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图书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文献、报刊、金石拓片、音像资料的采编与储藏及图书资料的借阅;图书资料网络系统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和文献数字化处理;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与流通书库的管理;文化共享工程及县乡村三级公级图书馆服务体系管理与运行;图书馆学研究、知识培训及社会教育。 | |
住所 | 定边县鼓楼南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显鹏 | |
开办资金 | 2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40.82万元 | 880.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定边县图书馆.公益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力量定边县图书馆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三会一课”制度与多样化的活动相结合,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党员干部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广阔平台。全年党支部组织各类学习47次,召开党员大会4次,领导班子讲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4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此外,还通过深入学习党纪法规、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扎实推进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二)免费开放,推动服务升级1、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持续做好馆内日常借阅、为读者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全年共接待读者154878人次,文献外借151464册次,全年上架新书3830册,征订期刊357种、报纸55种,修补破损图书1500册次,办理读者借阅证2483个,其中1至4月份办理有押办证(普通读者证)123个,4月份至12月份实行免押金的办证方式,通过微信、身份证、支付宝、社保卡4种办证方式共办理免押办证2360个,微信读者(微信办理)1438个;免押读者(身份证办理)640个,信用读者(支付宝办理)190个;社保卡5个;协议统借16个;全年退证785个。2、全年与陕西省各市、县图书馆及县域周边图书馆交换出文献368册,征集各市、县文献296册;征集本地文献59种71册,其中家谱5种;征集本地期刊《定边报》、《白于山》各10册。3、全年开展普法宣传学习14次,普法宣传活动3场,宣传室发布新闻报道98篇,在《定边报》投稿3篇,馆内抖音官方账号和视频号均发布视频作品21条。4、图书馆志愿者团队全年新增注册志愿者6人,服务时长累计达780.5小时。积极开展“学雷锋”送图书、“科技之春”文化宣传、送书进校园等活动15次。5、围绕巩固创建文明城市标准扎实开展工作,完成世界禁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移风易俗等宣传活动,积极传播文明理念,为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6、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常态化的开展安全自查,坚持夜间巡视,落实防火防盗措施。全年共组织4次安全培训、2次消防演练,重大节日前全面排查隐患,确保图书馆安全稳定运行。(三)阅读推广,营造书香氛围2024年定边县图书馆以定边县第十五届阅读文化节和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为核心品牌,紧密结合读者阅读需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精心策划近百场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涵盖读书分享会、公益课堂、诵读比赛、主题讲座等,内容多元且主题鲜明。全年完成联盟阅读推广线上活动115场次,参与读者16771人次;线下主题活动28场次,参与读者16469人次。完成馆内自主的阅读推广线上活动55场次,参与读者22469人次;线下主题活动99场次,参与读者7039人次。全年更新微信平台内容及视频号950余条,吸引参与的读者达75317人。(四)空间改造,打造温馨阅读环境为了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对图书馆公共区域进行了空间改造,规划设计出审美性与立体性兼具的全方位的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吸引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进入图书馆并使用图书馆。如地面铺设防滑降噪的地胶,利用绿植美化装扮楼道内的顶部空间、粉刷并改造了一至三楼公共区域的整体墙面,将名家名言、诗词、唯美的语言等文化元素的融入到走廊美化广告中、门前LED屏更换近60条的阅读宣传标语、升级无线网络,实现全域覆盖等为读者创造一个宁静、舒适、适宜学习的场所,提升阅读体验。(五)智慧借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1、构建RFID回溯建库,高效完成7.2万册图书的RFID芯片粘贴与智能系统录入工作,细致归类上架,实现自助借还一体化,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读者借阅体验。2、推行免押金办证政策,读者可通过身份证、微信、支付宝及社保卡4种方式办理借阅证,借阅书籍数量从2本增至5本,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且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六)社保卡借阅,开启全新借阅体验根据省文旅厅要求,成功开通电子社保卡借阅图书的功能。市民群众可凭电子社保卡入馆,享受图书借阅、查询等阅读服务,新增了图书借阅身份认证方式,简化了借阅程序,提升了借阅便捷度。(七)助残关爱,优化设施建设积极响应榆林市残疾人保障专项审计调查意见,对无障碍轮椅坡道进行重新设计改造,确保其净宽度和坡度符合规范,为残疾读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出入通道。同时充分考虑特殊群体需求,新建第三卫生间,配备坐便器、洗手盆、扶手、母婴室操作台等设施,提升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水平,彰显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与尊重,打造更加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八)好书推荐,精准满足阅读需求“读者选书,图书馆买单”:依据读者推荐采购图书,增强了图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受读者喜爱,新购图书借阅率大幅提高。