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街道北大街西段44号 | |
法定代表人 | 程晓东 | |
开办资金 | 2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86万元 | 15.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市教研室的精心指导和县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严格落实教研工作计划,努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就本年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政治学习。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总全会精神,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效提升了政治素养,增强了工作动力,提高了工作效能。二是强化教研员能力提升。开展岗位练兵,加大教研员的培养力度,为教研员购买《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观课议课》等书目,开展自学并进行检测考试,提高学习效果,本年度技能检测六次,听评课比赛4次。三是实行教研员连片包校机制。落实教研员“三进三提四研”工作责任,明确教研员包镇校任务,强化教研员连片包校责任考核,确保教研员“五个一”工作落到实处,提升教研员队伍整体水平。2、抓好复课备考。一是组织高三教师参加复课培训活动。配合市上组织全县高三教师按时参与每月开展的各学科“高三复课研讨”线上培训,共享复课经验。二是借助市级高考复课督查视导的方式方法,县教研室抽调山阳中学骨干教师组建调研视导专家团队,围绕管理、教学、复课研究等方面,对第三中学等三所普中进行复课调研视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实行“两研两训三模”推进中考复课,成立四个调研指导组,深入每一所初中分别进行两次调研指导。三、四、五每月统一组织一次模拟检测考试,对模拟检测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四月份组织全县初三教师分学科开展复课培训,各优秀学科教师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并聘请西安名校专家分学科进行中考冲刺诊断性指导。四月份组织全县初三学科教师到西安参加中考复课学科研讨培训。四是12月份组织召开了新高考复课备考座谈会,收集各校复课备考中存在的问题,联合诊断及时解决,各代课教师交流了复课备考的经验,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3、加强薄弱学校调研指导。一是抓好义务段薄弱镇校调研指导。4月份针对去年冬三至九年级县质检中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4个镇(办)和8所中小学校逐镇校调研。10-11月份针对7月三、六、八年级监测及中考成绩相对滞后的五镇十所学校开展教学常规诊断调研,帮助落后校查原因定措施,促学校科学规范管理。二是抓好名校+校级交流研讨活动,3-5月组织协调山阳中学与咸阳实验中学、漫川中学与西安经开中学、中村中学与阎良区关山中学开展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育教学互融互惠健康发展。三是落实“四长听课”制度。教研员按包抓镇校开展推门听课等,上半年每人听课达40节以上,对于教育质量滞后的镇校重点听、反复听,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1、强化课题研究。积极做好省市县级课题征集工作,2024年申报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立项79个,县级课题立项102个。2023年课题结题省级4个,市级38个,县级24个。针对我县各学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科基地牵头,审批立项19个县级规划课题正在开展研究。2、扎实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实行分学段、分学科、小班化集中培训,对小学、初中、高中共16个学科教师863余名教师进行培训,有效提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二是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班主任300名,围绕“班级管理及经验交流”开展集中培训。三是开展教研组长及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教研工作”主题,对新课程理念、学科核心素养、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等内容培训,参训教研人员100名。四是扎实组织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实行精准选培对象,落实培训效果,共选派教师480余人参训。五是组织新教材使用培训,选派8名教研员参加省级新教材使用培训,组织全县500余名学科教师参加全市组织的新教材使用培训。3、扎实开展教师培养工作。一是坚持每月开展“百人名师团送教”活动,上半年共送教8个基层镇(办),选派28名优秀教师讲课24节次,做专题讲座12场次,参与培训研讨130余名教师。二是对全县44名省级骨干教师实行量化考核,43名教师考核合格者并发放津贴,激励骨干教师安心从教、积极进取。三是指导学校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引导各校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各校开展了“青蓝工程”帮扶活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四是骨干教师培养效果明显。今年培养市县级教学能手分别是17人、51人,9名教师将参加省级教学能手大赛;创新课堂大赛省市级获奖分别为5人、23人;思政课大练兵省市级获奖分别为3人、5人。4、加强家校共育建设。4月份组织召开了由县妇联和教体局在第三小学共同举办的“智慧家教”家校共育推进会,全县聘请了30名教师为讲师团成员,组建了山阳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讲师团。5月份抽调讲师团成员2人深入南宽坪镇开展“智慧家教”和女童保护宣讲,参训学生家长及教师58人。三、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校教研意识淡薄。校长缺乏新课改理念,教科研工作流于形式,教研效果不佳,教学质量明显滞后。2、农村学校缺乏骨干引领。经过多次为县直学校选拔教师后,留任学校多数教师教研能力不足,同伴互助无名师引领。3、教研员学科不配套。目前在岗21名教研员(含驻村3人),初中多数学科缺乏专业对口教研员,高中只有一名语文专业教研员,其他学科均无教研员,开展调研缺乏专业指导。4、教研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所有教研员没有一名市级(含市级)以上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研究和指导能力不足,县级教学能手也为数不多。5、教研经费不能满足工作开展。虽然科教局教研室工作支持很大,教研员的培训学习、各类教研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经费保障,无固定教研经费预算。四、改进措施1、加强基层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培训工作,多为基层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使其在思想上重视教研工作。2、加强教研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研员综合素质。3、积极向主管局汇报,争取领导在人力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抓好党建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三会一课”。继续抓好教研员业务能力提升,2025年常态化开展县级教研员技能大赛,全面落实“三进三提四研”要求,促进业务创新发展。2.加强科研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组建县、镇(办)、校三级教科研队伍,基层镇(办)建立中心教研组,指导辖区个学校做好教学研究工作。3.不断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探究研讨,推进集体备课工作全面实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做实2025届中、高考复课调研,组织参加省市县中、高考复课研讨会,做好义务段新教材使用的培训工作。5.深入各个学段开展教学常规督查活动,切实落实“双减”要求,规范教育教学活动,深入班级推门听课,落实全员听课制度。6.抓好教师梯级培养工作,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实行分类指导,梯级成长,重点对三级教师进行帮扶指导,练好基本功,上好常规课。7.抓好本期末质量监测工作,做好教学质量评价分析,为教体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8.扎实做好“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积极开展“百人名师团”送教活动,建立城乡教学研讨共同体,帮助农村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