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26 10:41
单位名称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常见病及精神疾病门诊诊治和住院治疗康复;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技术指导;精神病鉴定、评残。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
法定代表人 朱浩然
开办资金 4593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补助
举办单位 汉中市汉台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10.03万元 6278.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度,在区委、区政府及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持续做好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工作,坚持医院公益性。1、认真落实门诊慢特病政策。2024年,共申报702人,其中市本级60人,区职工25人,区城乡居民600人,其他县区17人,累计报销9824人次。2、继续开展特殊患者救治救助工作。2024年,医院共收治市、区救助站送诊流浪精神病患者25人次,收治特困家庭患者725人次,低保户585人次。其他县区敬老院五保精神病患者9人次。结算城乡居民医保患者1964人次,异地就医结算56人,医院承担费用1654195元。3、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补助政策。2024年,落实中央补助地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1400元补助,共办理40例;落实汉台区残联门诊服药补助500元/例,共办理105例。(二)持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进医院诊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1、加强医疗质量控制。2024年,全市精神残疾评定349例,医疗不良事件上报36例,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7个,临床路径入径率98%,临床路径完成率97%,出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率63%,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8.6%,病历甲级率90%。全院无违法执业行为。2、持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2024年,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基础护理合格率≥92%,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93%,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3%;开展“三基三严”考核2次,护理业务查房4次,护理人员参训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7例。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2024年,住院患者感染监测覆盖率10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87.54%,正确率85.29%;院内重点科室、部位等监测164次;筛查出院病例3957份,上报院感病例158例,感染发生率2.76%,漏报率18.35%;上报职业暴露事件7例。4、加强合理用药及特殊药品管理。2024年,医院处方合格率97.34%,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占比43.2%,采购品规数占比57.8%,门诊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73.8%,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98.9%;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0.1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0.4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3.3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04DDDs。5、加强严重精神障碍项目管理。指导汉台区各镇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完成“省严重精神障碍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随访、录入工作。2024年,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为85.54%,组织精防专干培训4次;在全区15个镇办开展严重精神病危险性评估3轮次,共评估2262人次。6、加强传染病防控管理。2024年,传染病上报率100%,上报及时率100%,漏报率为0;开展季节性健康知识宣教6期。(三)加快学科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医院人才梯队结构。1、深化学科内涵建设。打造张敏临床心理专家工作室;独立设置汉台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心,规范开展社区康复工作,2024年开展团体及个案康复训练5375人次;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等程序人才,筹备内科建设,提升院内综合诊疗能力。2、拓展综合服务能力。同3201医院签订省级助理医师培训基地共建协议,负责精神科助理医师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医护人员“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业务技能;邀请市医院消化内科、急诊、院感等多学科专家来院开展专题培训,持续提升医务人员综合服务能力。3、聚焦专业人才培养。选派6名专技人才赴省内外三级医院及专业机构进修;发挥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作用,安排3名高级专技人员参与接收高校见、实习生53人,进修人员1名;定向招聘本科生1名;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0名,其中引进心内科副主任医师1名。(四)规范化开展医保结算工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1、规范执行医保分段付费政策。2024年按要求周转患者915人次,其中,特殊周转157人次,一般周转758人次。2、多种形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组织14个家庭医师服务团队,积极入户随访,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义诊咨询活动。2024年,赴龙江街道、河东店镇等镇村开展义诊咨询活动14场,组织下乡56次,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4000余份。(五)充分发挥医院学科优势,加快推进社会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大力提升天汉心理门诊服务潜力。2024年,门诊部开展进校园心理健康讲座21场,为市公路局、略阳县公路局、区人武部干部职工及区残联80余位残疾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4场,同汉中市滨江教育集团签订医校协作机制,同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治疗推介机制,在汉中科普发布科普文章4篇,带教4名陕西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学生。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2024年,赴陕理工和汉职院、市区等进行的大型义诊咨询活动15次;同汉中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签订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障服务协议,并同未保中心赴宁强大安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评估;受邀赴陕理工为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健康服务;完成汉台区儿童青少年人群心理状况调查测评1174例、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111例、高压职业人群问卷110例。3、召开第一届三次天汉心理学术交流会。10月25日召开汉中市心理卫生协会第一届三次天汉心理学术交流会,为推动心理卫生领域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2024年持续深挖天汉心理门诊服务潜力,将天汉心理门诊部搬迁至兴汉路,更加方便群众就诊,搬迁后接诊人次翻番;依托区妇联平台,打造张敏临床心理专家工作室,提升医院妇女儿童精神心理专科诊疗水平,丰富门诊专科特色;召开汉中市精神疾病质控会议暨精神疾病质控管理培训会,发挥质控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汉中市精神疾病、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水平。2、经济效益:2024年,医院共接诊门急诊患者20721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出院患者2082人次,与去年同期下降32%;住院患者药占比为5.8%,同比下降29%;门诊患者药占比71%,同比下降4%;门诊患者次均费用为291.89元,同比下降13%;住院患者次均费用9722.5元,同比增长32%;平均住院日86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8天;病床使用率85%;门诊患者满意度96%,住院患者满意度94%。争取医疗机构能力提升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补助50.00万元,省级补助设备购置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100.0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聘用人员多,区财政对聘用人员没有人员经费支持,医院运行压力很大。2、改进措施:建议按照原卫生部二级精神病医院设置基本标准,增加财政对人员经费的投入,稳定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同时医院也制定了职工鼓励激励办法,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医院将适时启动二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评审,加大力度突出特色优势,继续坚持和不断增强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纵深推进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开展财务审计、业务审计、合规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等,重点关注医院的收入管理、成本控制、药品采购、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2、规范化开展医保和结算工作,做好医院运营管理。申请执行DIP付费政策,积极申请退出床日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使诊疗行为标准化、规范化,减少不合理诊疗,保证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减少患者自付费用,减轻医院经济压力。3、加快学科建设步伐,提升综合诊疗服务能力,筹备内科建设工作。以引进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为依托,以院内及招聘内科医师为基础组建内科,提升医院综合治疗能力;探索中医精神卫生工作新方法;适时建立开放式病区管理模式;力争再次创建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4、加快以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推进等级医院评审。推进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3级;适时开展互联网医疗。5、加强科研教学及新技术管理,调动临床及医技科室科研课题申报积极性。争取完成1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申报,2项区级课题立项,确定“十五五”期间院内新技术开展方向。6、加强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院内人才梯队。争取引进硕士研究生1-2名;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3-5名;培养2-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025年,医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规范医院现有学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软硬件建设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2年12月06日至2027年12月0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