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民、农村干部学历教育,农业行政职能技能培训和鉴定;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民从业技能培训;统计、提供、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推广农业信息技术。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街道五里桥社区三里店组 | |
法定代表人 | 张爱武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83万元 | 26.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做好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党纪学习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交流。根据农业农村局党委的统一安排,2024年1月起,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先后开展了主题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党纪学习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交流等,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干部职工个人撰写学习笔记2万余字、心得体会4篇。通过学习,深入查找了问题短板、深刻剖析了问题根源,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凝聚了合力,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驻村干部在岗在位,帮扶工作卓有成效。位一名领导亲自驻扎在所帮扶的色河铺镇峒峪河村,因地制宜为村上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为脱贫户监测户制定了帮扶计划。一年来,结合村民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次,培训粮油及中药材种植产业农民100余人次。(三)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顺利通过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省市绩效考核。2023年度上级下达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30人,实际完成265人,认定265人。线上评价率100%,满意度100%。3月中旬顺利通过了市局考核,4月份又通过了省厅组织的抽查,培育工作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肯定,中心主任张爱武荣获全省2023年度农培体系“优秀教师”称号。(四)抢抓农时,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和技术服务。结合农事农时需要,积极组织技术干部先后到十里、高坝、色河、漫川等十几个镇办村开展茶园春管、天麻有性繁殖、食用菌种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小麦机械化种植等帮扶指导和技术培训20场次2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通过培训指导,提高了产业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五)大力宣传,积极指导开展高素质农民问卷调查工作。根据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安排,3至6月,我们通过微信群等信息平台通知宣传,多次到镇办、村社组织指导高素质农民完成问卷调查617人(份),为全省掌握高素质农民发展现状、提出高素质农民发展对策及建议提供了基础信息。(六)创新思路,组织百名高素质女农民开展庆“三.八”系列活动。3月8日,组织了100余名高素质女农民在翠屏山公园开展了系列游戏及登山活动,弘扬了高素质女农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热情和生活情趣,促进了农业农村工作和谐发展。(七)创新模式,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进展顺利。在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期间,我们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科协为高素质农民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科技培训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征兵教授以“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策略”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理论与实践;郭亚军教授则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这一主题,分享了宝贵的见解与案例分析,涵盖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多个方面。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科协会同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为学员精心策划了对杨凌农高会展室、杨凌智慧农业园、杨凌来福油脂有限公司、杨凌金沙河面粉加工厂等4个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企业的参观考察。通过现场观摩,参训学员们不仅能够亲眼见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而且还能与一线专家和技术人员直接交流,主动提问咨询,获取第一手的经验和建议。(八)根据乡村振兴需要,认真做好致富带头人培训。根据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培训需要,年初以农业农村局文件向各镇办印发了《山阳县2024年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全县2024年培育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500名以上,以2020年129个脱贫村为重点,每个脱贫村(社)培育致富带头人不少于3名,非脱贫村(社)不少于2名,且带动人数大于上年度。各镇办将培训名册上报后,农科教中心迅速安排人员到各镇办、社区开展培训。目前,已完成5个镇办208人的培训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全面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先后到十里、高坝、色河、漫川等十几个镇办村开展茶园春管、天麻有性繁殖、食用菌种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小麦机械化种植等帮扶指导和技术培训20场次2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二)大力宣传,积极指导开展高素质农民问卷调查工作。根据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安排,3至6月,我们通过微信群等信息平台通知宣传,多次到镇办、村社组织指导高素质农民完成问卷调查617人(份),为全省掌握高素质农民发展现状、提出高素质农民发展对策及建议提供了基础信息。(三)创新模式,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进展顺利。6月下旬,我县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首期121人参加的2个粮油专业班在户家塬镇产业发展培训中心完成了集中理论培训和现场实训。10月23日至30日,山阳县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帮扶县产业带头人培训班顺利开班,107人参加了培训。(四)根据乡村振兴需要,认真做好致富带头人培训。2024年培育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500名以上,以2020年129个脱贫村为重点,每个脱贫村(社)培育致富带头人不少于3名,非脱贫村(社)不少于2名,且带动人数大于上年度。已完成5个镇办208人的培训工作。三、存在的问题(一)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不高,政府激励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够,农民科技培训效果不佳。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地方政府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激励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民科技培训的常态化开展,使培训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二)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失衡,影响培训效果和生产效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现有农村劳动力以留守妇女和年老体弱者为主,导致培训工作难以发挥应有培训效果和生产效益。(三)培训经费没有保障,培训工作难以常态化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开展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脱贫劳动力培训缺乏配套的经费,使培训工作难以常态化开展。四、改进措施(一)对不同的地区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不同的产业进行对应的培训内容。(二)对于村民进行讲解,让他们了解到培训对于他们的益处。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们将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以下工作:1.创新思路做好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认定工作,为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利用好省市下达我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指标,结合个镇办发展产业需要,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人以上,为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2.继续做好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培训,为县域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结合镇办、村社实际,在各镇办、社区办班,确保每个脱贫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人数不少于3人,带动人数多于上年度。3.因地制宜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收入不懈努力。4.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多做贡献。5.及时总结宣传培训对象典型人物事迹、本单位工作亮点和成功经验,以出色的业绩赢得各级领导的支持,确保2025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