公众号好书推荐:全年共向读者推荐新书好书100余种,从地方特色书籍、借阅排行榜前30名书籍、少儿绘本及必读书目等方面进行图文展示,让大家接触到更多有价值的读物,提升了图书借阅率。(九)数字建设,创新阅读体验数字资源科室全力保障网络、系统及设备运行,巡检机房关键设备;管理多平台并更新内容;负责数据工作,协助外借业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做好续费与备案工作,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开通社保卡借阅服务;新购置数字资源0.5TB,助力图书馆智慧化发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提升文化素养:为全县居民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涵盖各个领域和学科,满足不同年龄段、职业和文化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促进全民阅读,提升居民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二)促进教育公平:为众多备考人员及没有良好教育资源的人群提供学习空间与资料,弥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三)保护地方文化:收集、整理和保存地方文献资料,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提供社交平台: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培训、读书分享会、展览等文化活动,为居民创造交流互动的机会,促进社区和谐,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五)促进文旅融合: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提升地方文化旅游吸引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专业人才短缺,图书馆学、计算机、文秘及全民阅读推广专业等相关人才匮乏。县级财政投入有限,导致文献信息资源难以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图书馆自2004年建成使用后,基础设施设备陈旧落后,馆舍面积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陈旧书籍下架存放困难,业务活动场所不足,新型阅读空间建设尚未起步。数字资源量不足,地方文献收集困难。(二)整改措施:遵照公共图书馆业务需求,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协调符合定边县图书馆城乡一体总分馆制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按照图书馆评估标准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各项业务专项经费,保障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建议县政府对县图书馆进行改造搬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馆舍面积,满足业务发展和读者需求。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党建工作强化党员队伍思想建设,坚持学习制度,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求真务实,提升作风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纪法学习,自觉强化作风养成。提高工作质量,推动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主题活动,以党建促业务,带动图书馆整体工作高质量发展。(二)采访编目工作完成2025年读者推荐图书采购及编目工作,确保馆藏资源持续更新与优化,完成各级分馆采访编目辅导工作10次。(三)城乡一体总分馆制工作继续做好总分馆服务工作,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完成各级分馆多项辅导工作,包括旧书修复、新购期刊编目、分馆线上辅导及相关填报工作,定期发布好书推荐公众号内容,提升总分馆服务水平与管理效能。(四)地方文献工作深入相关部门征集文献资料,与省内各市县图书馆广泛交换及征集文献,开展参考咨询代查工作,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服务广大读者。(五)全民阅读推广举办定边县第十六届全民阅读文化节、第十三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定边分会场、定边县第四届少年儿童扶智阅读推广工程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六)流通免费开放服务持续更新馆藏资源,优化外借科室内阅读环境,加强图书管理员业务学习,高效完成图书外借、修复、上架等日常工作以及各时段读者服务工作,规范图书排架管理,为读者提供优质借阅服务。(七)宣传工作计划全年报道新闻90篇次,及时宣传图书馆工作动态、活动成果与文化服务信息,提升图书馆知名度与影响力。(八)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继续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民道德大讲堂2次,组织服务活动4次,积极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正能量。(九)开放数字互动体验室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帮助读者熟练使用数字设备,购置丰富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数字阅读体验。(十)公共数字文化网络技术室继续完成智慧墙信息宣传、喜马拉雅服务平台资源更新、联盟协建网站工作动态更新、网络数字资源报表上报、进馆人次统计上报、机房设备巡检以及馆内网络等相关维护维修工作,确保数字文化服务系统稳定运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老促会捐赠《红色记忆》22册;城川干部学院捐赠《留在草原上的红色记忆》10册;马泉沟村捐赠《马泉沟村志》5册;蒋峰荣捐赠《沙海勋章》5册;张学文捐赠《陈氏家谱》2册;王文忠捐赠《王文忠回忆录》6册;常亚军捐赠《贺氏家谱》1册、《佳县常氏家谱》1册、《张家沟张氏家谱》1册;高志斌捐赠《高氏家谱》1册;张渊捐赠《相思无尽处》3册;李清山捐赠《定边植物图鉴》1册;王茂林捐赠《医林驰骋六十载》5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