小家”“校园吉尼斯”等个人活动,丰富德育工作载体。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抓引领,聚焦于专业成长着力于“静美课程”中的教师成长课程建设,一是学校管理团队的建设,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在汉中市宁强、南郑、汉台、洋县等优质学校以及西略帮扶、海略帮扶结对学校参观学习,拓宽思维,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因地制宜改革学校的管理。二是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细化措施和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抓实常规促进教育教学提升。三是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加大“微光”行动力度,大力开展“青蓝工程”和“双培养”计划,不断改革和推进“一周一课”制度,充分借力略阳县学科基地以及与我校结对的海安市实验小学、海安市南莫小学的优质资源。四是邀请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来校指导,在各个学科培养出1-2名领军或潜质教师,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和教学自信。重发展,助力于习惯养成坚持开展“书记校长大讲堂”活动,邀请县内外的专家来校为家长做专题培训,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填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加强班主任培训,抓好学生的思想引领,规范学生的言行。各部门齐抓共管,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共同助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强管理,致力于长远发展。一是要致力于学校的基础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二是致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内化和积淀,提升办学品位。三是致力于学校的课程建设,通过师生共成长提升办学内涵。四是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约束和激励师生,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