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贺圈镇农牧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农民生产提供科学技术服务,促进农牧兽医现代化发展。业务范围:主要承担所在乡镇农牧业生产指导和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牧业资源保护、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职责。 | |
住所 | 定边县贺圈镇郑圈村 | |
法定代表人 | 石鸿宙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13万元 | 26.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项目我站协同乡镇,完成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项目物资发放工作。贺圈镇共计补贴面积23500亩,其中地膜高粱5650亩,地膜谷子2100亩,地膜大豆2900亩,地膜玉米5850亩,地膜高粱6000亩,荞麦轻简化栽培1000亩,全部发放到位。2、秋粮测产工作依据《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2024年秋粮测产工作的通知》(定政农发〔2024〕222号)文件精神,我站于2024年10月中旬对辖区乡镇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进行了实地测产。为了充分体现测产的科学性、规范性、代表性及真实性,我站分别从定边街道办、贺圈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田块,对玉米、马铃薯进行了测产数据收集,采用“加权平均法”分析数据,并完成了测产报告。经加权平均法数据分析得,贺圈镇旱作全膜玉米平均产量167.41千克/亩,贺圈镇露田旱地马铃薯平均产量309.75千克/亩。3、春秋动物防疫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防疫开始前我站组织村防疫员集中培训,防疫期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与辖区乡镇密切配合,发放《致畜禽养殖场户告知书》、《致全县畜禽养殖户的一封信》,广泛宣传推广规模养殖场户“先打后补”政策,进一步落实畜禽生产经营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圆满完成了贺圈镇全年防疫工作和定边街道办秋季防疫工作。2024年实施“先打后补”3户;免疫猪口蹄疫20525头次,猪瘟27939头次;牛口蹄疫免疫43026头次;羊口蹄疫免疫193926只次,羊小反刍兽疫补针62856只次,羊布病免疫110363只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60119只次;定边街道办的猪口蹄疫61头次,猪瘟61头次,牛口蹄疫免疫1496头次,羊口蹄疫免疫14651只次,羊布病免疫14308只次,羊小反刍兽疫补针6051只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34957只次。4、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我站官方兽医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生猪产地检疫规程》规范辖区内产地检疫工作,指导养殖户在“陕西省智慧动监”平台注册填报养殖场信息,完善免疫信息等,实施申报检疫和现场查看制度,全年共检疫生猪109头,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出具产地检疫证明,检疫不合格的说明理由。5、春季防疫抗体水平检测和及“两病”监测工作我站于今年5月按照要求配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中心进行春季防疫抗体水平检测工作,共采集羊子血样50份、牛48份、鸡22份、猪22份,其中“先打后补”检测3个规模场各10份,分别为中垦定边县牧业有限公司、定边县红墩梁千头奶牛养殖基地、定边县吉元泰乳业有限公司。此外,配合贺圈镇政府监督第三方完成羊子布病采样工作。6、陕北绒山羊品系鉴定工作我站配合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完成陕北绒山羊品系鉴定工作,共完成6户50只种羊的羊绒采样及表册上报工作。7、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监测工作我站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成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监测工作,共检测11户33份样品,结果均为阴性。8、“粮改饲”项目初验工作我站配合乡镇政府完成177户“粮改饲”项目初验工作。9、地膜减量替代及对比试验2024年我站实施了地膜减量替代及对比试验项目,试验地点在贺圈镇纪畔村、马沟泉村、彭滩村、辛圈村,试验面积共305亩,种植作物为高粱、玉米。目前已完成测产工作,并完成了试验报告的撰写。0.01mm的降解地膜降解速率较快,不需要进行回收,0.02mm加厚地膜相较于普通地膜更易回收。10、本然有机肥对比试验试验面积2亩,试验地点在贺圈镇彭滩村,试验方法为底肥施用本然有机肥50千克/亩,复合肥20千克/亩,二胺10千克/亩,目前已完成测产工作,产量效果不明显。11、水地玉米叶面肥试验在彭滩实施水地玉米叶面肥试验,试验面积10亩,增产100千克/亩。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为农民生产提供科学技术服务,不断促进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培训;病虫害及疫情的检测、预报、防治和处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杨井镇农牧业发展。广大种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观念转变,种养殖业由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一)存在的问题1.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低,但劳动强度大,防疫员工作缺乏积极性。低待遇导致年轻人不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防疫员队伍平均年龄偏大,整体业务水平低,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2.疫苗储存相关冷链设备老化、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共有7名村级动物防疫员,2010年所配发的冰柜和冷藏箱大多数已损坏不能正常使用,面临疫苗到村后无法正常保存的困境。(二)整改措施1.加大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选拔培育与培训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改善防疫员年龄结构,努力培育一批年龄结构均衡、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村级动物防疫员。2.积极与乡镇及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反映疫苗冷链设备存在的问题,争取相关资金,改善冷链设施设备条件。四、下年度工作计划1.持续加强种养殖技术指导服务,充分调动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挖掘人才潜力,发挥专业特长,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场户,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以保粮食安全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大力推广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种养殖户摆脱传统观念,接受新技术新理念,为区域内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献力。2.继续抓好农业病虫害防治、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提高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布病、包虫病等重点人兽共患病的防控,为我区域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及人畜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