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眉县> 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0:55
单位名称 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统筹推进全县数字经济发展,统筹推进数字眉县、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全县数据资源建设管理和开放共享,协调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安全管理,负责政务服务热线工单转办。
住所 眉县平阳街146号
法定代表人 谢文强
开办资金 10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眉县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1万元 930.6万元
网上名称 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健全数字眉县推进机制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任务,制定印发《2024年数字经济、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及元宇宙产业发展工作要点》《聚焦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精神推动眉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力保障县域数字经济、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修订完善了《眉县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健全了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完成了政务数据共享目录编制。更新了全县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名录,建立重点企业产值季报工作制度。认真落实《眉县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加大日常对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工作的日常检查督导。强化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一是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自查和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预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及时管控网络、数据安全风险,有效处置突发安全事件。严格落实“每日读网纠错”机制,结合软件检测和人工检查等方法,定期对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开展监测检查,出台热线工单办理考核办法和督办问责机制,定期走访督办评定“差”等次的责任单位,面对面解决工单办理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加大检测保障能力。经常性组织专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整改风险漏洞,确保网络不失防,数据安全有保障。认真贯彻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执行“分级审核、先审后发”程序,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三是强化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压实工作责任,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并对新闻报送存在问题进行专题培训辅导,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知网、懂网、用网的意识和业务技能。(三)提升城市“智”理水平健全数眉运管中心驻厅运维管理保障工作机制,建立每日工作台账,形成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数字政府治理长效机制。充分应用数眉运管平台,实现城市治理问题主动识别、自动预警、中心调度、及时处置。1-11月,秦岭烟火监测、城市防汛排涝、城市街面秩序治理等三个智慧场景共生成预警事件9197件,办结9197件;平台新接入秦岭林区林火远程监控、空气质量监测、综治小探头等六个子平台,实现各平台资源互通和高效联动。应用视频融合平台助力县公安局破获案件3起,协助城市执法局处理纠纷事件2起。(四)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一是紧盯项目,夯实载体。积极创建眉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线上线下经济实体聚集,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投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智慧冷链物流园、现代牧业公司扩建精料库房及新增智能系统生产线、常兴镇猕猴桃数字化分选线技改等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实施。二是积极招商,增强后劲。县级领导亲自挂帅,带队赴先进地区开展招商活动,考察国电电力等企业41户,对接汽车精密线管生产线等项目49个,投资2亿元的1.2万吨气调保鲜及标准化车间项目、投资3亿元的新能源设备研发智造中心项目、投资2.6亿元的年产8000万套通信器材及设备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做大电商,提升效益。深度实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战略,建成眉县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中国猕猴桃直播基地”,及6处5G+乡村振兴直播间。2024年1-11月,眉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1.65亿元,同比增长18.76%,网络零售额29.29亿元,同比增长23.17%。(五)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是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和1000M光纤行政村覆盖工程,推进5G业务,建成5G基站365座。二是大力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智慧果园建设,在全县14个村建设了7521亩智慧水肥灌溉一体化项目,配备智慧农业设施设备783套,信息化设备212台套,建立“耕种管收售”全程可视化管理服务体系。三是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依托村智慧党建系统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拓展延伸雪亮工程触角,实现全县97个村(社区)每条街、每个组、每条路视频监控全覆盖,基层技防能力明显提升。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成县级平台1个、镇街平台8个、村(社区)级接收终端90个,全面实现县、镇、村“三级可控、应急优先”的功能。建成智能化管护平台1个、管护室8个、100m³大三格无害化粪污处理中心4个,初步实现农村厕所管护数字化、智能化。(六)深化数据汇聚,推动共建共享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工作方案》《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完成政务数据共享目录编制。更新数眉中心数据300余条,并向市级资源共享平台上传数据56条,先后为县公安、林业、水利、发改等部门提供政务数据服务,共建共享价值初步体现。(七)加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认真落实《眉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即办、办就办好”改革工作方案》,严格执行构建大热线、工单处置办法、逾期工单“三级督办”工作要求,实现12345热线与政务热线归并,与110热线对接联动,有序分流非警务求助,共办结市民热线工单10561件,按期办结10520件,按期办结率99.8%,满意率98.2%。本年度共收到市长信箱留言122件、网站投诉69件,按期办结率均达到100%。完成了宝鸡市第23期三长接线活动,召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培训会1次,下发月考核通报11次。工单办理在市月考核中排名长期位居前列,在全市二季度营商环境考评中被通报表扬。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社会矛盾纠纷等事件的处理广度和效率明显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强化政府网站信息发布、解读政策、回应关切、便民服务功能,灵活调整网站专题专栏设置,制定了2024年政府网站“在线访谈”工作方案,与主办单位共同拟订访谈方案,设计访谈形式和流程,开办县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6期,拓宽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渠道。定期开展网站信息监测检查,严格落实“每日读网纠错”机制,结合软件检测和人工检查等方法,定期对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开展监测检查。2024年,共计完成省、市反馈的各类政府网站问题整改任务12次,将固定表述错误整理成册。开展涉及个人隐私排查工作2次。认真贯彻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执行“分级审核、先审后发”程序,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政府网站公信力及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①是县域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大项目少。②是数字经济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数实融合广度深度不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较慢,数字化带动高质量发展成效还不明显。③是热线工单办理质效有待提高,对一些热点、难点工单办理措施不强。(二)改进措施。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①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推动县域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培育数字化项目落地。;②完善数字经济扶持政策体系,深化数实融合,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③优化热线工单处理流程,强化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办,提升办理效率与质量。2025年工作计划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数据系统的工作要求,以本次推进会为契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部署及“秦政通”的推广应用。整合全县政务信息资源,建立全县政务数据库和企业数据库,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和网办直达,实现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二是夯实数字底座“一体赋能”。完善全县“一朵云”“一张网”架构,提升政务云、政务网络对数字政府业务应用支撑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推动县域治理“一网统管”。谋划建设数字眉县运营管理中心项目(二期),扩展平台功能模块,丰富智慧场景应用,实现县域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三是积极谋划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依托眉县猕猴桃园区5个国家级金字招牌优势,积极打造眉县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传感器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引进数字化大企业、大项目。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产业和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等关联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加强网站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工作,按月下发月考核通报,并联合纪委、督查室开展重点工单督办工作,督促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持续提升按期办结率及群众满意度。五是加大数字化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招录高科技数字化人才。持续开展信息化培训讲座,强化全县干部的数字思维、数字素养,提高数字眉县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