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业务范围:交通运输市场运营维护;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管理;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推广;运力组织协调;交通运输行业调查与统计。 | |
住所 | 西乡县上渡街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王亮 | |
开办资金 | 1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乡县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万元 | 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上下一心,扎实工作,齐心协力,稳步发展,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了客运企业及危货运输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对全县1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2家出租汽车公司、2家公交企业、1家汽车客运站、1家危险货物运输公司的企业管理、安全运营、运营服务、社会责任进行考核,根据获得分数的多少评为A、AA、AAA三级,作为车辆更新指标和企业优先发展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上报后向社会公示。2、对1332名从事营业性经营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了诚信考核,分为A、AA、AAA三级,根据从业人员在本年度的投诉率确定等次,作为运输企业驾驶员的依据,从业人员的诚信度有所提高;配合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从事营业性经营的机动车驾驶员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全年推荐产生省级优秀驾驶人员25名。3、完成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对全县6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的企业管理、安全运营、运营服务、社会责任进行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将考核结果上报向社会公示,供新学员报名时参考。同时加强对驾校的日常管理,对教学车辆、服务质量和学员完成学时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限期改正,全年处理投诉和违规行为30余起,有效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4、完成了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根据机动车维修企业的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社会责任进行考核,分为A、AA、AAA三级,将考核结果上报向社会公示,作为车主和政府采购的依据。日常主要抽查机动车维修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操作规程,督促其按照行业标准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会同环保部门对从事发动机修理的企业产生的废油的贮存进行指导,要求维修企业必须同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签订处置合同,并做好移交废油登记,不得擅自乱倒或者卖给无资质人员。巡查26家从事喷漆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光氧催化新设备的运营情况及台账。通过有效整治,关停不合格企业1家,纠正企业违规行为20余起;健全规范陕西运政系统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信息台账,完善行业信用电子化管理。5、开展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多角度向群众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自己乘车用车受法律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放宣传册达1000多份。督促各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开展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特别是客运公司、公交公司和出租汽车公司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对司乘人员除了行业法律法规培训外,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的培训,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职业道德稳步提升。6、积极推广新技术。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5]56号)文件精神,已更新新能源出租车5辆,全面推进绿色能源更新工作;同时,完成4处公交车电子数字站牌试点更新和108处公交站点电子二维码张贴,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准确掌握公交车的运行状况和到站时间,极大提升了群众出行的快捷程度。7、认真做好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柴油货车提前淘汰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度202辆淘汰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截止2024年12月,全县179个建制村均已通客车。其中通公交建制村48个;通客运班线建制村103个;开通电话预约乘车服务27个建制村。全县拥有客运线路44条,客运班车85辆,出租车116辆,公交车42辆,公交线路8条;机动车维修123户(其中二类8户、三类115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6家。组织完成了全县365辆客、货运输车辆年度综合安检工作,安检率达到100%。完成了对道路客货运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规范了全县驾培、维修、客运和货运市场。推动全县道路旅客运输行业朝着管理规范、服务优质化方向发展,为行业稳定、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仅仅抓住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层群众了解不多,维权不多;新技术的推广需继续加强,智慧交通、数字交通项目工作需进一步加快推进。2、改进措施:积极与各镇(办)衔接,利用逢场等人员较集中的活动,宣传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积极推动公交车电子数字站牌的应用,及智慧交通、数字交通的全面普及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围绕工作职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行业谋划水平。督促运输企业认真完成县上的指令性计划和重大活动的运力调配。继续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与其他部门配合全力完成上级下达的2025年度老旧柴油货车提前淘汰任务。配合环保部门依法规范机动车维修行为,使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通过质量信誉考核、继续教育和诚信考核,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日常事务的管理,提升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职业能力。充分利用媒体和其他措施加大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支持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充分利用12345市长热线,与广大市民朋友一起维护好交通运输市场的秩序与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