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眉县> 眉县文化馆(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眉县文化馆(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09:44
单位名称 眉县文化馆(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眉县滨河文化产业新区文化活动中心
法定代表人 祁丹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眉县文化和旅游局(眉县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34万元 34.88万元
网上名称 眉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立足本职,文化惠民。我馆参与举办文化活动30多场次。先后开展了迎新春诗词楹联知识讲座,“迎新春送祝福”义写义送春联活动,“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迎新春非遗展演,“金谷贺岁神龙迎丰”元宵节锣鼓大赛,眉县第三届书法临帖展点评会,“走基层送欢乐”慰问演出志愿服务活动,“春到眉县山水间”诗歌朗诵会,“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书画进军营活动,第二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猕猴桃之夜”文艺晚会,“缤纷山河绘锦绣龙腾盛世写华章”少儿书画展及现场绘画书法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合唱比赛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展览展播活动。“菇古涵今喜迎瑞龙”第三届书法临帖线下展105幅,线上展共5期75件部分优秀作品;“祥龙纳福甲辰迎春”2024迎新春剪纸作品线上展共5期58幅,庆“三八”妇女节女性书画作品线上展共2期22幅,郑金山钢笔速写三个系列共36幅作品,“翰墨迎华诞丹青绘盛世”线上书画展共7期80幅,优秀文艺作品展播4期。开展线下展览和培训活动,包括“祥龙纳福甲辰迎春”2024迎新春剪纸作品展,眉县第三届书法临帖展,“色彩缤纷迎六一童心筑梦向未来”少儿绘画作品展,“巧手制花馍蒸出幸福年”花馍制作公益培训,旗袍礼仪文化培训,眉县刺绣——香包制作公益培训,朗诵基础与朗诵技巧公益培训,为期五个月的春、秋季成人声乐、舞蹈、国画、书法公益培训,为期两周的暑期少儿艺术公益培训等。(三)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为促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和保护,我馆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第三小学教唱眉户戏,在眉县实验小学开展眉县民谣排演。进一步丰富了非遗传承体验室的展品,面向社会开放。先后联合眉县示范幼儿园、筑梦幼儿园走进非遗展览馆和非遗传承体验室,开展了非遗研学实践活动;利用“文化自然遗产日”,开展了香包制作公益培训、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四)加强群众文艺创作。我馆举办了“神奇钟吕坪靓丽新眉县”文学采风活动,承办了“文学见证乡村巨变”文学讲座,特邀关仁山来眉传经送宝;举办了第十一届文艺创作研讨会,特邀吕向阳、贺绪林、朱亚飞等专家老师授课。印刷发行了馆办刊物《眉县文化交流》第21期,第22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年度我馆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承办的全国夏季村晚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150万人次。我馆主办的《眉县文化交流》荣获“全省文化馆(站)十大期刊”奖;眉县文化馆还获得2024年度宝鸡市“群众文艺创作先进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文化活动经费不足。2.重点工作滞后。3.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改进措施。1、加强业务培训,大力开展全面艺术普及;2、克服困难,加大创作力度;3、多方争取,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争创国家二级馆。认真按照评估定级各项标准,逐项对照自查,查缺补漏,补齐短板。以全国文化馆第六次评估定级为契机,切实改善办馆条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优化免费服务,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推动眉县群众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演出,秋季成人声乐、舞蹈公益培训汇报演出等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一是继续开展眉县曲子、威风战鼓、唐家院舞狮等非遗进校园活动,促进活态传承。二是非遗展览馆和传承体验室继续对外免费开放,促进非遗研学活动常态化开展。三是鼓励泥塑、刺绣、堆漆、剪纸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发独具眉县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四是筛选包装项目,申报推荐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加强业务培训。一是继续加强艺术普及培训,办好秋季成人公益培训班,每周开设成人声乐、国画、舞蹈、书法公益培训。二是利用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省市专家对我县基层文艺骨干、文艺团队负责人、文艺爱好者进行文艺创作方面的培训。三是抓好业务干部能力提升。通过干部业务技能展示研讨、外出学习交流等形式,促进业务干部工作能力全面提升。(五)加大争资金跑项目工作力度。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和方向,抢抓机遇,加大赴省市争取资金的力度,为加强阵地建设和开展各项群文活动提供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