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自然资源局横现河自然资源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负责辖区内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动态巡查;乡镇土地规划工作;负责地政、地籍、资源利用调查的基础工作;负责村民建房用地的定点划界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 |
住所 | 略阳县横现河镇 | |
法定代表人 | 高志强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05万元 | 18.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0月10日办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李江彦变更为高志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围绕耕地保护,守牢底线红线。一是以贯彻落实田长制为抓手,积极对接辖区镇(街)夯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促进田长制各项制度落实,配合指导镇、村两级田长巡田,及时制止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行为。二是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进村入户“三个一”活动,深入辖区镇(街)12个村开展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宣讲活动,向土地承包户发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明白卡,进一步唤醒土地承包人的保护耕地意识。三是大力遏制耕地流出,多渠道增补耕地。全力协同辖区完成各个批次耕地恢复整改举证任务,全年增补耕地720亩。辖区内横现河街道、金家河镇承诺耕地图斑147个、484.96亩任务全面完成兑现,全部耕种并举证入库。三是扎实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地块施工协调,及时配合开展举证变更工作,并做好验收后的种植责任管护和资料完善;四是指导做好设施农用地的进出平衡,提前对接规划,科学选址,协助镇(街)筛选耕地进出平衡地块,优化方案编制,确保了耕地占优补优、占多少补多少,做到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二)聚焦辖区发展,提升用地服务质效。聚焦辖区镇、村关心的大事要事,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在设施农业、宅基地、基础设施、村集体“三产融合”产业用地方面靠前服务,悉心指导和协助,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参与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辖区镇(街)保护和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建议献策。主动对接镇、村用地需求,提前谋划用地选址,全年开展辖区宅基地踏勘审查20宗,办理设施农用地选址审查12宗,开展农村道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关用地踏勘及相关服务40余次。(三)强化矿山监管,规范利用资源。扎实落实矿山巡查制度,根据辖区情况对生产和停产、退出矿山有针对性巡查,紧盯废弃矿硐封堵、矿山开采利用方案执行、矿山安全生产等情况,全年对辖区6家采矿权、4家探矿权每月巡查2次,对发现问题现场交办,台账管理,销号验收,做到了早处置、早整改,有效维护了辖区矿山资源利用秩序和生产安全。全年辖区矿山均未出现盗采资源、超层越界开采及安全事故发生。(四)扎实防范地灾,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协助指导镇(街)对辖区内的隐患点进行了预案编制和明白卡、避险卡更新发放,配合指导开展了防灾宣传培训和应急避险演练,全面完成了下达任务量。二是扎实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协同镇(街)对辖区地质灾隐患点、风险区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对检查发现的防灾措施责任不到位的,监督整改完善;全年对辖区1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3处地质灾害风险区开展巡查排查120余次,对排查的风险隐患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置、早避让,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严格值班值守,强化监测人员在岗履职情况抽查,确保信息畅通、监测到位,实现了全年地质灾害“零伤亡”目标。(五)加大巡查执法,有力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引导镇、村干部管理群体增强依法管地用地观念理念;借势借力,聚合镇村力量、不等不靠制止纠正违法行为,全年自主拆除和恢复违法占地4宗3亩;加大执法巡查,对345国道和通村道路沿线作为重点巡查区域,加大巡查,让辖区各村及群众清楚知晓,土地时时有人盯、有人管,从源头上防止违法。坚持辖区重点区域一周两次、一般区域一周一次动态巡查,全年对辖区各村周开展巡查2次以上。加大“秦岭两乱”问题整治,全年开展了15批次秦岭疑似图斑和各批次卫片反馈问题核查举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围绕耕地保护,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耕地流出整改,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全年增补耕地720亩,守住了辖区耕地红线,为保障粮食安全守好耕地资源。(二)聚焦区域发展,积极开展用地政策指导、勘查服务,配合辖区镇(街)审查办理设施农用地、宅基地,依法保障合法用地需求,为区域项目建设和支持地方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三)强化矿山开发利用和安全监管,促进矿产资源利用规范有序。全年未有盗采资源和矿山安全事故发生。有效防止了矿山生态破坏和资源无序利用。(四)紧盯防灾减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有效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零伤亡”的目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辖区自然资源领域法规政策宣传形式单一、方式不够灵活,广大群众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的意识还未入心入脑。2.执法监管协同发力的格局还未形成,联合监管和打击违法力度还需加强。3.辖区地质灾害风险区点多面广,风险区巡查员补助,管控各类标识、必要监测用具保障还不到位,防范责任和管控措施须进一步细化。4.辖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加之耕地流出整改、补充耕地任务对潜力资源的快速消耗,设施农业占用耕地落实占补平衡将面临瓶颈,产业发展选址布局愈加困难。(二)改进措施:1.灵活方式,充分利用镇、村会议、法治宣传日、上门服务等机会,持续深入自然资源普法宣传,不断扩大覆盖面,凝聚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的社会共识。2.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聚合镇(街)站所合力,联合巡查,落实“四早”机制,提升联合打击违法行为力度。3.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现状调查,优化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机制,提升防灾保障水平。4.是加大耕地后备资源挖潜力度,严格落实以补定占,促进辖区镇、村自主找地和补充耕地的积极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抓自身建设,提升干事破难能力。以学深悟透自然资源政策为引领,找准工作着力点。以镇、村群众需求期盼为目标,系统研习业务,开展全所干部能力提升行动。从服务意识、大局观念、依法行政、破难解困等方面强化培训,聚焦自然资源职责定位,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严守底线主线,提升履职能力。(二)抓优化服务,提升基层在用地服务中的获得感。重点在宅基地、设农用地上,会同镇(街)优化流程、提升质效;助力辖区项目谋划,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为项目落地和建设奠定条件。(三)抓违法监管,提升耕地和生态保护凝聚力、执行力。用好耕地保护田长制、共同责任机制及秦岭生态环保协同机制,严防新增问题,推进存量问题销号销号,守好耕地红线、生态红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