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眉县> 眉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眉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10:52
单位名称 眉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教育培训,促进教育发展。承担全县在职教师、校(园)长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及成果推广、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决策服务等工作。
住所 眉县首善街道办群众路与安阳街十字东南角
法定代表人 魏建华
开办资金 1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眉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76万元 26.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管理提质,筑培质量根基一是优化评价,提升管理效益。修订了学段质量评价方案,科学定位四级教学质量目标,构建“高职中、初中、小学、学前”四级多元评价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融合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导向。二是夯实过程,规范常规管理。常态化深入学校、课堂、教研组,围绕课堂教学主阵地,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指导。针对薄弱学校、学科,开展四级综合式专题质量调研。全面落实三级课程要求,积极强化科学教育研究指导。(二)科研创新,激发教改活力一是创新实践,聚力课堂教学改革。立足县域实际,紧盯课堂教学核心,深化“宝鸡好课堂、好教研”研究。传承发展张载“横渠四句”教育价值,深入实践眉县“四为课堂”教学改革。二是夯实基础,推进校本研修创新。坚持错时教研工作机制,通过组织培育支持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实验、专业研修实践、综合评价改革等活动构建全新的县域校本研修格局。三是深化研究,推进课题成果应用。不断强化省市县三级课题管理,确保研究过程规范、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资料详实、研究成果可用。(三)研训整合,强化队伍素质一是三位一体,不断创新师训机制。大力推进“研训一体”师训方式改革,不断完善“三位一体”(保障、途径、效能)设计,全方位资源整合的“三统三分三融合”教师培训新机制。二是点面结合,分层推进师训项目。规范执行国培项目、实施新教师“雏鹰计划”,开展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返岗研修及跟岗管理、返岗研修指导。实施青年教师校本培养工程。三是赛培一体,大力锤炼教学技能。全面实施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提升制度,常态开展各类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竞赛活动。(四)数字赋能,提升发展水平一是建平台夯实发展基础。全年投入370多万元,持续加强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二是多举措深化数字应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平台与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应用研究与指导。开展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数字化)领导力和培训团队培训能力三个不同的层面培训。三是整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依托数字教育资源,改版眉县教研公众号,创办了“眉县教研”微视频号,增设了名师+、“四为课堂”等专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024年高考,一、二本上线率继续位于宝鸡市第一方阵。高职分类招生考试及职教高考本科比率均居全省前列。中考成绩全市综合排名及学科位次均有提升。2.成功创建2024年“宝鸡好课堂”示范校8所、宝鸡市作业革命示范校3所、宝鸡市STEM教育教研基地校3所、宝鸡市“成志教育”示范校3所,培育眉县“四为课堂”实验基地校6所。申报立项陕西省教科院十四五规划2024年课题39项,申报宝鸡市2024-2025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32项。3.立项宝鸡市教育局2024年度大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子课题2个。在2024年宝鸡市思政精品课评选中,报送15件作品,获奖13件。在2024年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3名教师获奖,在2024年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省级展示活动中2名班主任均获二等奖。4.国、省市县四级研培全面落地。师训经验《“三统三分三融合”工作模式打造县域培训新样态》《聚焦“三效”,全力打造“名师+”教师研训新名牌》《坚持统分融合促进提质赋能》等多篇文章被省市级网站转载、推广。组织参加陕西省第三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6人获市级奖。在宝鸡市第三届创新课堂教学大赛中,10人获市级奖,5人获省级奖。5.培育眉县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3所,达标校2所,全县实现达标校全覆盖。《县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实施研究》获宝鸡市2023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心理健康活动在陕西教育新闻网报道,辅导视频在学习强国、市县融媒体播发。创建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4所,培育眉县劳动教育特色学校3所。经验材料《眉县多措并举擦亮劳动教育品牌》在陕西教育、今日头条等发表交流。在第38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教研中心获省市两级优秀组织单位。在第39届宝鸡市科技创新大赛中,推荐上报作品60件,获奖56件,获奖率93%,一等奖10件,创历史新高。五是宝鸡市2024年小学生三跳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6个集体项目全部获奖。6.组织参加第八届中小学(中职)微课及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50项作品获市级奖。2024年陕西省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3人获省级奖,7人获市级奖。教研中心获市级优秀组织单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机器人项目竞赛,15支队伍参加省市竞赛。陕西省第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65支队伍与学生分别参加了现场竞赛和线上竞赛。科创实践18支队伍获省级奖,5支队伍获市级奖。教究中心、实验小学、第三小学、第一小学获市级优秀组织单位。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学教研管理还需加强。一是教学常规管理不实不细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校本教研流于形式,错时教研没有得到充分实施。2.“四为课堂”推进仍需加压加力。一是学校缺乏敏锐的课改观,没有认识到推进“宝鸡好课堂”“四为课堂”是实践新课标,解决目前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举措。二是教师教学缺乏对新理念的理解,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随意性大,教学设计逻辑性不强。3.“作业革命”、“成志教育”等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成效不明显。一是省市级活动参与作品少、奖项少、等次低;二是有影响的学校特色成果不足。4.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提升还需加大力度。一是中小学“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深入程度不够明显,没有真正落实德树人目标要求。二是体育教育研究不足,科学教学缺少“理、趣、新”,创新型人才培养,跨学科科学素养融合不够紧密。(二)改进措施:1.聚力实践“四为课堂”教学改革。以6所“四为课堂”实验基地校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学校和教师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多元、开放、自主的课堂,加强教学评研一体化研究。深入实施中小学“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加强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继续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等系列活动,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2.倾力推进“名师+”工程实施。加强名师工作室管理,建纲立制,激活效能,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引领、培养、辐射作用。大力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开展全员同职称赛教活动,扎实开展网络教研、错时教研、区域教研等活动,推动城乡教育科研一体化发展。3.加力推动教育科研增效。加强教育科研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推进“作业革命”“成志教育”等教研成果赋能助力。推进STEM领航校、种子校、基地校建设,开展STEM学科融合教育研究。4.蓄力开展“五育融合”研究。一是深入开展“成志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推进德育;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指导,形成特色经验案例。三是通过体育健体、美育浸润、心育强心等行动,指导好学校音乐、美术、科学、劳技和体育等学科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5.奋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点,统筹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和课后服务。做好全县数字校园创建工作,推进“全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开展“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制定应用管理规范,形成应用模式。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眉县教研将深入学习贯彻《2035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立足“学在眉县”品牌建设,聚焦教育关键重点环节,优化教研工作机制,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五育融合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作风、挖内涵、提质量、创品牌,全力推动眉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