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富城镇卫生院

富县富城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3-26 10:00
单位名称 富县富城镇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职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业务指导。
住所 富县北教场
法定代表人 梁明亮
开办资金 1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6.69万元 375.5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富城镇卫生院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我院始终把加强医院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放在首位。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完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增设5项诊疗科目:治未病科、胃肠镜科、耳鼻咽喉科、影像科(CT检查)职业病体检于2023年6月份项省卫健委申报完成,确定我院为职业病体检定点医疗机构。为大力发展中医药,我院重点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在中医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下,医院从广泛宣传、多次举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会,充分发挥我院在全县中医工作中的“龙头”作用。2023年门诊接诊人次43008人次,较上年度增长7.9%,收治住院病人4454人次,较上年增长56.5%;业务收入2971万元,较上年增长29.2%;药品收入收入1824.2万元;23%固定资产达3978.89万元,全年无任何医疗安全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计划免疫工作全面完成;成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29450人,传染病报告率100%;产后访视率100%;0-6岁儿童管理覆盖率85%,健全病历管理制度和病历书写规范制度;实施医疗质量量化管理;甲级病案率达99%以上;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8%以上;查房制度落实率达85%以上;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95%以上;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达92%以上;医保报销住院3831人,总金额1422.76万元,统筹报销1024.88万元,职工报销90%,居民报销80%,总额报销70%;住院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门诊病人满意率达97%以上,一年来全院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5次,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及消防演练4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到位。1.顺利通过“二甲”复审。2月28日至3月1日,延安市卫健委组织以市中医医院12位评审专家组一行对我院进行为期两天的中医医院等级复审现场考评,评审工作并顺利通过“二甲”复审及医养结合定点医院省、市级验收工作。2.改善就医环境。为积极配合城市建设改造工作,我院对医院大门及门卫室进行了翻修改造;由于医院用电量较大、负荷较重,为解决用电跳闸问题,配置了大功率变压器。3.人才培养。医院始终把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当前医院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我院中医人才已形成梯队,重点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今年选送6名医护人员前往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了专业培训,已全部结业归来;合理调配全院专业治疗人员,为康复中心储备了康复治疗师、康复理疗师、针推按摩师及护士18名。可满足中心运行人才需求。4.乡村振兴。一是圆满完成了包扶村新寨子村南沟门小组的夜间照明工作。在年初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新寨子南沟门小组虽然在直罗镇政府的领导下完成了村道路的硬化,但是没有安装路灯,对夜间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经中医院院领导与直罗镇村委干部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南沟门小组安装7盏路灯。2023年5月完成了南沟门小组路灯的安装,为新寨子村的村容村貌提升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是为新寨子村合计帮消大米2000余斤,大大的解决了水稻种植户销售难的问题,同时也为直罗镇政府种植大米铺垫了动员工作。三是对新寨子村进行了“好公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个人的表彰活动,发挥了榜样引领的作用,着力提神了全村村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为新寨子村支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再填新叶。5.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我院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每2周抽调专家对例会通报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各临床科主任对所管辖病区的病人实行24小时负责制。并由医务科、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病历质量,护理质量及处方进行一次质控并形成一次简报的形式下发各科室,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公众号工作动态宣传38条。6.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根据《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农村适宜技术在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展开,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7.开展新业务。一是在陕中附院的协助下,新开展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及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查项目;二是为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在县政府及卫健局的协调下,为我院配制了大型设备CT机。8.纪律作风方面。我院始终长期坚持抓好职工医德医风教育,做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把病人利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原则。医院开展了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认真落实医疗规定制度,做到不乱用、滥用药品,不开大处方,不开搭车药,不开具虚假诊断证明。(二)特色亮点工作一是为更好的发挥中医康复理疗专科优势,改造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病区,将住院部三、四楼病区、六楼会议室改造为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治疗区域。我院立足专业优势,新开展骨与关节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视力康复科等,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康复设备。残疾人康复中心现有设备:电针仪、红外线治疗仪、中频治疗仪、中药定向治疗仪、中药熏蒸床、火罐、艾灸盒、针刺等多项设备,运用于脑瘫儿童、脑梗后遗症、偏瘫、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面瘫病等疾病的治疗,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项治疗;二是我院眼科于2023年4月份被确定为“延安市南六县白内障康复手术定点医院”,现配备医护人员4名(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技师2人)。今年继续与省级眼科医疗团队合作,新开展低视力康复业务,已通过县残联和省康复专家团队验收,。在上级医疗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截止目前眼科手术共计385例,于4月份陕西省“复明一号”眼科流动手术车为延安市南六县白内障患者免费在我院施行白内障手术97例,全年完成眼科手术288例,全年共计收入162万余元。我们在诊疗过程中遵守“三合理”,住院患者药占比全院最低为4.3%。为我县及周边县区白内障患者有效解决了治病难、治病远的问题。眼科及视光中心积极致力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低视力康复治疗工作,可为近视、远视、散光、屈光不正等人群提供检查、医学验光、专项治疗等诊疗服务,有效缓解眼疲劳、老花眼、视功能障碍引起的双眼不适。在市、县残联组织的“复明”活动中,我院被设立为南六县手术点,于2023年4月10日至4月16日为期7天,“复明一号”为南六县共计97名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同期参与县疾控中心组织的学生健康监测,负责学生视力监测项目,积极为抽查学生检查并给予眼保健指导。省级眼科专家长期坐诊,积极为县区及周边乡镇眼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与治疗,得到广大病患的一致好评;2023年7月市、县残联及陕西省康复中心残疾儿童低视力康复评估专家组对我院低视力康复科进行现场评估验收,于2023年12月通过并确定富县中医医院为低视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训练培育机构;三是为了响应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中医养老工作,在鄜城街道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我院的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优势资源,实行与社区机构的密切合作,实现“养老”与“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我院成立了老年病科并于2023年11月8日顺利通过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评估验收。我院经过多次进社区发放宣传单、开展义诊、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等方式,对慢性病老人定期体检,建立档案,及时动态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辖区内居民和在院就诊的老年人提供了“以医为主,医养结合”的优质服务。(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两院合并存在问题。机构编制仍然是两个平台(富县中医医院和富城镇卫生院),向上级部门上报相关信息,存在交叉问题,不能合理上报;由于两院合并不到位,导致人员分工不明确,影响正常工作进度。2.院办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影响了部分正常业务的开展,网络软件等信息化项目急需更新改造。3.医技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学科人才缺乏,部分科室专业人员严重短缺。4.中医药竞争力不强。名医、名科、名院还未完全形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不够全面,中药饮片占比较低。5.基础设施设备相对滞后。业务用房紧张、院内体检中心设置不规范、无职工餐厅、手术室、针灸康复科以及康复设备与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差距较大。急需新增部分成康和儿康设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8年06月0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