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融媒体中心(西乡县广播电视台)

西乡县融媒体中心(西乡县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5-03-26 09:38
单位名称 西乡县融媒体中心(西乡县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媒体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业务范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新媒体信息制作和发布;媒体活动组织;“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业务。
住所 西乡县城南街道葛石社区居委会东侧
法定代表人 杨汉发
开办资金 619.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西乡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7.92万元 677.6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5月24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周显杰变更登记为杨汉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主题丰富,报道精彩,舆论引导精准有力。一是做优活动宣传报道。融媒体中心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题,有效发挥地方主流媒体的主阵地作用,高质量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确保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年编发油菜花海、樱桃暨茶叶采摘体验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报道22期,采编播发《西乡新闻》156期,807条;公众号发布320期1759条,阅读量123万,点赞量2万余次;“爱西乡”APP共发稿2929篇,今日头条发稿817篇,微博发稿817篇。同时,中心充分发挥短视频宣传效能,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小视频宣传西乡、展示西乡,共发布抖音767条,视频号、今日头条各发布短视频746条。二是做强主题策划报道。重点聚焦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民生、项目、农业农村等重大新闻题材入手选题,大力宣传特色亮点、典型经验、先进人物等,策划制作播出《汉风年老家过》8条,《生态环境保护》13条,《政协委员风采》4条、《人大代表风采》10期,《两会专题报道》4期,《两会快报》9期,《“最美西乡人”个人事迹展播》6期,《聚集“三个年”活动》10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8条,《强信心稳预期助增长》11条,《重点项目》42条,《乡村振兴》59条,《寻味西乡》4期,《安全生产》方面48条,《基层党组织书记话平安》11期,并同步上传至西乡融媒公众号、学习强国、政府网站等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全县重点工作专项宣传,录制《城市综合创建存在的问题》《2024年全县生态环境秦巴“五乱”问题》、西乡县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铁律如山》、政法干警史礼海烈士专题片《此身为民捐碧血铸警魂》《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擂台赛三年工作复盘视频》等专题片10余部。三是做大对外宣传报道。中心主动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积极推送西乡好声音、新亮点,提升西乡在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年有40条新闻稿件被中省市级媒体采用,其中在汉中台《汉中新闻联播》播发新闻30条,陕西台《陕西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栏目播发新闻9条,中央台播发新闻1条。学习强国市平台发稿588条,省平台采用55条。中省市等媒体上稿量大幅提升。特别是央视《春天里的中国》栏目组再度聚焦西乡,直播万亩樱桃花盛开,扩大了西乡对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二)高举旗帜,加强学习,政治建设持续夯实。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跟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将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能力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利用周例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重要会议精神进行系统学习,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会,由分管领导、科股长讲解业务工作技巧、干部畅谈工作心得体会,重点围绕“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制作经验与技巧”等主题开展,选派6人到西安专业摄影公司交流学习短视频摄影等技能,进一步开拓视野、拓展工作思路,不断提升中心人员的新闻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实战技能,为讲好西乡故事、传播西乡声音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中心被授予全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工作优秀供稿单位、2023年度茶乡先锋先进集体、2023年度纪检监察、宣传、统战、政法工作先进集体等,10余名同志分别被评为汉中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23年度茶乡先锋和2023年度最美西乡人等荣誉称号。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夯实意识形态责任。坚持“党媒姓党”,按照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政治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主责主业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严肃新闻宣传纪律,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进一步强化新闻稿件的审核把关,严防出现政治导向错误、固定词表述错误、“低级红高级黑”等问题,确保意识形态宣传主阵地内容安全。三是强化安全播出,筑牢安全红线意识。高度重视中心安全生产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早部署、严强调,牢固树立“安全播出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安全播出保障期内,严格实行领导值班、广播电视播控中心等重要岗位24小时双人双岗值班制和技术人员值班制度,圆满完成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安全播出工作。(三)落实责任,狠抓重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乡村振兴工作用心用情。中心驻村队在巩固衔接、“千万工程”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协调该村大棚蔬菜进超市,并设立“无公害专柜”,助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今年工作队争取慈善物资5000余元,利用春节和重阳节等重要节假日为当地困难群众送温暖、送祝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城市环境治理见行见效。牢固树立“让城市更美好,让群众得实惠”服务宗旨,按照县委、县政府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要求,每周五组织中心干部到中渡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不文明行为劝导等活动。今年以来,共签订“三包两禁止”责任书11份、发放创文、垃圾分类回收等宣传资料150余份,清理沿途垃圾60余堆,小广告50余处,投入资金3500余元,以实际成效获得群众认可与好评。三是包联企业工作落实落细。中心秉持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原则,定期走访包联企业,及时向企业宣传中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政策兑现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企业出谋划策,全力以赴协调解决难点堵点卡点问题,支持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贴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出了一批批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三审三校”制度执行不彻底。部分干部责任心不强,新闻审核不严谨,导致细节性问题零星出现;二是部分干部工作能力需提升。面对融媒体发展新形势,部分采编和制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创新意识和策划能力有待加强;三是没有树立精品意识。制作的新闻作品求“稳”不求“精”,缺乏创新意识,新闻宣传“四力”发挥不充分。2、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和“三审三校”相关制度学习,进一步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三审三校”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奖惩办法,避免出现细节方面的差错。(2)要对新闻宣传队伍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作风面貌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四力,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高主动在基层一线深入调研、深入采访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狠抓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悟国家相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二)精心策划宣传报道。紧扣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做好重要会议精神、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持续宣传好县委、县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提前策划相约樱桃花、油菜花海、樱桃茶叶采摘体验活动以及国庆、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的宣传报道,吸引各地游客来西乡游玩体验,不断提升西乡美誉度和知名度。(三)创新提升作品质量。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围绕西乡加快建设中国最美茶乡的具体实践,积极深挖本地独特的新闻资源,找准撬动重大主题报道的切入点,策划大型专栏、专题报道,力争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争取在中省市主流媒体多上稿、上好稿,努力讲好西乡故事、展示西乡形象、传播西乡好声音。(四)全力保障播出安全。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确保政治安全、内容安全、播出安全,全面落实中心党建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守住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底线。常态化开展广播电视行业安全大检查,夯实广播电视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新闻信息发布和安全播出无责任事故。(五)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建设开通“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实现本土特色和地方平台、总平台的有效整合。及时报道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工作和典型经验。通过设置新思想在基层、县域新闻、地方特色等板块,引导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进一步提高中心内容建设整体水平和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