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西乡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09:37
单位名称 西乡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群众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业务范围: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创业活动组织,创业担保贷款服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援助,劳务协作;职业介绍,职业中介指导;人才招聘组织,人才交流服务,人事代理等。
住所 西乡县北环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李玉玺
开办资金 33.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82万元 33.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及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和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搭建平台,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开展各类就业援助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系列招聘活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印制政策读本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促进就业政策以及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政策及措施,发放岗位信息宣传资料12000余份,惠民政策宣传资料1000余份。同时,广泛调查摸底本地群众外出务工意愿,制定了《西乡县应急缺工快速响应机制》,多渠道收集筛选江苏启东及本县国动产业园等省内外优质岗位信息,发布用工信息12期26614个岗位,涉及电子、机械、服装、家政等多个领域。二是大力推广线上线下招聘,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共组织164家县内外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求职招聘13场次,其中县级大型专场招聘会2次,共提供就业岗位10256个,参与应聘3000余人次,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620人。三是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功能,简化办事流程,严格首问负责制,积极开展窗口服务,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346本,线上审核就业失业信息739条,对申请失业登记人员跟踪服务158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1%。(二)加强人岗精准对接,做好转移就业服务。主动与江苏南通、四川、浙江、深圳、甘肃、内蒙古等地人社部门及相关企业对接联系,积极与西乡火车站、汽车站沟通协调,调配车体资源,组织开通“点对点、一站式”专列专车直达运输服务,安全有序包车8批次,累计将358名务工人员送达工作岗位。同时,我局联合中国邮政集团西乡县分公司为外出农民工赠送方便食品、水果、矿泉水、稳岗就业惠民政策手册等暖心“大礼包”。(三)以稳岗就业引领乡村振兴,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乡村振兴惠民政策,一是积极指导各镇(街道),开展全县农村劳动力摸底调查及动态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20.42万人,省公共就业服务系统信息更新19.42万人,同时,加强了苏陕劳务协作,苏陕劳务协作新增实现江苏就业41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18人,新增就近就地就业14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0人。二是累计认定社区工厂9家,吸纳脱贫劳动力125人;就业帮扶基地15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35人。四是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2324人,做好公益性岗位补贴申报发放工作,切实解决我县脱贫户中“三无人员”就业难题。五是积极申报兑付“二项补贴”:累计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6320人316万元(含2022年第四期一次性求职补贴6171人308.5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75人87.5万元,发放创业培训脱贫劳动力交通生活费补贴67人3.325万元。(四)用足用活创业政策,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一是提高返乡农民工等参加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创业培训和创业贷款扶持联动机制,创业培训合格的优先享受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二是着力解决返乡农民工培训期间的交通不便问题,分别前往杨河、柳树、堰口等镇办开展创业培训,将培训班办到乡镇社区、办到农民工家门口,切实提高全县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成功率。三是新认定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4个,推动五丰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级返乡创业园区启动工作;四是组织企业及人员参加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人社工作进园区”专场招聘会;五是积极配合莲花社区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包抓商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满意度;六是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我县“西乡秦巴茶工”已被认定为2024年陕西省省级劳务品牌,“西乡茶叶协会”被认定为2024年陕西省省级劳务品牌引领单位。(五)聚焦重点,提高服务人才工作质效。一是截至目前,征集见习单位55个,见习岗位161个,就业见习128人,占任务的106%,兑付见习生活补贴144.985万元。二是登记2024年毕业生96人,跟踪服务率100%,帮扶就业率93.75%。雨露计划毕业生48人,跟踪服务率100%,已就业21人,升学19人,入伍5人。三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1170人,占任务的106%。四是安排专人对毕业生进行电话回访,落实“1131”服务,2024届困难家庭毕业生215人,帮扶就业202人,帮扶就业率93.95%。二、产生的社会效益。一是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53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9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9人;实现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13.31万人次,创经济收入36.2亿元。二是开展创业培训8期200人;认定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三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4笔13444万元,带动就业3093人,创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4个。四是培育认定省级劳务品牌1个。五是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功能,简化办事流程,严格首问负责制,积极开展窗口服务,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346本,线上审核就业失业信息739条,对申请失业登记人员跟踪服务158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1%。三、存在问题。1、创业担保贷款配比担保基金额度不足。2、就业资金指标不足。四、整改措施。1、建议上级部门加强协调,出台相关政策,由财政部门按年度预算一定额度的担保基金,增强担保实力,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大存贷比例。2、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加强协调,参考单位年初就业资金预算额度给予充分资金追加,以确保各类到人到户补贴资金兑付到位。五、2023年工作思路。(一)围绕就业创业中心工作,持续落实就业创业奖补政策,提高群众收入,多措并举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效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二)及早谋划,统筹做好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按照上级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做好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持续开展2025年“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暨苏陕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等一系列招聘活动。(三)加强创业培训力度,用活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积极打造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切实做好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等申报认定和创建工作,促进各类适龄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创业促就业成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