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水产工作站

山阳县水产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26 10:52
单位名称 山阳县水产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渔业发展。水产技术推广与服务、渔业行政许可管理与执法检查,渔业资源保护与资源费征收、水产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渔事纠纷处理。
住所 山阳县城关街道环城路东段农业局四楼
法定代表人 李晓东
开办资金 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4万元 20.46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水产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冷泉渔优势全面拓展。坚持市场导向,按照全产业链建设方案要求,立足我县冷水鱼资源优势,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补齐资源数据和种业短板、做大养殖基地、做强链主企业,全面实施《冷水鱼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推动冷水鱼产业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具备苗种生产条件的单位,申请认定市级水产苗种场2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董武子教授指导完成全县冷泉水资源普查调查,指导延坪镇在两岔河新建冷水鱼养殖场1个,提升改造冷流水养殖面积300平方米,以金钱河山阳段为主要研究区域为主,设置2个调查点,委托省动物研究所于10月31日完成了《2024年山阳县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报告》编撰工作。(二)渔业财政补助项目落地生根。本县可养水域面积1200多亩均有具有一定资质和规模的水产养殖企业投资兴办,省市县渔业主管部门通过技术指导,项目支撑,产业扶持,资金补助等形式,采用“先建后补”的补贴形式有力的调动了渔业养殖企业和农民群众水产的养殖积极性,走出来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生态渔业多元化发展。挖掘养殖池塘增收潜力,因地制宜做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聚焦“稳粮增收、以渔促稻”,科学利用稻(藕)田资源,积极发展稻(藕)鳖、鳅、虾、蟹等高效综合种养。2024年,在色河陆湾村发展藕渔综合种养面积300亩,在高坝井岗村发展陆地圆桶养殖100平方米。在色河峪口村积极指导发展渔事体验、渔旅康养“渔家乐”休闲场所1个。积极引进推广名特优养殖新品种鲈鱼和“鲟龙1号”2个。持续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指导培育建成骨干基地1家。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压实各方责任,抓好岁末年初、汛期、中秋国庆等关键时间节点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应急值守,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20条。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专项治理6次,严厉打击渔业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三)水产品监管常态化开展。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和垂钓场所地西泮药残专项整治5次,落实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主要抓好了兽药残留监控、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水产品风险监测、养殖用投入品监管、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苗种产地检疫等工作,推进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建设,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全年产地水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开展“联企送服务”活动3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指导等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落实渔业发展支持政策,用好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建立完善渔业项目台账,健全项目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过程机制,科学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四)渔业灾后重建进展有序。“7.19”“7.28”洪涝灾害发生后,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渔业受灾情况,不等不靠,靠前指挥,县水产站快速行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全县受灾的县天柱山地渔牧专业合作社、清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恒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西河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延坪镇西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阳生态养殖家庭农场等养殖场开展灾情调查和生产自救、渔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社会成效一是通过广泛宣传使渔政执法在全县范围内得到了明显好转,特别是十年禁捕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二是积极打造名优水产养殖基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三是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了我县水产质量安全,进一步保证了我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经济成效全县2024年争取省级投资105万元,完成水产品产量1510吨,实现产值801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专业水平低、新技术了解不透彻、技术服务指导不精准等一系列问题。二是渔业发展与土地红线矛盾突出,养殖建设或多或少需要利用土地,涉及到耕地红线,渔业发展与土地红线矛盾突出,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渔业的发展;三是渔业投入不足,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新;四是“智慧渔业”,“节能减排”意识淡漠,规模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四、改进措施一要努力争取渔业专业人才,加大水产科技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保证技术培训经费;二要进一步加大对渔业养殖尾水的处理力度,尽量减少占用耕地;三要加大渔业投入;四要进一步加大对渔政执法的宣传力度,尽量做好家喻户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全面提升水产养殖利润和产值。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500吨,全年渔业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二是进一步提高科学养鱼水平。把水产科技特派员的专业作用与培养提高乡村农民养鱼科技水平有效结合,激活农业后劲,促进农民增收;加强与周边县区交流与合作3次,积极学习兄弟县(区)“尾水治理”“冷水鱼养殖”“鱼病防治”等先进经验和成功措施,引导健康养殖和科学养鱼水平,弥补我县渔业发展的技术短板和不足。三是积极推广水产养殖良种良法。计划组织水产科技技术培训1次,外出考察,学习良种良法,推广新品种60万尾,巩固和壮大“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成果的应用,努力提高冷水鱼及小龙虾养殖的科技水平。四是加强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做好渔业生产安全管理,对水产品养殖环节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现有鱼饲料、渔药的选购指导,继续开展“五项制度”,“两项登记的检查,抓好渔药残留药物的安全抽检6批次。开展渔业水域设备、设施场地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建设专项检查5次。五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党建和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